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孩子在上一年级之前就开始厌学、自卑,失去自信,我有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推荐给大家,就是用小学的方式去带孩子学习。比如提前教孩子拼音、写字、算数这些小学的知识,甚至还去给孩子布置那种需要动笔去写的作业。
3到6岁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具象思维,他们需要通过游戏、感官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方式去学习,而拼音和算术这种抽象的符号,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过早地学习这种超出他们认知的知识,会导致他们认知负荷过重,引发挫败感。
再比如,让孩子用死记硬背、填鸭的方式去背诗、背单词、背口诀、背拼音,然后要求孩子像小学生一样规规矩矩地坐满一节课,用规则甚至是用恐吓去限制孩子的自由。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枯燥、非常反感的事情,削弱孩子本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长远来看,会影响孩子小学阶段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的“方法”都是经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得出来的“结论”,但请大家千万不要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全世界所有的教育发达国家以及我们的国家都明令禁止对幼儿园的孩子采取这样的教育方式。这就足以证明,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让孩子厌学、建立挫败感和自卑感是“行之有效”的,但这是我们绝对要避免的。
当然,要想更“高效”地达成反面的效果。只靠家长的努力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幼儿园和小学以错误的方式共同“配合”才能完成。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幼儿园一定要坚守教育原则,不要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缓解家长的焦虑,而不择手段。不要忽视教育学、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指导,一定不要把小学内容作为卖点,而要把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
小学入学之前,不应该安排面试或者是分班测试,更不应该在这些测试中安排超纲的内容,倒逼着家长不得不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家长也应该保持理性,不要过度焦虑,坚信孩子一年级跟不上就天塌了,甚至会影响孩子考清华、北大。我们应该盯着孩子的长远发展,而不是只盯着一年级这一点眼前利益。
我一直都觉得孩子到什么年龄就干什么事儿。现在我闺女5岁,就是多读书、多运动,做一些符合她认知水平的启蒙就足够了。谁家孩子认识多少字,谁家孩子会背多少诗,谁家孩子会做什么什么题,我不但不羡慕,我反而觉得这些孩子很可怜,这样的现象很可悲。可能有人会觉得我太大言不惭了,没关系,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时间会证明一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