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冠检出率上升,如何应对?

0
分享至

近日,全国范围内新冠病毒检出率出现上升趋势。5月15日,知名歌手陈奕迅因感染新冠宣布演唱会延期,引发关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在5月8日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中称,4月(第14周—18周),其对全国哨点医院(不含港澳台)采集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呼吸道样本,开展新冠病毒等10种病毒以及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监测情况显示,第18周门急诊和住院病例的核酸检测新冠病毒阳性比例分别为16.2%和6.3%,均较前几周有所上升。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整体而言,目前国内的新冠疫情形势平稳,公众无须因出现的变异株而过度担忧。


图/视觉中国

“整体传播系数在较低水平”

武汉一家三甲医院的急诊外科主任高林注意到,近期,他所在医院的急门诊中,新冠感染的人数有所增加,感染人群涵盖各个年龄段。高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4月的某天下午,他接诊的一二十名发热病人中,不少是新冠感染。有住院指征的只有一名93岁的老年患者。“不必过度担心新冠感染引发重症,目前这一比例较低。”高林表示,这波新冠病毒的感染中,大部分患者的症状较轻,主要是发热、喉咙痛等。

4月21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中提到,今年3月1—31日,全国共报送4381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当时的主要流行株为XDV系列变异株。第10周(3月3—9日)至第13周(3月24—30日)XDV及其亚分支占比逐渐增加,分别为72.4%、76.2%、79.9%、87.2%。

XDV变异株由JN.1变异株分化而来。JN.1系列变异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主要流行分支,分出XDV等47种亚分支。去年6月,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一期新冠疫情通报中,首次提及XDV变异株。“现有研究结果显示,与JN.1变异株相比,XDV变异株的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未发生明显改变。”该通报提到。

金冬雁表示,XDV变异株的S蛋白(刺突蛋白)与JN.1变异株完全相同,因此两者的毒性、免疫反应没有根本性差异。新冠病毒的S蛋白,可以理解为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钥匙”,“锁”是人体细胞表面的一种叫ACE2的受体,两者结合后,病毒便能“开门”。

目前,香港主要流行的新冠毒株是XDV变异株。据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2019冠状病毒病及流感速递》,最新污水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XDV为香港流行最广的变异病毒株,占所有经分析样本的76.5%,JN.1变异株的后代谱系KP.3,占比23%。该报告由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监测科每周出版,监测本地及世界各地的新冠感染和流感流行情况。

“就新冠感染而言,如今,人群中每年都会出现类似流感的季节性小规模流行。”金冬雁认为,个别年份由于毒株传播力稍强及部分人抗体水平的变化,感染人数可能略有升高。只要没有新的、重大变异毒株出现,这些局部的感染波动只是体现为病例数量的起伏。尽管部分人群的抗体水平可能出现轻微下降,但大多数人仍具备一定防护能力。新冠病毒的整体传播系数保持在较低水平。

高危人群应加强防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王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般出现高热、咽痛等感冒症状,怀疑新冠感染时,可在家进行抗原自测,同时根据需要,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物,缓解发热和疼痛。居家观察时,应密切监测体温和症状变化。如果高热持续三天以上,或出现呼吸急促、困难,以及胸痛等异常情况,或服药后仍持续高温,应尽早就医,避免产生严重并发症。

截至目前,已在国内上市,用于治疗新冠的特效药包括:进口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莫诺拉韦,以及国产的阿兹夫定、来瑞特韦等,共计7款药物。今年3月,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Paxlovid获国家药监局常规批准,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这些新冠特效药,价格并不便宜。在线上购药平台,美国药企默沙东等研发的莫诺拉韦在国内的定价超过1000元/盒;国产新冠特效药中,阿兹夫定片的医保支付价格约180元/盒,其余几款特效药每盒的定价都超过400元。高林指出,若症状较轻,常规对症治疗,多喝温水就可以缓解症状,无须急于购买昂贵的特效药。

多名受访专家提到,高危人群,即有健康问题或免疫力低的人群、老年人等应更加注意日常防护,比如出入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等。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4月28日—5月4日,15岁—59岁、60岁以上两种年龄区间人群中,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新冠阳性率均位列首位。

在王哲看来,健康成年人的重症率不高,不推荐这部分人群使用抗病毒药物。老年人、癌症患者等重症高风险因素人群,感染新冠后,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用新冠特效药,最好是在感染5天内尽快服用。不过,这些新冠特效药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重症高风险人群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但对缩短病程时长、减轻症状严重程度,并没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金冬雁指出,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而言,要及时用药。根据临床经验,一旦抗原检测呈阳性,就应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以缓解病情。尤其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或已患慢性病的群体,更应在出现症状后48小时内尽早用药;用药越早,疗效越好,延误则会降低药效。因此,各养老院和长期病患管理机构在检测出新冠阳性后,应果断启动用药流程。

(文中高林为化名)

相关推荐

新冠阳性率升高 专家研判:预计5月下旬达峰

“本轮新冠疫情自3月份开始,已持续近3个月,属于一次正常的波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从近几年情况看,新冠疫情一般半年到一年会有一个流行高峰,预计此波疫情将在5月下旬达峰。

近日,歌手陈奕迅因感染新冠而紧急延期演唱会的消息,引发公众对新冠病毒再度活跃的担忧。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以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3月31日至5月4日的监测期内,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由7.5%升至16.2%。其中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而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省份的疫情增幅趋于缓和。

关于本轮阳性率升高的原因,李侗曾指出,主要与群体免疫屏障减弱、病毒变异导致免疫逃逸能力增强两个因素有关。

记者注意到,本轮疫情流行水平尚未达到去年峰值(21.1%)。中国疾控中心此前预计,4至5月的疫情波动不会超过2024年夏季,引发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低。


图片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月下旬或达峰值

社交平台上,近期很多网友晒出“两道杠”,吐槽“又阳了”。记者从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期门诊的新冠患者数量有所增加,其中儿科病房中新冠引发的肺炎、喉炎病例明显增多。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3月31日至5月4日,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由7.5%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由3.3%升至6.3%。

李侗曾表示,自2023年年初我国对新冠感染实行乙类乙管后,以及全球逐步取消新冠管控措施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情一般半年到一年就会出现一次流行高峰。

“例如2024年,我国在2月至3月、7月至8月分别出现过流行高峰。本次疫情距离上次高峰时间稍超过半年。”李侗曾补充道。

针对近期新冠阳性率升高的具体原因,他进一步解释,一方面是很多人距离上次感染已有半年甚至一年以上,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逐渐减弱或消失;另一方面是病毒持续变异,尤其是奥密克戎毒株的XDV亚分支NB.1.8.1,其免疫逃逸能力明显增强。此外,“五一”假期人员密集流动也是促使病毒传播加速的因素之一。

不过,记者注意到,尽管本轮疫情形成一个小高峰,但未达到去年21.1%的峰值。李侗曾预计,本轮疫情或于5月下旬达到顶峰。“目前北方部分省份新冠病毒阳性率已开始下降,中部一些省份增长趋缓,南方地区虽然还在上升,但根据其他地区的趋势判断,应于5月下旬达到高峰。”


图片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老年人、慢病患者仍需警惕重症风险

短视频平台上,不少网友称本次新冠感染症状相对较轻。李侗曾介绍,本次感染最典型的症状依然是低烧和咽痛,发烧一般不超过38℃,极少数会达到38.5℃,偶尔伴随咳嗽,并可能出现味觉、嗅觉减退。

他特别提醒,年轻人感染后一般3到5天可自愈,但老年人,尤其是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如慢性呼吸道疾病)、免疫缺陷疾病(如肿瘤患者或器官移植患者)的人群,仍存在发展为肺炎甚至重症或危重症的风险。

“老年人及免疫力较低人群感染后可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目前国产抗病毒药物效果较好且价格合理,已纳入医保。”李侗曾表示。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新冠病毒感染新增确诊病例、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数量呈波动下降趋势,3月份出现小幅波动上升,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3月全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56286例,略高于前两个月总和,其中重症病例131例、死亡病例7例(为基础疾病合并感染新冠病毒死亡),较2月份有所增多。

新冠感染在南北方存在一定差异。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阳性率南北方均居首位,但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病毒阳性率在南方排第二、北方排第三。

年龄方面,15至59岁和60岁以上人群中新冠病毒阳性率均居首位。

尽管新冠病毒再次活跃,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水平较低。中国疾控中心多病原检测结果显示,目前检出的均为已知常见病原体,未发现未知病原体及其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4月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检测出的前三位病原体为新冠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则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新冠病毒。

责任编辑:杨强_NN602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共中央批准:陈杰任上海市委常委

中共中央批准:陈杰任上海市委常委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6-13 22:03:09
医生:每天吃黄瓜的人,心脏病、中风、全因死亡率,比同龄人低?

医生:每天吃黄瓜的人,心脏病、中风、全因死亡率,比同龄人低?

观星赏月
2025-05-16 14:50:53
疯狂!8号签+3首轮换探花签,愿吞乔治2.12亿合同,篮网咋了?

疯狂!8号签+3首轮换探花签,愿吞乔治2.12亿合同,篮网咋了?

球童无忌
2025-06-13 09:34:25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已为任何战斗准备好升级版导弹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已为任何战斗准备好升级版导弹

财联社
2025-06-12 00:08:14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李玉琼任上被查(附简历)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李玉琼任上被查(附简历)

鲁中晨报
2025-06-13 18:38:07
普京不再手下留情,6月12日,俄罗斯斩首行动传来新消息

普京不再手下留情,6月12日,俄罗斯斩首行动传来新消息

文雅笔墨
2025-06-14 03:45:33
杭州一男子因感染HPV阴茎被割掉4厘米!医生:一定要洁身自好

杭州一男子因感染HPV阴茎被割掉4厘米!医生:一定要洁身自好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6-12 10:44:15
郑恺妻子苗苗好完美!用3个月打造菜园,亲自种菜养鸡发酵鸡屎

郑恺妻子苗苗好完美!用3个月打造菜园,亲自种菜养鸡发酵鸡屎

裕丰娱间说
2025-06-13 22:33:00
未来最稳定的5类专业,容易找到“铁饭碗”,工资还相当高!

未来最稳定的5类专业,容易找到“铁饭碗”,工资还相当高!

教育导向分享
2025-06-13 21:23:00
Stein:威少拒绝球员选项 成为完全自由球员!

Stein:威少拒绝球员选项 成为完全自由球员!

直播吧
2025-06-13 21:36:16
日本神秘组织“布局”,卫星识破,中国第一高楼背后中日风水大战

日本神秘组织“布局”,卫星识破,中国第一高楼背后中日风水大战

苏大强专栏
2024-03-24 22:06:54
解放前,特务用一个小电台就能向台湾发报,为何现在却不行?

解放前,特务用一个小电台就能向台湾发报,为何现在却不行?

红梦史说
2025-06-13 07:25:03
凶多吉少!高考刚结束,揭阳这个男孩走丢了!家属已报警正在搜寻

凶多吉少!高考刚结束,揭阳这个男孩走丢了!家属已报警正在搜寻

火山诗话
2025-06-13 16:31:25
汪小菲:我的母语是中文!俩孩子没有英文名!以后会学拼音!

汪小菲:我的母语是中文!俩孩子没有英文名!以后会学拼音!

史行途
2025-06-13 11:27:19
彻查湘雅实习医生坠亡事件,平息公众疑虑 | 新京报快评

彻查湘雅实习医生坠亡事件,平息公众疑虑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
2025-06-13 15:16:07
巴西确认越南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为伙伴国

巴西确认越南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为伙伴国

财联社
2025-06-14 04:25:10
小县城的留守妇女,与 “性萧条” 无关

小县城的留守妇女,与 “性萧条” 无关

英军眼
2025-06-10 15:05:00
美媒已称纽森为总统?纽森打响第一枪,向全美曝光特朗普两大罪状

美媒已称纽森为总统?纽森打响第一枪,向全美曝光特朗普两大罪状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06-14 05:40:19
家里有这“8种征兆”,代表着房子的风水好,快看看你家有没有?

家里有这“8种征兆”,代表着房子的风水好,快看看你家有没有?

韩胖说装修
2025-06-11 23:59:58
表嫂偷情被19岁的表弟撞见,表弟:照我说的做我就不告诉表哥

表嫂偷情被19岁的表弟撞见,表弟:照我说的做我就不告诉表哥

黑猫故事所
2025-04-16 17:14:32
2025-06-14 06:51:00
中国新闻周刊 incentive-icons
中国新闻周刊
运营主体:《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32460文章数 20684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伊朗支持的多组织都受重创 留给其的时间不多了

头条要闻

媒体:伊朗支持的多组织都受重创 留给其的时间不多了

体育要闻

世界第一和他背后的智囊

娱乐要闻

宋茜压轴风波升级!官方下场暗示顺序

财经要闻

5月M2同增7.9% 前5个月存款增14.73万亿

科技要闻

报志愿非得花上万元找"张雪峰"?AI行不行

汽车要闻

长城为了拿环塔冠军有多拼?魏建军在下一盘大棋!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时尚
数码
公开课

亲子要闻

#戳戳画 #益智玩具

本地新闻

最近的打工人,都在熬夜看这剧逐帧学习职场小技巧

“老头背心”太火了,今年流行的风格都离不开它

数码要闻

苹果软件主管:iPad 装 macOS 会摧毁其‘终极触控设备’本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