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暴雷是十分常见的事情了,毕竟上市后的盈利状况不佳,被停牌甚至退市都是屡见不鲜。
但是有这样一家公司,明明已经被长期停牌,15年都没有给股东分红,已经濒临退市边缘,却仍旧被多家企业看中,纷纷下场试图拿下它的股份。
而且最近它再次暴雷,甚至还被证监会警告。
那么这家公司是什么?它究竟又怎样的“魅力”会被如此争抢?最近又暴了什么雷?
近年来上市公司ST新潮因股权分散、业绩稳定但治理问题频发,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多次引发不同企业的收购争夺战。
最早在2024年8月,内蒙古的煤炭巨头汇能集团旗下的汇能海投就曾出手,试图通过公开收购拿下ST新潮46%的股份。
但很快因隐瞒与其他股东的关联关系被监管“抓包”。
调查发现汇能海投与另外三家股东存在资金往来,构成一致行动人却未如实披露,最终被迫终止收购,还被限制一年内不得再发起收购。
然而资本的追逐并未就此停止,仅相隔半年,浙江的金帝石油突然出手,提出以3.1元/股的价格收购20%的股份。
这家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新公司背后其实是深耕能源领域的金帝控股,它的业务与ST新潮的海外油气资产高度契合,目标直指控制权。
不过由于金帝石油自身资金有限,部分收购款需依赖银行贷款,市场对其履约能力一度存疑。
到了2025年4月,另一家煤炭企业伊泰B股以更高价格和更大手笔加入战局。
当时它提出3.4元/股收购51%股份,并将117亿元保证金提前存入指定账户。
由于伊泰的报价更高,原本接受金帝石油要约的部分股东纷纷转向,导致金帝的收购计划迅速遇冷。
截至5月初,金帝仅收到不足1%的股份预受,远低于8%的最低门槛,最终黯然退场。
而伊泰则因资金实力雄厚且条件优厚,迅速获得超16%的股份预售,距离28%的生效条件越来越近。
只不过目前收购股份还没有结束,金帝石油已然退出,伊泰B股能否顺利完成收购仍需观察剩余预受股份的进展。
如果ST新潮是一家前途无量的上市公司,股权被这样争抢到还可以理解。
可实际上冠上“ST”前缀的公司已经在退市的边缘了。
而且稍微了解一些其实就能知道ST新潮已经连续十多年没有给股东分红了。
甚至公司的实际经营也不在国内,那么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让这么多家公司都为它“倾倒”?
近年来ST新潮的股权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标的,多家企业争相发起收购。
ST新潮的资产质量被广泛看好。
作为国内少数在北美拥有核心油气资源的上市公司,它的油气资产集中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二叠纪盆地。
这是全球页岩油主产区之一,不仅产量高,还具备成熟的配套设施和成本优势。
数据显示公司日产油气当量超过6万桶,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超过64亿元,净利润达16.5亿元,现金流稳健,净资产超过200亿元。
这样的“硬实力”让能源企业趋之若鹜,尤其是煤炭企业希望通过收购实现业务多元化。
比如内蒙古的伊泰B股和汇能集团,都希望借此切入油气领域,形成能源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还有就是ST新潮长期处于“无主”的状态,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仅36%,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不足7%。
这种分散的结构让外部资本更容易通过少量增持取得话语权,甚至控制权。
比如金帝石油在发起收购时仅持有0.23%的股份,但通过要约收购20%股权就能跃升为第一大股东。
这种“低门槛”的吸引力,让不少企业跃跃欲试。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行业周期的推动。
近年来国际油价波动加剧,能源企业纷纷寻求资源储备和业务稳定性。
ST新潮的海外资产虽然带来汇率和地缘风险,但高产量和成熟运营模式仍被视作“避险资产”。
还有就是部分资本看中的是公司潜在的估值修复空间。
尽管ST新潮连续多年未分红,但股价长期低于资产价值,收购方通过溢价要约吸引股东套现,既获得资产又可能推动市值回升。
不过由于缺乏实际控制人,股东之间难以形成有效制衡,导致公司多次陷入收购纠纷,反而让后续资本看到“捡漏”机会。
只是多家行业巨头来争抢股份的公司实际上频频暴雷,而最近就又被证监局给“盯上”。
ST新潮近年来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可谓一波三折。
这家以石油天然气为主业的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因违规担保问题引发关注。
时间来到2025年,ST新潮再次成为焦点。这一次的问题出在年报“难产”。
按照监管规定,上市公司需在4月30日前披露年报,但ST新潮却以“部分财务信息需要补充”为由,迟迟交不出“作业”。
公司先是换了两次审计机构,但依然没能按时完成任务。
审计团队在美国子公司核查时,发现材料复杂、客户回函慢,导致进度严重滞后。
这种拖延直接触发了监管红线,5月6日证监会以“未按期披露年报”为由对公司立案调查,股票随之停牌。
如果两个月内还补不上年报,公司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甚至可能被终止上市。
可尽管麻烦缠身,ST新潮的财务数据却显得“光鲜”。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64.3亿元,净利润超16亿元,账上躺着40多亿现金,员工人均年薪高达222万元,碾压不少金融企业。
但这些钱99%都在美国子公司账上,国内母公司却连续15年不分红,负债累累。
交易所多次追问海外资产真实性,公司则以“美国法律保护隐私”为由回避细节,这种“看得见摸不着”的财富,让投资者既眼红又担忧。
目前ST新潮还在停牌阶段,如果未来不能按时交上年报,退市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只不过退市的话大概股民们才是赔的最多的那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