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静安区一家高档西餐厅,因为两瓶依云矿泉水收了顾客176元,直接被骂上热搜,网友们纷纷吐槽,这价格,是把顾客当冤大头吗?
事情是这样的,女子和男朋友去这家餐厅吃饭。
刚一坐下,服务员就热情地问:“要喝气泡水还是矿泉水?”
他俩以为这是餐厅免费提供的茶水,就随口选了矿泉水。
吃饭的时候,服务员又主动给续了一瓶。
结果结账的时候,看到账单上“两瓶依云矿泉水176元”,女子当场就懵了,直呼:“要是早知道一瓶水88元,我们肯定不会点啊!服务员为啥不提前说价格?”
可餐厅经理却不这么认为,他表示酒水单上清楚地标注了依云矿泉水88元一瓶,而且当时也把菜单递给顾客了。
是女子的男友在服务员话还没说完的时候,就直接选了矿泉水,属于自主消费,餐厅不存在误导行为。
还说这依云水是进口高端品牌,这个定价在市场上是合理的。
这事儿一出,网友们立马分成了几派,吵得不可开交。
支持女子的网友吐槽“服务员这么问,谁能想到水不是免费的啊?这不是挖坑让消费者跳吗?”
“明码标价也不能这样啊,菜单里藏个天价商品,这和故意欺诈有啥区别?”
“便利店十几块的水,到餐厅就翻了好几倍,这不是价格虚高是什么?”
而支持餐厅的网友则觉得“去高档餐厅吃饭,瓶装水收费不是常识吗?自己不看酒水单,怪得了谁?”
“嫌贵就别去高档餐厅,明码标价的东西,成年人就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餐厅运营成本高,定价肯定有它的道理,不能随便说人家是宰客。”
如果服务员只问喝什么水,却不提示收费,很可能构成模糊标价。尤其是餐厅既提供免费柠檬水,又有收费矿泉水的时候,消费者特别容易混淆,这不是故意误导消费者吗?
“相关部门真该出台细则,像这种高价商品,超过市场价多少就得特别标注,不然很容易出现合法宰客的情况。”
其实,类似的价格争议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之前就有民宿临时涨价、餐厅隐藏服务费的事儿发生。
商家利用消费者和他们之间的信息差,设置消费陷阱,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诚信环境。
商家想要赚钱无可厚非,但不能靠套路消费者。
消费者出门消费也要多留个心眼,避免因为面子或者疏忽掉进消费陷阱。
你怎么看这件事儿呢?
推荐阅读:印度载人航天又双叒延期,2027年能上天?空间站航天员食品带你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