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油,又名油茶、山茶籽油,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沉淀,被誉为“油中软黄金”,也被封为“油中贵族”。它的珍贵之名,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流传开来。它为何贵,又贵在哪些方面呢?
1、“贵”在有史可鉴
山茶油在我国已有23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和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经过千年的传承洗礼,山茶油已经成为了中国食用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张宗法(1700年)《三农记》引证《山海经》绪书“员木,南方油食也”;李商隐曾为之赋“芳香滋补味津津,一瓯冲出安昌春”。民间形形色色的茶油的传说,仿佛茶籽油不只是油,还是礼品和中药材。
2、“贵”在原料稀缺
油茶树生长结果要7-10年,丰产期要10+年,待到茶果成熟后又要13个月,也就是说从开花、结果到采摘,要历经冬(1月)发芽、春(5月)结果、夏(8月)膨大、秋(10月)成熟、秋(11月)开花五季。如此漫长的生长周期,使得油茶果的产量十分有限,因此特别珍贵。
3、“贵”在人工采摘
油茶籽的种植和采摘需要很多的人力投入,茶树多生长在丘陵地带,这增加了采摘的难度和成本。因“抱子怀胎”,山茶油“花果同株”,如今“震动式”的机械采摘,只会让更多油茶花朵掉落,所以油茶果只能靠人工采摘。此外,采摘时机也很重要,基本上霜降前后一周之内就要采摘完,避免油茶果后面爆开掉落,每一滴山茶油背后,都是与时间赛跑的匠心。
此外,为了确保茶油的品质和纯度,其原料的筛选过程也十分严格,只有经过层层筛选的优质油茶籽才能被用于生产茶油,这也是其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 因此,从原料的种植、采摘到筛选,都使得茶油的成本居高不下。
4、 “贵”在特殊工艺
长寿巴马山茶油采用冷榨冷提技术,利用物理压榨法在60℃环境下低温压榨油料,完整的保留油料中的营养元素。减少热榨工艺中的破碎、软化、轧胚、蒸炒环节。然后在4-6℃环境下对油脂进行冬化工序,让油脂晶析分离。较大程度保留营养成分和风味,减少苯并芘含量。但出油率较低,原料要求较高,产品价格贵。
5、“贵”在营养成分
原料油茶果营养丰富,不饱和脂肪酸能达到89%,单不饱和脂肪酸达到8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处于油中翘楚,此外,还含有山茶甙、茶多酚、皂甙、鞣质、角鲨烯、黄酮类、脂溶性维生素、钙、铁、锌、氨基酸、甾醇、原花青素等营养物质。
6、“贵”在“烟点”高
烟点是指加热时让油脂冒出烟的最低温度,油在该温度冒烟,开始产生有害物质。一般食用油的烟点温度为190℃,而山茶油烟点超过230℃,少油烟,合适中国人的烹饪方式。
全身都是宝:榨干最后一滴价值,连果壳都能变钞票!
油茶花是丰富的蜜源,其蜜、粉均是营养丰富的好饮料、好食品,并兼有药用价值。《中华本草》中记载:油茶花“【药性】味苦,性微寒。【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主治吐血,咳血等。”
油茶果壳也常被称为茶蒲。这些壳中含有丰富的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等成分,这些成分在工业上有多种用途。比如用来制造用来制糠醛、木糖醇、活性炭等。
油茶麸,呈紫褐色颗粒,是山茶油果实榨油后剩下的渣。压榨后的油茶麸一般尚有残油5%-8%,每100千克油茶麸可得茶油4-6千克。经萃取后的油茶麸可进一步提取皂素,提皂素后的残渣可用作饲料或肥料。
油茶叶可净化空气,绿化环境,并兼有药用价值。《中华本草》中记载:油茶叶“【药性】味微苦,性平。【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解毒。”
油茶根:油茶树的根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根皮还可入药。《中华本草》中记载:油茶根“【药性】味微苦,性平,小毒。【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治咽喉肿痛,胃痛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