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债,是指由中央政府发行,以其信用担保还本付息的债券,主要目的是筹集资金用于弥补财政收入缺口或专项用途的支出。
在经济放缓或衰退时,私人部门消费与投资意愿下降,导致总需求不足。政府此时可以增加公共投资或转移支付,可迅速提振需求、拉动就业,以弥补私人部门需求不足,从而稳定或提升整体经济活动。然而,总需求不足带来的就是税收不足,进而影响政府的财政资金收入。而补充财政资金的两条主路是发债和增税。下行期若提高税率,反而会进一步打击企业和居民的消费与投资意愿;相比之下,债务融资可将偿付压力推迟到未来,减轻当期税收负担,从而迅速发挥财政乘数效应,稳定当前需求与就业。
为什么经济疲软的时候发放债券是一笔好买卖?
经济疲软、货币政策宽松时期,市场利率处于低点,发行国债的融资成本较低。当经济回升且通胀上行时,政府持有的固定利率债务在实际(通胀调整后)价值上被稀释,相当于“用更不值钱的货币”偿还之前“值钱的贷款”,这对债务人的(政府)实质负担是一种无形的减轻。比如:经济紧缩时,1000元能买1000个鸡蛋,现在经济回升了,1000元只能买500个鸡蛋,但是政府的债务总额没变,这就相当于债务本身直接减半。
借款时锁定在低通胀或通缩环境下的低利率,偿还时则在较高通胀环境中进行,政府有效利用了“通胀税”来分散偿债压力。
为什么发放国债可以迅速提振需求、拉动就业呢?
国债可以用于实施以旧换新等补贴计划,鼓励居民更新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品,从而直接拉动内需。比如本来卖10000的电视,现在补贴4000,直接降到6000元,这会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
国债也可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如桥梁、高速公路),其需要大量施工、运输、管理人员,短期内可吸纳大量失业和半失业人口。建筑材料、机械制造、运输物流等相关行业也因项目订单增加而扩充产能与用工,形成“就业乘数”。比如新造一个桥,那一个工程队的就业就解决了,而因为造桥需要石头,那么采石头的人也需要增加,采石头的人多了,运石头的人也要增加,同时对于餐饮的数量需求也会增加。
什么是财政乘数效应?
政府支出通过一系列“链式传导”最终进入消费者手中,每一轮消费者支出又带动下一轮支出,形成乘数效应。比如:政府在桥梁建设上的1亿元初始支出通过收入—消费—再收入的循环,最终可能带来5亿元的总需求增量。简单来说,假设桥梁建设的1亿元全部用于支付工人工资,工人拿这1亿元工资又全部吃了饭、买了东西。这1亿元流通到了饭店、商家手中,又全部被商家支付了店员工资,店员们又全部拿这1亿元继续消费。如此传导,最终使得这条资金流动链条上所有人都有了钱,都可以消费,这使得1亿元可以产生比起本身面额更大的需求。
然而,国债大幅增发将导致政府债务规模迅速上升,如果国债使用效果不及预期,比如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难以发挥应有的乘数效应,反而出现局部泡沫,那么可能带来的就是政府的负担反而加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