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2日讯 眼下,东阿县56万亩小麦处于灌浆期,是粒重形成的关键期。东阿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科学防范“干热风”等气象灾害,守好小麦丰收的最后一道防线,为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
在东阿县牛角店镇大李村的一处麦田里,连片的小麦随风起伏,麦浪滚滚。农技人员正在田间地头现场向村民讲解小麦夏管要点,尤其是预防“干热风”的关键技术,并认真解答村民提出的疑惑和问题。
“就像人会中暑一样,小麦也会‘中暑’。轻度‘干热风’会使小麦千粒重下降1到2克,重度‘干热风’会导致小麦千粒重下降3克以上,造成千粒重、容重双降。”东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科技特派员黄绪甲介绍。
![]()
据悉,“干热风”是小麦生育后期的常见气象灾害,一旦发生,会降低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加速叶片衰老,最终导致粒重降低、品质下降。
黄绪甲进一步讲解防治措施:“对于土壤墒情不足的麦田,可在小麦灌浆初期,选无风天气浇水,避免大水漫灌,这样既能满足小麦生长用水需求,又能预防‘干热风’。在‘干热风’来临前,利用喷灌或微喷灌设施适量喷水,能增加田间湿度、降低冠层温度。同时,结合‘一喷三防’,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可补充叶面营养,提高叶面光合强度,改善小麦生理机能,增强小麦对‘干热风’的抗性。”
![]()
东阿县坚持“藏粮于技”,为丰收增添更多保障。农业农村部门与气象部门密切配合,强化沟通会商机制,实时监测天气变化,精准研判“干热风”等灾害风险,并及时发布预警,全力做好防范工作。
同时,紧盯天气走势,提前预防“旱涝急转”可能引发的“烂场雨”灾害,全方位筑牢小麦丰收屏障。此外,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6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制定科学的麦田间管理方案,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为夏粮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专家讲解的小麦后期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知识很实用,我对夏粮丰收充满信心。”种粮大户李柱明说道。
闪电新闻记者 赵赫 周晓 东阿融媒 张凯 聊城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