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龟城
丸龟城是我们四国爬过的四个天守中的第三个,单看天守的话,是最小最简单的,但它城墙的最高记录,以及天守上看到的景色,还有我们临时改变计划差点没看成天守的经历,记忆深刻。
乘13点26的车离开松山,原计划是直接去高知。
火车沿着濑户内海行进,来的时候因为天黑了,没有看到海。
松山到高知中途需要换一次车,列车员告诉我们在多度津换车。而谷歌地图则推荐在丸龟换车。丸龟?那不是我们后面计划要去的丸龟城所在地吗,马上查地图,果然,丸龟城距离丸龟车站十几分钟步行,火车预计15:28到丸龟,丸龟城的营业时间到16:00,理论上是没问题的。于是我们就临时决定先去丸龟城,然后再去高知。这才算是真的自由行吧。
但没想到火车晚点了5分钟,也是我们行程中头一次遇到晚点。这样到丸龟是15点33了,还有不到半小时。还有件事,那就是我们都带着箱子,需要存在火车站,没想到这里的 コインロッカー(投币寄存柜)只能用一百元硬币,硬币不够,结果车站工作人员又带着我们找7-11店换钱。
这么一折腾,导航看到丸龟城要16点02了。还好,有位女站员特地跑出来给我指了最近的路,从车站就能看到远处的天守。
然后就是一路小跑,关键是售票处还在天守门口,进了大门还要爬上去才能买票,气喘吁吁到天守门口时,刚刚过16点,很幸运买到票了,每人400日元。
丸龟城是我爬过的最小的天守,就三层,15米高,比昨天的还小,里面也没有任何展品和陈设,一层也没有存鞋柜,就全是木架、木地板、木楼梯。虽然简单,但它的的确确是日本现存十二天守之一。
一层,售票就在门口,两位日本大爷负责。
我见过的最简单的天守内部。
最高层三层的楼梯
顶层的木屋顶
从天守上看到的景色
等我们下来时,还有人再来的就不让进了,这家人带着孩子爬上来,也是进不去。
16点30分,两位老同志准时锁门下班,一分钟都不耽误。
因为我们上来时要赶时间,所以一路上都没顾上拍照,照片都是从天守出来后拍的。这是关门后的天守入口。
丸龟城,位于四国香川县丸龟市,论结构是12天守中最小最简单的,历史也没什么特别的,但出名因为它是日本现存12座木造天守之一,同时也是日本“一百名城”之一(排第78号)。
丸龟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最初由一位叫做奈良元安(室町幕府管领的家臣,管领是仅次于幕府将军的职位)的开始筑城。
1597年,丰臣秀吉的三中老之一的生驹亲正被封高松城(赞岐国),丸龟城则成为高松城的支城,生驹亲正和他的儿子生驹一正(后面去高松城可能还会提到这父子两)成为城主。父子两以安土城和大阪城为范本,耗时5年建造完成丸龟城。安土城为织田信长所建,为丰臣秀吉所建。
1641年,山崎家族取代生驹家族成为新的城主。
1658年,山崎家族无后,城主转给京极家族,一直到明治时代都为京极家族所有。
1660年,现在的三层天守完工。
又是千鸟破风样式
从天守下来后,我们并没有马上离开,天守四周有很宽阔的观景平台,景色诱人。
东北方向能看到濑户大桥。
四国岛与本州一共有三条陆路交通线路,都是靠大桥,分别是西濑户自动车道(即濑户内海大桥)、濑户大桥和鸣门大桥。这个濑户大桥是唯一的公路铁路大桥(另外两座大桥只有公路没有铁路),我们从冈山过来四国的火车就是从这座桥上过来的,算上引桥有13公里长,据说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我们来的时候就感觉过桥用了好长的时间。
我们这次临时改变计划先来了丸龟城,也为后面挤出了时间去看鸣门大桥(和鸣门漩涡),鸣门大桥连接,再通过连接本州(方向)。
天守四周的海景山景城市景,各有不同。东南方向很高的山叫饭野山。
丸龟城还有一大看点,就是高高的城墙(石垣)。
现存大多数的石垣,都还是17世纪历时三十多年修建的,从底层到最高处共有四层,总高有六十米,为日本城郭之最。城墙呈扇形弧面,越往上越陡,很是优美。三之丸单墙最高的为22米(日本最高单墙的记录是大阪城的33米)。
大手门,与天守同时期的文物。
大手门外的护城河,正上方是天守。
城市的很多角度都能看到丸龟城天守。
回到丸龟站前。
乘17点45的南风19号,去高知。
又赶上了面包超人涂装的火车。
晚上19:40到达高知。
高知城市很有些南国特色。
附:松山开往丸龟,看濑户内海和四国大农村
丸龟城景色小视频
火车过濑户大桥小视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