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爆发与初步反应
2025年4月4日,美国对华加征34%关税后,中国商务部宣布对七类稀土金属进行出口管制。这并非简单的贸易摩擦,而是技术霸权和地缘政治博弈的体现。中国对钐、铽、钪等七类稀土金属实施出口管制,直接打击美国军工产业及相关科技企业。此举被解读为对美关税的直接反击。美国科技巨头,特别是依赖稀土的企业,面临严重的供应链中断风险。特斯拉成为首个公开受影响的企业,“擎天柱”机器人项目因稀土短缺面临产能危机。特斯拉CEO马斯克已向中国申请稀土永磁材料许可证,并承诺绝不将其用于军事用途。这凸显了中国在稀土精炼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二、中国反制升级:对第三国施压
2025年4月22日,中国向韩国企业发出警告,禁止其向美国国防部和军工企业转售中国稀土及稀有金属。这意味着中国对稀土出口管制已扩展至二级供应链,对第三国进行间接制裁。多家韩国变压器厂商已收到警告,要求停止向美军工出售含有中国稀土的电力设备。中国此举进一步加大了对美国的压力,也显示了其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三、美国应对与中美关系缓和迹象
同日,美国宣布大幅降低对华关税(最高245%),财政部长释放妥协信号。美国对华关税态度的缓和,可能与中国稀土反制措施的压力有关。但即使如此,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制仍在持续收紧。这表明中美之间的博弈仍在继续,双方都在寻找平衡点。
四、中国稀土产业的战略地位与技术优势
2024年前11个月,中国进口稀土精矿近99%来自美国,但中国已成为稀土高端材料提取冶炼的强国,掌握着关键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美国稀土企业MP Materials停止向中国出售稀土精矿,因无法承受中国对美的高额关税。这反证了中国在稀土精炼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虽然与乌克兰签订了“意向备忘录”,试图获得除中国外的稀土供应,但其仍然无法摆脱对中国稀土提取和加工技术的依赖。这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绝对优势。
五、事件的影响与启示
更多美国企业将面临稀土产品短缺的压力,并申请中国的稀土出口许可证。特斯拉申请许可证只是开始,后续审批耗时45天左右。此次事件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以及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中国通过掌握稀土精炼技术,有效地杠杆化自身资源优势,提升了国际话语权。 美国对稀土的过度依赖暴露了其产业链的风险,未来需要调整战略,发展独立自主的稀土产业链。 此次事件也提醒我们关注资源安全和技术自主的重要性,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安全建设。中国稀土反制事件无疑将重塑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