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五次闯非洲,可是和之前完全不同,有些东西还是会让我大跌眼镜,大开眼界,感叹连连。多哥,我的第131国,依然是法语国家,没想到,就连我的出行,也依然是摩托车,在贝宁搭了太多摩托车,一直冷水澡,希望在多哥有个热水澡,希望不搭摩托车,结果还是无法如愿。摩托车是搭得更多了,冷水澡也洗习惯了。
贝宁没躺平,以为到了多哥可以躺平了,结果,开启了又一轮暴走模式。而且还是晚上暴走,两个晚上,在黑漆漆的小路上,一走就是1个小时,很好地感受了当地社区的夜晚。其实晚上最好不要出来,尤其是黑暗的地方,但是我喜欢走路,晚上出来散步感受另一面的洛美。朋友说这里安全。她一人经常穿梭大街小巷,白天跑步,骑车,晚上散步。
我住在一个居民区,朋友每天要开过居民区的土路,坑坑洼洼的,我一般都会步行,虽然没热水,但是住得也挺舒服。居民区有市场,我会去买一些水果来吃,刚来的时候,我觉得这里怎么破破烂烂,后来才觉得,原来这里已经是不错的地方了,算是安全。想想这个世界上,多少人,连基本房子和保障都没有。
洛美的路,真的是土路,我每天感觉行走在尘土里,我在哪里,到底,居然现在还有这种路,房子几乎都是平房。在多哥感受到了两个不同的世界,我在努力去发现它的美,它的美并不是外在的美,不是美美的路和房子,可能是海边的某一个场景,日落的某一个氛围,踢足球的人,阴藏在小路里的某一个花园和小店铺,路边的一些植物。它的美,是隐藏的,所以我必须全程暴走去发现。
这一次来西非,我越走越多,虽然一切都很不确定,天天奔波,沟通,各种斗智斗勇很累,但是,我就是在学习和了解这个国家,这个就是我的旅行,汗流浃背和晒黑。我比想象中要努力太多,努力探索着,很多人觉得多哥没啥看的,玩的,但我却看了不少,因为我走得多,市区基本用脚走完了。
洛美的暴走,真的是很畅快,从皇宫走到独立广场,走累了就到酒店里坐着,酒店里的一些画和艺术真的好看。非洲,发展来发展去,却依然贫富差距大。一些餐厅里的物价只是给外国人或者有钱人。 普通老百姓只能在小巷子里,或者街边,或者自己做饭,餐厅, 去不起。凡是装修好点的,贵。摩托车坐一次才2块多,街边买一小袋水5毛钱。摩的司机,卖水的大爷,如果吃不上100元的披萨,那就祝你们身体健康吧。
我打卡了几个沙滩,虽然很美,但觉得和我关系不大,我再也不是那个在沙滩只会自拍的人,我开始去观察每一个细节,用心感受每一个瞬间。穿过一个小花园, 来到一个海滩餐厅,设计很唯美,可惜这里不属于一般人,菜单价格不属于,仅仅有一桌白人聚餐。多哥还是有不少浪漫的地方。
在洛美听了life music, 也是属于一些上层人士的地方。在乡村里,村民们也在跳舞打鼓吧,在这里,不管身份,不管身处何处,我希望此时此刻,你我,都能享受快乐和音乐,人人平等。
我和一些在多哥工作的欧洲人聊天,他们说喜欢非洲,但是我天天看好多人在路上卖东西, 艰难生活着,不知道他们的孩子能否上学,有点难受。但我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喜欢,相比欧洲的物价,这里便宜很多,他们工资也高。这里有美丽的海,安静,简单,自由,不一样的文化,且满足他们内心追求。我们都喜欢这里的土路。
贝宁的市场已经震撼我了,我本以为多哥的市场也差不多,却又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感觉。我没想过我能一个人穿越整个市场,毕竟上次在贝宁有朋友一起,我这下胆儿肥了。这个市场给我新的东西,首先是人感觉更丰富了,从穿着和氛围,好多人顶着衣服,好多人喊我,就我一个外国游客,感觉耳朵很吵,一点不让我清净啊,有时候真的无法一一回应。
我是从工艺品市场一路走到中心市场的,那天我去的早,一个孩子喊我过去,我从没想过买什么,但是他给我拿出一些东西,展示,我看着他那双眼,买了一个袋子,无法不买,无法拒绝,那么早出来开店的一个孩子。如果有时间,应该看看当地人是如何制作手工品的。
没想到可以坐这么多摩托车,可以走这么多地方,这都是我之前打下来的江山,积累下来的力量,130多个国家,不是白走的。 在海边,本想坐下来打字,结果发现都是附近都是朋友一起来的,只有我一个人在那,大家都看着我。 有人说多哥和贝宁差不多,是,比如摩的司机开车都很猛,但,我也经历很不同的。比如,这回我不拍照他们了,他们开始拍我了,有意思。
离开首都,我做了2小时到北部,依然是拼车挤啊挤。一辆小车,后面挤了4大2小,两个大个子妇女看我来了,我刚想打开车门,两妇女马上很有气势地抢着进车里,占据最好的位置,还不晒,我看他们两抱两个孩子,我就不计较了,这就导致我,差点进不去,为什么每次晒的都是我,还好我娇小啊,全程动弹不得。
我参观了一个慈善学校,一个退休的德国人建立的,支援当地需要帮助的人,教他们一些生活技能,比如缝纫,织布,焊接。这里办公室有风扇,已经很好了,我可以在那里打打字,只不过那天,停电了。我 住进了一个当地志愿者家里,我真想待久一点,帮助这个学校。后面去加纳,我也去了类似的学校。
如果要去学校当志愿者要付费,包含伙食和住宿,但是我是他们朋友,所以免费。有人在这里做了几年的志愿者。学校吃的是简单的豆子,免费,提供住的地方。我在他们家里吃到了最正宗的鱼汤,那个味道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我真的很喜欢,很满足,比那些餐厅的好吃太多了。
当地人邀请我去吃非洲大老鼠配fufu。老鼠?还好我已经吃了fufu配鹿肉还是山羊肉。我不需要什么大餐,几块钱的街头菜就可以了,因为这就是当地人的生活。他们吃什么,我吃什么,但是老鼠肉,我不敢吃。唯一的问题是,蔬菜少,我特别喜欢蔬菜,但在西非,绿叶子蔬菜比较少。
晚上,我来到一个葬礼,在葬礼可以欣赏传统音乐和舞蹈,听说他们要继续吃东西音乐一整晚,一直到天亮, 我10点多就回去了。遇到一个背着孩子的妇女,她给我拉了一张凳子,我们一起坐,夜太黑,虽然看不到她的样子,我能感觉她很美, 她居然能说一点英文。到处都是背着小婴儿的妇女,葬礼与新生,生命不息,期待新生。
我在多哥终于徒步了,等这一天等了好久,虽然我每天暴走,和运动健身还是不同,我的运动远远不够。去多哥瀑布的路,往返3小时,上山比较陡,爬坡,感觉脚步沉重,带路的男孩走起来丝毫不费力,这是怎么做到的。 下山比较爽,我感觉怎么走都不累。还可以继续去加纳那边的瀑布,另一个3小时,但是我要赶回去洛美,留下了遗憾。我知道,我还可以继续走。走非洲,我不护肤也不化妆,完全靠大自然滋养。
这个瀑布虽然不大,但是也美得吓人。去这个瀑布,坐摩托车差点摔了,快到村庄的时候,路太差了,全是坑坑洼洼的环山公路,好大的坑。上坡,为了安全,我只能下来走。一般的车还开不上这里。在山上就能看到对面的加纳。我还去边境逛了一圈。 到多哥,我感觉我的旅行才开始,可能是我徒步了。是蓬勃的生命力,是走出舒适圈,是无数次忍耐和自我对话,是惯性的坚强。
这次我算是闯出了新高度,走得越来越多,摩托车更是破天荒在山里3个小时盘山公路,摩旅西非,如愿。一路上看到一些小村庄,世外桃源一样。西非的国家要去北部,离开首都,要去部落,去村庄,去山里。我还去了另一个小点的瀑布,大自然让内心很好,去小瀑布的路上,上下楼梯,锻炼身体。
人的记忆很有限,我发现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很忙碌,奔波,艰苦的画面,然而那些舒服安逸的画面,我就会不记得了。很快我们会忘记一些东西,但是我希望留下来的都是成长的,感动的画面,那些不愉快的,没有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就像没发生过一样。所以,我为何要磨炼身心,住在丛林深处里。以为是吃苦的地方,结果留下来的,是知足和感恩。
回到洛美,我沿着海边,一个海边到另一个,哪怕一个人走在无人的小路上。一个人行走,是我的生活,我来,就是行走世界的。 自从到贝宁,视频和照片少了,因为一直在闹市,一直路上行走着,不太好拿出来。 想拍,但怕别人反感。沉浸式旅行,忙着欣赏美。
我一直记得一个人和我说的,非洲人没有那么坏,他喜欢在非洲的自由。凭着信念,我一鼓作气冲了出去, 地图打开,想去哪就去哪。我一个人站在忙碌的港口,引来一堆人围观,因为司机走错路,我只好赶紧下车。其实这里也是一个景点,多哥的港口,西非最大,周围的邻国都会来这里拿货,了解这里的经济和产业是我这次主要目的,我对经济和产业,国际合作很感兴趣。大排档要去,五星级酒店更要去。我必须全面看一个国家。
第一次来西非下雨了,下了两天,我淋着小雨,寻找一些民间的绘画艺术,这里可以学习绘画。 我很喜欢那些纪念品的小店铺,艺术品,包包,没想到土路之间,隐藏着各种精致的小店铺。十年后,这个地方会怎样,我估计,不变的,是艺术,还有普通人的房子,交通工具,土路。
不变的是收藏品, 世界变了,人变了,学生变了,老师变了。洛美有一个中国人开的博物馆,里面都是他的收藏品,因为热爱。这里让人大开眼界,一个惊叹,又一个惊叹。旅行是热爱,我对生活的热情有增无减,不变应万变。我在全世界拍照,让时间定格。
定格非洲的几个瞬间?首先是蜥蜴,我从刚开始害怕,到后来见怪不怪。在西非可以看蜥蜴,可以看艺术,可以踢足球。至于我, 坐在街头的一个凳子上,买一个5毛钱的小面包,坐在那看人来人往,那是一个妇女卖早餐,有面包有粥。饿了,我就来一个当地的酸奶,保证每天有点蛋白质。 遗憾的是,忘记在这踢足球了,下次补上。
这就是我看到的多哥,有人匆匆而过,有的人在这里一辈子,最重要的是,我遇到了一些好人,很感激这些善良淳朴的人,我愿意倾听和他们沟通,那里没有好的生活条件,但一点小事和瞬间会让人觉得温暖。我希望所有人不要利用这里人的友好淳朴,不管是游客还是国外公司。我希望外来的一切,能让多哥更好,非洲变得更好。我也看到了很多人相互帮助,贡献着自己对世界的小小力量,希望好人有好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