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李阿姨,再来十个肉包子!"清晨五点,李桂芝的包子摊前已经排起了长队。
"好嘞,马上就好!"李桂芝利索地将包子放进笼屉,脸上的皱纹里盛满了笑意。
六十岁的她,十年如一日地卖着包子,攒下了三十多万给儿子付房首付。
"明天就可以搬进儿子新家了,"她对老顾客说,眼里满是期待,"我儿子说我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然而,当她拎着简单的行李站在儿子家门前时,却发现门锁已经被换了,儿媳冷漠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我们不欢迎你!"更令她愣住的,是儿子随后说出的那句话……
初秋的清晨,天还没亮,五十九岁的李桂芝已经在厨房里忙活开了。
她熟练地和着面,准备着各种馅料——猪肉白菜、三鲜、豆沙、萝卜……这些都是她包子摊上的招牌。
时钟刚刚指向四点,李桂芝已经把第一笼包子放进了蒸笼。
她揉了揉酸痛的腰,看了眼墙上挂着的全家福。
照片上,儿子李强穿着大学毕业礼服,她和老伴儿站在两侧,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
"强子,妈就快凑够钱了,再等等啊。"
李桂芝轻声说道,仿佛儿子就在眼前。
六年前,她的老伴因病去世,留下她一人支撑这个家。
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了份不错的工作,但房价太高,结婚的事一直拖着。
眼看儿子马上就三十了,李桂芝心里着急。
去年,儿子李强带回了女朋友小玲,说准备结婚了,但首付还差三十万。
小玲家里条件不错,已经答应出一半首付。
李桂芝当即拍板:"剩下的我来想办法!"
原本儿子是坚决反对的,但李桂芝态度坚决:
"妈这辈子就你一个儿子,妈不给你攒钱给谁攒?
再说我自己也想去城里住,不想在这小镇上孤零零的。
你们结婚了,我就搬过去和你们一起住,省了一个人在这边的房租,多好!"
从那天起,李桂芝更加勤奋地经营着自己的包子摊。
每天凌晨三点半起床,忙到晚上八九点才收工。
小镇上的人都知道李家的包子好吃,常常一早就排队等着。
"李阿姨,您这么拼命赚钱,是不是给儿子攒钱买房呢?"
常客王大姐一边排队一边问道。
李桂芝笑着点点头:"可不是嘛!我儿子今年就要结婚了,我得给他添一份心意。"
"您可真是好妈妈!您儿子真有福气。"王大姐由衷地赞叹。
"哪里哪里,做父母的,不就盼着孩子好嘛。"
李桂芝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手上动作却不停,麻利地将一个个包子装进袋子里。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李桂芝每个月能攒下四五千元。
除了最基本的生活开销,她几乎不舍得花一分钱在自己身上。
邻居们劝她买件新衣服,她总是说:"穿旧的挺好,结实。"
实际上,李桂芝有一个小本子,记录着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
每次算账,她都会计算还差多少钱才能凑够三十万。
这个数字,是她和命运赛跑的终点线。
转眼间,一年多过去了。
李桂芝的皱纹又深了几分,但她的笑容依然灿烂。
因为她的存款已经接近目标——二十八万五千元。
"再有两个月,我就能凑够三十万了!"
李桂芝在电话里兴奋地对儿子说。
"妈,您别太累了,我这边工作也挺好的,再攒一攒也行。"李强心疼地说。
"不行!"李桂芝坚决地说,"小玲家已经准备好他们那份钱了,你们年轻人不能一直租房子住,得有个自己的家。
再说了,妈这一辈子没给你攒什么家底,这三十万就当是妈给你的嫁妆!"
电话那头,李强沉默了一会儿,声音有些哽咽:"妈,您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李桂芝听了,心里甜滋滋的,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就在李桂芝即将凑够目标金额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一个雨天,她在搬运面粉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伤到了腰。
医生诊断是腰椎间盘突出,建议她卧床休息至少一个月。
"不行啊医生,我哪能休息一个月!我还差一万多就凑够儿子的首付了。"李桂芝急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阿姨,健康是最重要的。您这腰伤要是不好好养,可能会落下终身残疾。"
医生严肃地说。
李桂芝回家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她不想告诉儿子自己生病了,怕他担心。
但包子摊不开,收入就断了,最后这一万多怎么凑?
正在犹豫时,她接到了儿子的电话。
"妈,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我和小玲看中了一套房子,位置很好,离我单位近,面积也合适。
关键是开发商搞活动,现在首付只要四十万,比我们之前看的便宜十多万!"李强兴奋地说。
李桂芝听了,立刻坐起身,顾不上腰疼:
"真的吗?那太好了!妈这就把钱给你打过去!"
"妈,您确定您那边已经凑够了吗?不着急的,我们可以再等等。"李强关切地问。
李桂芝咬了咬牙:"够了够了,妈说到做到。您记一下妈的卡号,我这就给你转账。"
挂了电话,李桂芝立刻去银行取钱。
她把积蓄全都取了出来,刚好二十八万五千元。
还差一万五千元……她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把老伴留给她养老的那点钱也取出来。
"老头子,你不会怪我吧?"
李桂芝看着天空,轻声说道,"我们的儿子要结婚了,需要一个家。
我把钱给他,也是给我自己攒一个依靠啊。"
就这样,李桂芝凑足了三十万,全部转给了儿子。
电话那头,李强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妈,等我们装修好了,您就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吧!"
李桂芝笑着应下,心里盘算着自己的腰伤最好赶紧好起来,还得给儿媳妇准备些嫁妆呢。
时间过得飞快,三个月后,李强和小玲的婚礼如期举行。
婚礼上,李桂芝穿着借来的礼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她的腰伤还没有完全好,但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她硬是挺直了腰杆,全程站着招待客人。
"阿姨,您儿子真孝顺,说房子装修好了就要接您去住呢!"小玲的朋友对李桂芝说。
李桂芝笑得合不拢嘴:"是啊,我儿子从小就孝顺。
这不,我这把老骨头也有了依靠。"
婚礼过后,年轻夫妇开始忙着装修新房。
李桂芝每周都会给儿子打电话,询问装修进度,还时不时提醒他注意甲醛问题。
"妈,您放心,我们请的是环保装修,甲醛含量很低的。"李强安慰道。
"那就好,那就好。"
李桂芝松了口气,"我听说现在城里的房子装修费用也不低啊,你们钱够用吗?"
"够用,妈,您别担心。我和小玲工资都不错,而且她爸妈也帮忙出了一部分。"李强说道。
李桂芝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开口:"那个...妈这里还有一点积蓄,要不也给你们?"
这些钱是她在养伤期间,靠着熟客上门预订包子,勉强维持生计时省下来的。
虽然不多,但也有五六千元。
"不用了,妈,您留着自己用吧。"
李强坚决地说,"您已经给了我们那么多了。"
李桂芝没有再坚持,但她心里已经有了计划——等搬去儿子家住,
她要在附近找个地方继续卖包子,贴补家用。
终于,在李强和小玲结婚半年后,新房装修完毕。
他们发来了照片,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明亮宽敞的客厅,设备齐全的厨房,还有一间朝南的次卧,说是专门为李桂芝准备的。
看着照片上温馨的新家,李桂芝激动得一夜没睡好。
第二天一早,她就开始收拾行李。其实她的东西不多,一个大旅行袋就装下了全部家当。
"姐,你真的要搬去儿子家了?"邻居王大姐有些不舍地问。
李桂芝点点头,眼中满是期待:"是啊,强子说房子都准备好了,让我赶紧过去。
他工作忙,没空来接我,我自己坐车去就行。"
"那你的包子摊怎么办?"王大姐问。
"我已经跟老板说好了,退了摊位。"
李桂芝说,"等去了城里,看看能不能在儿子家附近找个地方继续卖。"
王大姐拍了拍她的肩膀:"你一辈子为儿子操心,现在终于可以享福了。"
李桂芝笑着摇摇头:"哪有什么享福,我这把年纪还能动弹,不能给儿子添负担。以后还得帮他们带孩子呢!"
就这样,李桂芝带着简单的行李和满心的期待,踏上了前往城市的长途汽车。
四个小时后,车子停在了城市的长途汽车站。
李桂芝拖着略显沉重的行李袋,按照儿子发来的地址,打车来到了一个高档小区门口。
"您好,请问您找谁?"门口的保安拦住了她。
"我找我儿子,李强,5栋2单元1201室。"李桂芝说道。
"您有预约吗?"保安问。
李桂芝愣了一下:"预约?不用吧,我是他妈妈。"
保安面露难色:"小区规定,访客必须要提前预约,或者由业主来接。"
李桂芝急了:"那怎么办?我儿子上班去了,现在联系不上。"
最终,经过再三保证并出示了身份证,保安才勉强放行,
但要求她必须在一小时内得到业主确认,否则就要请她离开。
李桂芝谢过保安,拖着行李来到5栋楼下。
电梯里,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着,希望给儿媳留下好印象。
虽然在婚礼上见过几次,但那时大家都忙,没有太多交流。
电梯停在12楼,李桂芝深吸一口气,走到1201门前,按响了门铃。
"谁啊?"门内传来一个女声,应该是儿媳小玲。
"小玲,是我,妈。"李桂芝高兴地说。
门内沉默了几秒,然后是脚步声接近。
但门并没有打开,而是传来小玲冷淡的声音:"阿姨,您怎么来了?"
李桂芝有些疑惑:"强子不是说让我过来住吗?房间都准备好了。"
"什么?"小玲的声音明显提高了,"他没有跟我商量过这件事!"
李桂芝更困惑了:"可是他告诉我说..."
"阿姨,您先别急。"
小玲打断她,"强子现在不在家,要晚上才回来。
您要不先回去,等我们商量好了再联系您?"
李桂芝站在门外,感到一阵心凉:"小玲,我已经退了租房,也没地方可去了..."
"那您先去住酒店吧。"小玲的语气不容反驳,"等强子回来,我们再讨论这事。"
就在这时,李桂芝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小玲,你们换锁了?"
她记得儿子结婚时给过她一把钥匙,说是新家的。
门内再次沉默,然后是小玲生硬的回答:
"是的,我们换了智能锁,之前那把钥匙已经用不了了。"
李桂芝的心彻底凉了。她站在门外,拖着行李,突然感到无比疲惫和孤独。
"阿姨,您真的不能住在这里。我和强子都要上班,没时间照顾您。"
小玲的声音透过门板传来,不带一丝温度,"再说,这房子就这么大,也住不下那么多人。"
李桂芝苦笑道:"我不需要人照顾,我自己能照顾自己。而且强子说给我准备了房间..."
"那是客房,不是给您准备的!"
小玲有些恼怒地说,"阿姨,您就别为难我了。
您回老家吧,那里有您的朋友,生活方便。"
李桂芝感到天旋地转,她扶着墙,勉强站稳。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耗尽心血给儿子买的房子,自己却连门都进不去。
"我...我给强子打个电话。"李桂芝颤抖着拿出手机。
"随便您。"小玲冷冷地说,"但他现在在开会,估计接不了电话。"
果然,电话响了很久,没人接听。
李桂芝又试着发了条短信:"儿子,妈到你家门口了,但小玲说不让我进去住..."
发完短信,李桂芝在门口的楼梯间坐下,呆呆地望着紧闭的大门。
她不知道该去哪里,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座陌生的城市,除了儿子,她一个人都不认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桂芝的手机终于响了。
是儿子打来的。
"妈,您真的来了?"李强的声音听起来很惊讶。
"是啊,你不是说让我来住吗?"李桂芝急切地问。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李强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