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供应链:美国零售商低头,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曾让全球供应链陷入混乱,中国企业首当其冲。然而,近期一些美国零售商开始妥协,主动承担关税成本,要求中国供应商恢复发货。这一变化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市场博弈?中国企业又该如何调整策略?
一、关税政策冲击:供应链断裂,美国零售商“扛不住”了
特朗普政府时期的高关税政策,曾让全球供应链陷入动荡。美国企业不得不寻找替代供应商,但现实证明,短期内完全“去中国化”并不现实。
花卉行业“旺季不旺”:由于进口鲜花及包装材料成本激增,美国花卉市场陷入低迷。
日用品行业“断供危机”:沃尔玛等零售巨头一度暂停从中国采购,但最终发现难以找到替代货源,不得不重新下单,并主动承担关税成本。
案例1:江苏华腾个人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该公司此前因沃尔玛暂停订单而陷入困境,但近期已收到其他美国客户的发货通知,且关税由美方承担。这表明,美国企业在尝试“去中国化”失败后,不得不重新依赖中国供应链。
案例2:沃尔玛供应链危机
沃尔玛首席财务官透露,该公司在美国约三分之一的商品依赖进口,其中六成来自中国。供应链断裂导致货架商品减少,消费者面临涨价或缺货风险。
二、不同行业的“冰火两重天”
尽管部分行业迎来转机,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如此幸运。
1. 日用品行业:美国客户妥协,订单回流
江苏华腾等企业已恢复部分订单,美方承担关税。
沃尔玛等零售商已通知中国供应商恢复发货,以避免供应链进一步恶化。
2. 服饰行业:压价严重,企业亏损接单
江苏艾瑞服饰有限公司收到美国客户邮件,要求承担20%-30%的关税成本。此前,该公司因被要求降价50%而暂停发货,如今虽恢复订单,但利润大幅缩水。
企业困境:由于前期已投入原料生产,不得不完成订单,但未来将拒绝类似低价合作。
3. 农产品行业:转向国内市场
青岛力泰农产品有限公司表示,由于对美出口受阻,公司计划减少海外市场投入,更聚焦国内消费市场。
三、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企业正积极调整策略:
减少对美依赖,开拓新兴市场
中国贸促会调查显示,75.3%的外贸企业计划拓展新兴市场,以弥补对美出口减少的份额。
提高议价能力,拒绝“亏本生意”
部分企业已明确表示,若美方持续压价,将不再接单,转而寻找更稳定的合作伙伴。
加强国内布局,降低外部风险
如青岛力泰等企业,正将重心转向国内市场,以规避国际贸易政策波动的影响。
四、未来趋势:供应链博弈仍在继续
尽管部分美国零售商已妥协,但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仍在。
美国零售商的压力:沃尔玛、塔吉特、家得宝等企业高管曾与特朗普会晤,警告关税政策将导致“货架空空”,影响消费者利益。
中国企业的选择:是继续坚守美国市场,还是加速转向其他地区?这将成为未来外贸战略的关键。
全球供应链的博弈远未结束,中国企业的灵活调整能力将决定其未来的竞争力。对于外贸从业者来说,既要抓住短期订单回流的机会,也要为长期的市场变化做好准备。
互动话题
你怎么看待美国零售商“妥协”的现象?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未来的贸易挑战?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数据来源:公开报道及企业访谈)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深度商业分析!
#沃尔玛通知中国供应商恢复出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