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郊,半数居民住着他盖的房,吃着他卖的牛肉,甚至百年后的安息之所也来自他的殡葬帝国。
这位被称为“李半城”的首富,曾靠7头牛在39岁白手起家,巅峰时坐拥百亿身家,却在76岁因21万元的蝇头小利沦为阶下囚。
从“牛状元”到“阶下囚”,他的故事比影视剧更跌宕。
说起李福成,河北廊坊不少人都知道他的大名。
他的成功得益于拥有全国首屈一指的养牛集团。
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一个食品公司,主营牛肉食品、牛奶及餐饮等业务。
随后,他又开设了燕郊首家“肥牛火锅城”。
因为拥有着得天独厚食材条件,以及养牛好口碑,也以低投入高回报的方式,迅速打开了市场。
火锅城为他带来了巨大收益。
生意之火爆之时,一个月能有超80万元流水。
在1998年,这样的收益绝对让普通生意人刮目相看。
而到了2002年,他又跨界进入了燕郊的房地产行业。
其房地产公司以牛头为LOGO,暗合“以牛起家”的商业图腾。
以牛发家的他,再次大刀阔斧开辟商业版图,而他也如愿以偿成为了“牛人”。
他打出“为北漂一族盖房”的旗号,推出了价格亲民的楼盘。
首付3万月供1千,这个售楼方式让他的楼盘迅速扩张。
福成地产的“上上城青年社区”更是创下了10个月揽金55亿元的神话。
在房地产迅速积累财富后,他的福成集团宣布上市,成为了“中国养牛第一股”。
见多识广的他在2010年又进军殡葬业,开始大展宏图。
紧接着“A股第一殡葬股”再次上市,他的事业版图再次扩大。
随后,福成集团再建设农贸市场、典当公司、贷款公司、房产中介公司。
在燕郊这个108平方千米的小镇上,福成地产的住宅总规模相当于3个颐和园大小,一半燕郊人住在福成地产的房子里。
燕郊人活着要住福成地产的房子,去世要买福成殡葬的墓穴,吃饭也少不了福成集团的牛肉,他来来回回几乎包圆了当地人的吃住。
他也因此在燕郊有了个“李半城”的外号,也有人说他是“燕郊李嘉诚”。
年过花甲的他能有如此成绩让人深究。
李福成能成就如此商业成绩,并不是因为他有丰厚的家底。
最初的他,是个靠踏实肯干,讲求诚信让人刮目相看的好少年。
1946年出生在河北贫苦农家的他,早早就辍学赚钱,14岁步入社会也找不到活干,开始给家里放牛。
身为放牛娃的他虽不知出路何在,却坚信“一技傍身”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思前想后,他开始找师傅学习榨油。
榨油原料容易获取,榨出的香油又有着长保质期,不愁储存和销路。
年纪轻轻就开始了自己的小本生意,他走街串巷卖香油,他从来不在香油里掺杂质。
街坊邻居只要买过一次他的香油,就会认准他。
积累客户扩大规模,他香油生意一做就是20多年。
在1982年改革春风吹满地时,政策鼓励农民发展个体户,嗅到商机的他立刻建了油坊,扩大生产规模。
有机器榨油,效率高了利润来了,但一吨吨芝麻榨油后产生的麻酱渣,倒掉会让他心疼。
他拿麻酱渣喂牛,发现喂了麻酱渣的牛会长得非常快也显得壮,他再次嗅到了一丝商机。
1985年,已经39岁的他选择放手一搏。
他贷5000元巨款,买了7头牛,开始实践自己的想法。
命运的转折点就此降临。
三个月掌握麻酱渣喂牛技术,7头牛起步,一年后,他通过盈利,将养牛场规模扩大至100头。
8年后,他成立了福成养牛集团公司,该集团养牛场是全国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之一。
他也因此被农业部颁发“全国养牛状元”称号。
曾经的放牛娃历经岁月变迁,靠着自己的不懈奋斗成功进入了2016年的河北胡润富豪榜。
商业上的成功让他赚得盆满钵满,在成为燕郊传奇人物的同时,他的口碑却让人唏嘘。
都说人心易变,他早已忘记了当初榨香油起家时,诚信为本的理念。
有群众举报他所经营的房地产公司涉黑,暴力拆迁、袭警,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他否认称被诽谤,事情不了了之。
这光鲜亮丽一片辉煌的商业帝国内部,到底有多少暗潮涌动?
商业规模扩大到整个燕郊之后,李福成有了独属于自己的“生意经”。
要让企业再创辉煌,他需要的是一个雷厉风行聪明机智的继承人。
两个儿子都不符合他心中的标准,只有孙子辈里的李旭,是他想要的“能人”。
1990年出生,16岁前往澳大利亚留学,李旭18岁回国后就开始逐步接手家族产业。
一手栽培,他眼见着李旭在家族企业中崭露头角。
可就在李旭准备带领福成集团再上一个台阶的时候,命运的齿轮再次开始了飞速转动。
2016年12月12日,燕郊小屯村福成路上发生了一起十分惨烈的交通事故。
李旭驾驶的宾利车与一辆面包车相撞后失控,冲入河中。
尽管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展开救援,但李旭还是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全力栽培的孙子在26岁时殒命,70岁的他备受打击,外界却有这样的声音:苍天有眼。
福成集团是如何将商业触手覆盖整个燕郊的?
随着唯一能驾驭商业版图的继承人离世,福成集团陷入“二代守业乏力、创始人被迫复出”的困局。
此时的李福成,不再是当年靠麻酱渣喂牛的创新者,而是为挽颓势不择手段的投机者。
因两子经营能力不足,福成集团在房地产调控与行业竞争中逐渐失势,年逾七旬的李福成为挽救颓势,亲自涉足资本运作,却因急功近利踏入违法深渊。
2018年,已是家财万贯富豪的他,找来两名下属购入自家股票后进行短线交易,浮亏2000多万元,实际赚了21.33万元。
他怀着侥幸心理,没想到这样的行为立刻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
而不查不知道,一查福成集团早已不是第一次做见不得人的资金交易了。
2019年,福成股份关联房地产公司涉及税务经济类案件被立案调查。
2021年,作为公司创始人的他再因涉及刑事案件被立案调查。
作为福成集团的创始人,李福成在76岁这年拿到了法院的刑事判决书。
因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单位行贿罪、虚开发票罪。
李福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5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000万元、行贿款600万元,上缴国库。
行贿受贿,偷税漏税,短线交易,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14岁出社会打拼,62年后声名狼藉,李福成身败名裂。
福成集团也因此事之后,受到巨大冲击,曾经的辉煌壮大自此落下帷幕。
而他也不用担心两个儿子不能经营好家族企业了。
回首过往,不知李福成是否后悔被利欲熏心迷了眼。
要说他奋斗半生却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很可惜,他的所作所为又给出了一个答案。
这场始于7头牛的逆袭,终于因21万的坠落,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家族企业传承的警示,更是对“欲望与底线”的永恒叩问。
当商业版图覆盖一座城时,若守不住心中的“一亩三分地”,再辉煌的帝国也终将崩塌于贪念的根基之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