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33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分钟
作者 | 詹大年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半年前我去过,这是第二次去。因为李希贵在那里。
这是一所公办九年制学校。划片招生。
毛坯房 步行商业街 56个社区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正大门,没有什么气势,也没有什么特色,就只是在铁栅栏的围墙上开了一道口子,像其他学校的后门。门与房子的距离不过20多米,也没见那些有寓意的雕塑、有故事的树木、有感觉的草坪、有文化的石头和有意义的标语……
整个校园28%的左边是房子,72%的右边是运动场。其实运动场不止那72%——房子的负一楼全是室内运动区。
房子的中心线是一条长长的、宽宽的走廊,这条走廊的左边连着4栋房子,右边连着5栋房子。
除了食堂与厕所,9栋房子全是水泥地面,全是白墙,全没有吊顶。简直就是一座毛坯房。但这座毛坯房全是学生可以随意玩耍的地方。
9栋房子,地上5层,地下1层,被中心走廊连起来,层层相连,房房相通。房子的墙是玻璃的,彼此都望得见而且看得透。
没有教师办公室,也没有校长办公室。我问李希贵:“那校长在哪里办公呢?”他说:“看到哪里有空位,你就坐下来呀,就是办公呀。”
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大市场”。56个社区,7家公司,就是这个“小社会”里的“合法机构”。56个社区的区长是老师,7家公司的老板都是学生。
大楼里的各个地方都摆放着学生的各式作品,好一些作品已经明码标价,你扫一下旁边的收款二维码,付了款,就可以带走。
挑战老师——“让老师发抖去吧”
纪老师是小学二年级的负责人。她告诉我:学校上午上文化课,下午选修。小学有班级,一个班24名学生,2位老师。初中就没有班级的概念了。老师有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就是“教室”。学生来工作室学习,老师是工作室的主持人。
手机,是每个学生必带的学习工具。我看到有些孩子手里提着平板电脑,像公司职员的感觉。
这里的上课也不像“上课”。我看到一些小学生叽叽喳喳进到社区,老师说:“大家找个位置坐下来……嘿嘿嘿,上课了。”一个孩子说了一句“我们又见面了”,没什么仪式感,就算开始上课了。中学的人文课下课的时候,孩子们合上笔记本电脑,顺手一带,就跑开了。因为选了课,要赶往下一个地点。
在一间教室的玻璃墙上,我看到“向老师科普宪法”“出发去考老师”“颤抖吧,老师”等一些明目张胆的文字,心里想,这里的老师真不好当。
我问了一下李希贵校长:“老师应该是从各个学校选调上来的吧?”
李校长回答:“我们从来不从任何学校去抽调老师,每年只从大学应届毕业生中间招聘。”
“本周观点”在玻璃墙上打起来了
“人文课本应该只讲历史事实,不能加入神话传说”,这是写在一面玻璃墙上的本周观点。
每个同学的名字牌分别挂在几个不同的区域,旗帜鲜明地表示赞同、反对,也有表示“有点同意”“不太同意”的。
在墙上分明是打起来了,但在教室里却又若无其事。
这所学校只有一个“禁止”
——禁止老师说“禁止”
在教学大楼与运动场之间,有一个山包包。七八米高,百多米长,很明显是人工堆起来的。山包包上种着一些树和草,还有好多个“山洞”。
一些孩子在“山洞”里钻进去、爬出来。山坡的泥巴光溜溜的,那些草也基本被孩子们踩死了。
李校长告诉我:“这个山包包孩子们最喜欢。一到运动时间,很多孩子就会先站上山包包望着运动场找同伴。有时候,孩子们会在这个山包包上开音乐会。
如果不是李希贵校长介绍,我根本看不出这个山包包有什么意义的。
有位同行的校长告诉我:“这样的山包包要是在我的校园里,早就被上级领导下了《安全整改通知书》了。”
一直陪着我的谭老师告诉我,在第一实验学校的校园里只有一个“禁止”——禁止任何老师对着学生说“禁止”。
和糖果公司的“赵总”谈生意
李希贵被晾在一边
在一楼咖啡吧,沈祖芸老师给我要了一杯拿铁。希贵校长刚刚招呼我坐下。有个戴着胸卡的孩子来了。他向我们介绍自己:他叫赵赫,六年级学生,是糖果公司的,是来向我们推销他公司的糖果的。
我突然想起,刚刚我们参观食育社区的时候,就免费品尝过几种牛扎糖了。
我们几位同行的人围住赵赫,好奇地问起他的糖果公司。
我说:“赵总,我是大客户,你别理他们了……过来和我谈。”
赵赫马上把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移过来,打开电脑向我介绍他们的产品:“品种有好几种,每组60颗糖,80元。”
“赵总,我要买5组,5组,大客户,可以打折吗?”我问。
“这个……我不是老总,不能马上决定,我得和他们商量商量……马上,你等着。”赵总同学一边看电脑,一边回复我,“好了,刚刚在群里和他们沟通好了,他们有一些还是初三的同学,在上课,不能来现场商量,他们说,由我决定……那就,给你打九折。”
“九折?怕不行吧?要包邮的,邮费也是成本噢。”不知谁插了一句。
赵总说:“是哦,只能打九五折了。九五折,可以吗?”
我赶紧扫了二维码,付了380元。买了5组糖果。
李希贵校长一直夹在我和赵总中间,看着我们讨价还价,呵呵地傻笑。一会,他说:“你今天算是有面子了,我是校长,他们从来就没有给我打过折。”
“我是大客户呀。你可能只是他们的小客户吧。”
赵总同学只顾做他的生意,根本就不理会他们的李校长。看来,其实在这里校长并不重要。
“这里就是一个小社会”李希贵说。
李校长还告诉我,全校已经成立7个公司了,有6个公司都赚了钱。糖果公司生意最好,开学期间就赚了一万多呢,后来一家新开的公司希望他们投资,但他们的钱已经分掉了。
还有一位老师告诉我,上次我看到的那艘船已经卖掉了,造船厂还有两条船——一条是机动的,另一条是人力的。快完工了。
(呵呵,顺便打个广告——我可以拿回扣的。)
“我们做不到”吗?
很多次,我和一些同行参观学校后,都有人十分羡慕也十分叹息地说:“我们不能做,我们做不到。”要么就是认为自己学校的条件太差,要么就是认为上级管得太死,要么就是认为杂事太多没有时间……
希贵校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离孩子最近的地方……”
把钱花在离孩子最近的地方,把书摆在离孩子最近的地方,把方便留在离孩子最近的地方,校长坐在离孩子最近的地方……让孩子在学校的正中央。
这一些,只要心里真正有孩子,谁都能做得到,可以做得明目张胆,无私无畏,无怨无悔。
我这是第二次去北京第一实验学校,肯定还要去,细细地看,好好地玩。这一次看的时间不够,写的时间也不够。
——2025年5月15日于北京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来源丨詹大年私号
编辑丨智库君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