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这是最后的决定了。”唐雅的声音冷淡而坚决。
李奶奶握紧行李箱把手,看着门外的出租车。五年的付出,换来一句“回老家休息”。
“奶奶,不要走!”小宇的哭喊撕裂了她的心。
黑夜里,老家的破屋冷清得可怕。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妈,能来带孩子吗?寒假一个月。”
李奶奶没想到,这个请求会彻底改变三个人的命运。
01
五年前,女儿唐雅刚生完孩子,坐着月子。
“妈,您能来帮忙带孩子吗?”电话那头,女儿的声音充满期待。
那时李奶奶二话没说,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就从农村赶到了城里。
她记得第一次抱起小宇时的喜悦,那个皱巴巴的小生命是那么可爱。
“妈,您来了真是太好了,我和张波工作都很忙。”唐雅感激地拉着母亲的手。
李奶奶点点头,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
从小宇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李奶奶一直陪在身边。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准备全家人的早餐。
送小宇上幼儿园,接他放学,辅导他认字学数。
李奶奶从不觉得累,看到外孙健康成长就是最大的欣慰。
![]()
小宇也特别黏奶奶,常常吵着要和奶奶一起睡。
“奶奶,我最喜欢你了。”小宇经常这样说,还会亲亲李奶奶的脸颊。
这些甜蜜的时光,现在想来恍如隔世。
变化是从女婿张波的态度开始的。
“妈,您不能总是惯着孩子。”张波皱着眉头说。
“孩子还小,严格要求会影响他的天性。”李奶奶轻声辩解。
张波摇摇头,不再说话,但脸上的不满越来越明显。
之后的日子,张波对李奶奶的教育方式批评得越来越频繁。
“现在的孩子要从小抓起,您这样只会耽误他。”张波的语气越来越不客气。
李奶奶每次都忍着,不想在孩子面前与女婿争执。
唐雅夹在中间,有时也会轻声劝母亲配合丈夫的教育理念。
李奶奶看在女儿的面子上,尽量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做。
但小宇毕竟跟她亲,有什么委屈都会跑到奶奶这里诉苦。
“奶奶,爸爸说我数学不好,骂我笨。”小宇有一次哭着说。
李奶奶心疼地抱住外孙,轻声安慰他。
这样的场景被张波看到,又是一顿责备。
“您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软弱,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张波的话越来越尖锐。
李奶奶咬着嘴唇,不敢反驳,只能默默流泪。
直到那个改变一切的下午,小宇拿回了一张考试卷。
02
“才八十五分?”张波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小宇低着头,不敢看父亲。
“这就是跟着您学的结果!”张波突然对着李奶奶发火。
“我看电视时,您还让他玩游戏,现在好了,成绩一落千丈!”张波指着李奶奶的鼻子说。
“我没有让他玩游戏,只是让他休息一会儿。”李奶奶小声解释。
“休息?他才几岁就知道休息了?您这是在耽误孩子的前程!”张波越说越激动。
唐雅站在一旁,想劝又不敢劝。
“妈,您确实管得太松了。”最后,唐雅居然也站在了丈夫一边。
李奶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女儿居然也这样想。
“我……我是为了孩子好。”李奶奶的声音有些颤抖。
“为了孩子好就该让他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张波冷冷地说。
“孩子不只是学习机器,他还需要快乐童年。”李奶奶忍不住反驳。
“快乐童年?那是您那个年代的老观念了!”张波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要拼,稍微落后就会被淘汰!”他继续说。
![]()
小宇站在一旁,被这突如其来的争吵吓得不知所措。
“爸爸,别骂奶奶了,我会好好学习的。”小宇怯生生地说。
“你给我闭嘴!这是大人的事!”张波厉声喝止。
小宇被吓得哭了起来,李奶奶赶紧过去抱住他。
“您别碰他!”张波一把拉开李奶奶。
这个动作彻底点燃了李奶奶心中的怒火。
“你凭什么这样对我?我辛辛苦苦帮你们带了五年孩子!”李奶奶声音颤抖着。
“帮我们?您是孩子奶奶,带孩子不是应该的吗?”张波冷笑一声。
唐雅此时走过来,轻声说:“妈,您别激动,有什么事好好说。”
“好好说?你们这是在赶我走吗?”李奶奶不可置信地看着女儿。
唐雅避开母亲的目光,低声说:“妈,您先消消气,我们都冷静一下。”
“我已经很冷静了,是你们把我当成了什么?保姆吗?”李奶奶的声音带着伤心。
“妈!您怎么能这么说?”唐雅有些生气了。
“我们尊重您,可您也得尊重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啊!”唐雅继续说。
“什么尊重?这五年我哪件事不是按你们的意思做?”李奶奶擦着眼泪说。
张波冷冷地看着这一切,突然开口:“妈,我看您还是先回老家休息一段时间吧。”
这句话像晴天霹雳,李奶奶愣在原地。
03
“张波,这……”唐雅有些犹豫。
“雅雅,你别心软,为了孩子的将来,必须这么做。”张波低声对妻子说。
唐雅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妈,您回去休息一下也好,城里生活节奏快,对您的身体也不好。”唐雅说。
李奶奶呆呆地看着女儿,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奶奶,不要走,我想和您在一起。”小宇哭着抱住李奶奶的腿。
“小宇,听话,奶奶只是回老家休息一下。”李奶奶强忍泪水,摸着孩子的头。
“不要,我要和奶奶一起!”小宇哭得更厉害了。
张波不耐烦地走过来,一把抱起小宇。
“小宇,进房间去,爸爸要和你谈谈。”张波说着,不顾孩子的挣扎把他抱进了卧室。
小宇的哭喊声透过门板传来,李奶奶的心如刀绞。
“妈,您……明天就回去吧,我帮您买好票了。”唐雅不敢看母亲的眼睛。
“这么着急赶我走?”李奶奶的声音很轻,却充满了心碎的痛楚。
“不是,是因为……”唐雅支支吾吾,找不出合适的理由。
“好,我明天就走。”李奶奶突然不想再争辩什么。
五年的付出,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结局。
当晚,李奶奶一夜未眠,静静地收拾着自己的行李。
她把小宇送给她的小礼物都小心翼翼地包好。
一张张小宇从婴儿到现在的照片,她一一放进相册。
清晨,李奶奶提着行李站在门口,等待出租车。
唐雅送她到楼下,气氛尴尬而沉默。
“妈,到家给我打个电话。”唐雅最后说。
李奶奶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出租车来了,李奶奶上车前最后看了一眼女儿家的窗户。
小宇的小脸贴在玻璃上,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
李奶奶强忍泪水,挥了挥手,转身上了车。
回乡的路上,窗外的景色从高楼大厦渐渐变成了田野村庄。
李奶奶望着窗外,思绪万千。
老家的村子比五年前更加破败了。
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李奶奶的老屋已经荒废了五年,杂草丛生,门窗破损。
推开吱呀作响的大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李奶奶放下行李,环顾四周,突然泪如雨下。
几个邻居听说李奶奶回来了,纷纷前来探望。
“老李家的,你不是在城里帮女儿带孙子吗?怎么回来了?”王大娘好奇地问。
李奶奶勉强挤出笑容:“城里太吵了,想回来休息休息。”
“听说是被赶回来的,城里人嫌弃老人啊。”不知谁小声嘀咕了一句。
这句话像针一样扎在李奶奶心上。
她没有反驳,只是低头整理着屋子里的杂物。
邻居们见她不愿多说,也就识趣地离开了。
李奶奶一个人坐在破旧的小板凳上,静静地发呆。
04
夜深了,她打开手机,翻看小宇的照片,泪水又一次模糊了视线。
她试着给唐雅打电话,响了很久没人接。
“可能在忙吧。”李奶奶自我安慰着。
接下来的日子,李奶奶开始重新适应农村生活。
清理荒废的菜园,修补破损的房屋。
晨起听鸡鸣,夜晚看星空。
村里的老年活动小组邀请她参加,李奶奶勉强答应了。
唱唱跳跳,聊聊家常,暂时分散了她的注意力。
“老李家的,你那么年轻,跟着我们一起扭扭腰多好。”王大娘热情地说。
李奶奶笑笑,加入了她们的队伍。
![]()
微薄的退休金勉强够她生活,但她还是习惯了省吃俭用。
每次去小卖部,都要货比三家,精打细算。
每到周末,她都期待着女儿的电话或者视频。
可大多数时候,等来的只是失望。
偶尔唐雅会打来电话,也只是匆匆几句问候。
“妈,您还好吗?”唐雅的声音听起来很忙。
“挺好的,你们呢?小宇学习怎么样?”李奶奶急切地问。
“都挺好的,小宇刚补习班下课,没时间和您说话了。”唐雅总是这样匆匆挂断。
李奶奶握着手机,长叹一口气。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冬天悄然而至。
农村的冬天格外寒冷,李奶奶用旧报纸糊窗户,堵住冷风。
一个寒冷的下午,李奶奶正在屋里生炉子取暖。
突然,手机铃声响起,是唐雅打来的。
李奶奶赶紧接起电话:“雅雅,怎么想起给妈打电话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唐雅的声音有些犹豫:“妈,我有件事想请您帮忙。”
李奶奶心里一紧:“什么事?你说。”
“就是……我和张波最近工作都特别忙,小宇寒假没人带。”唐雅说。
“您能不能来帮我们照顾小宇一个月?”唐雅的声音带着请求。
李奶奶一下子站了起来,激动得差点摔倒。
“当然可以!我随时都能去!”她几乎是喊出来的。
“太好了,妈,我下周给您买票,您准备一下。”唐雅的声音轻松了许多。
挂了电话,李奶奶激动地在屋里来回踱步。
能再见到小宇了,这是她这几个月来最大的期盼。
“老李家的,听说你又要去城里了?”第二天,王大娘来访时问道。
李奶奶点点头,忍不住脸上的笑意。
“女儿工作忙,让我去帮忙带孩子。”她解释道。
王大娘眼神复杂地看着她:“老李家的,你可要有尊严啊,别人需要你时才想起你。”
李奶奶的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
“那是我外孙,我心疼他。”她轻声说。
王大娘摇摇头,没再多说什么。
李奶奶开始收拾行李,把能带的东西都准备好。
她特意去集市买了小宇爱吃的农村特产。
还从自己不多的积蓄里拿出一部分,打算给小宇买新衣服。
![]()
05
一周后,李奶奶坐上了前往城市的列车。
车窗外的风景飞速后退,她的心情既紧张又期待。
不知道小宇这几个月有没有长高,学习成绩提高了吗?
想着想着,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五个小时后,列车到站,李奶奶拖着行李走出站台。
唐雅早已等在出站口,远远地向她招手。
“妈,这边!”唐雅的声音穿过人群传来。
李奶奶快步走过去,仔细打量着女儿。
唐雅看起来瘦了,脸色也不太好,眼下有明显的黑眼圈。
“雅雅,你怎么瘦了这么多?”李奶奶心疼地问。
“工作忙,没时间好好吃饭。”唐雅笑笑,接过李奶奶的行李。
“小宇呢?”李奶奶环顾四周。
“在家写作业,他可想您了。”唐雅说着,带李奶奶去坐公交车。
路上,李奶奶发现小区变了很多,连门卫都不认识她了。
“阿姨好。”新来的门卫礼貌地点头。
李奶奶笑着回应,心里却有一丝失落。
曾经熟悉的地方,现在却像陌生的城市。
电梯里,唐雅不停地说着家里的情况。
“妈,小宇最近学习压力大,您别太惯着他。”唐雅叮嘱道。
李奶奶点点头:“我明白,都是为了孩子好。”
电梯门打开,小宇正站在家门口,眼睛直直地盯着电梯方向。
“奶奶!”看到李奶奶的一瞬间,小宇冲过来扑进她的怀里。
李奶奶紧紧抱住外孙,泪水顿时涌出眼眶。
“小宇,奶奶想死你了。”她哽咽着说。
小宇也哭了起来:“奶奶,我也想您,您怎么这么久才来看我?”
这话让李奶奶心里一酸,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唐雅赶紧岔开话题:“小宇,快带奶奶进屋,外面冷。”
进到屋里,李奶奶发现家里变了不少。
一些家具不见了,墙上的照片也换了位置。
![]()
“你们重新装修了?”李奶奶好奇地问。
唐雅的表情有些尴尬:“嗯,做了些调整。”
李奶奶没有多问,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
唐雅给她安排的还是原来的客房,一切都很熟悉。
晚饭时,李奶奶做了一桌小宇爱吃的菜。
“奶奶,您做的红烧肉最好吃了!”小宇大口吃着,脸上满是幸福。
李奶奶看着孩子,心疼地发现他比以前瘦了不少。
“小宇,学校功课难不难?”李奶奶问道。
“特别难,老师留好多作业,爸爸还让我上各种补习班。”小宇撇撇嘴。
“对了,爸爸呢?”李奶奶看了看四周,发现屋里没有张波的踪影。
小宇低下头,不说话了。
唐雅急忙解释:“他出差了,这段时间都不在家。”
李奶奶点点头,没有追问。
饭后,李奶奶主动承担了洗碗的工作。
她发现厨房的用具少了不少,很多以前常用的锅碗都不见了。
晚上,李奶奶帮小宇辅导功课。
“奶奶,您走了以后,我成绩一直不好。”小宇小声说。
“妈妈总是很忙,没时间辅导我。”他继续说道。
李奶奶摸摸孩子的头:“没关系,现在奶奶来了,会帮你的。”
小宇露出久违的笑容,紧紧抱住李奶奶。
06
接下来的日子,李奶奶逐渐重新适应了城市生活。
每天早起做饭,送小宇上学,接他放学,辅导功课。
唐雅总是早出晚归,回家就是疲惫地躺在沙发上。
“雅雅,你这样会累坏的。”李奶奶心疼地说。
唐雅摇摇头:“妈,我没事,工作忙点好,能多赚些钱。”
李奶奶发现女儿不只是忙,还常常心事重重。
有时半夜,她听到唐雅在房间里低声啜泣。
每当她想问,唐雅总是避开话题。
小宇的学习在李奶奶的辅导下有了明显进步。
“奶奶,我这次考了九十五分!”小宇兴奋地举着试卷给李奶奶看。
李奶奶高兴地抱住他:“真棒!奶奶就知道你最聪明了!”
小宇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奶奶,您不要再离开我了好吗?”
这句话让李奶奶的心揪了起来,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
一天下午,小宇去补习班了,李奶奶在家整理他的房间。
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给房间铺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李奶奶哼着小曲,小心翼翼地整理着小宇的书桌和玩具。
她喜欢这样的时光,通过整理孩子的物品,仿佛能感受到他生活的点点滴滴。
收拾到书柜时,她发现一个书本掉到了书柜后面。
那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小宇最喜欢的科普读物。
李奶奶弯下腰,膝盖因为年龄的关系微微作痛。
她伸手去够那本书,指尖刚好触到书的边缘。
就在这时,她无意中发现书柜后面的墙上有一道不寻常的缝隙。
阳光从特定角度照射进来,让那道几乎不可见的缝隙泛着一丝光亮。
李奶奶眯起眼睛,疑惑地盯着那条线。
“这是什么?”她低声自语,手指轻轻地沿着缝隙摸索。
好奇心驱使她推了推书柜,沉重的木柜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出乎意料的是,书柜比想象中容易移动,似乎经常被人推开。
随着书柜移动,墙上一个隐蔽的小暗格显露出来。
李奶奶的心跳加快了,不知为何,她感到一丝不安。
暗格不大,刚好能放下一个文件夹大小的物品。
里面放着一个深蓝色的文件夹,看起来很隐蔽,边缘有些磨损,似乎经常被翻阅。
李奶奶站在那里,手悬在半空,内心挣扎着。
“这是唐雅的隐私,我不该看。”她心想。
但另一个声音又在提醒她:“如果是关于小宇的事情,我应该知道。”
屋子里安静得能听见挂钟的滴答声,李奶奶的呼吸在这寂静中显得格外沉重。
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伸手取出了文件夹。
文件夹上没有任何标记,只有一道浅浅的水渍,像是曾经被泪水打湿过。
李奶奶的手微微发抖,轻轻地打开了文件夹,紧接着,李奶奶感到一阵眩晕,不得不扶着书柜才能站稳:“这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