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某天,仁济医院泌尿科诊室里,患者姚老伯的儿子正与医生讨论诊断和治疗方案。去年,姚先生的父亲在上海某三甲医院体检时发现,姚老伯除了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外,还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过高,存在泌尿系统癌症的风险。
姚先生在支付宝内搜索相关学科关键词“泌尿外科”,界面随即跳出“AI健康管家”以及仁济医院泌尿专科智能体。通过这位智能健康管家,姚先生找到了仁济医院泌尿科迟辰斐医生,通过一系列完善的检查,姚老伯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考虑到姚老伯冠心病需要植入心脏支架,迟辰斐医生建议先试用药物控制癌症病情,等植入心脏支架后再行前列腺癌根治术。
4月20日,仁济医院泌尿科专家为姚老伯施行机器人辅助单孔前列腺癌根治术。手术非常顺利,目前患者各项指标良好。
“迟医生,术后老人出现什么问题或者有哪些注意事项,可以随时问您吗?”“没问题,您也可以关注仁济泌尿专科智能体,这是我们和平台合作共同孵育开发的数智平台,里面泌尿系统常见问题都能给出较为规范的建议。”
国内首个专科智能体惠及30万患者
仁济泌尿专科智能体,是国内首个用疾病结构化数据训练、真实医疗场景运行的专科智能体,在开发过程中,仁济医院泌尿科医生团队全程参与算法设计,注入诊疗思维链,可支持多种复杂场景的医疗任务。
积极拥抱数智化,临床医生孵育、赋能智能体
早在2023年,仁济医院便与蚂蚁集团开展深层次合作,双方以蚂蚁医疗大模型为基础,围绕医疗多模态数据集、专科大模型、专科智能体进行深度共建。仁济医院泌尿科及开发团队以临床患者诊疗数据为基础,在采集到的超过50万份的数据中,筛选并转化出超过18万份的被定义或转写为正确的推理数据集。双方系统梳理了涵盖 97.6%的泌尿系统疾病谱的标准化病例库,由20多名仁济泌尿科医生撰写场景疾病知识图谱,创新性地将三甲医院诊疗逻辑与AI技术结合。
“在智能体的开发过程中,泌尿科医生不仅是数据提供者,还直接参与模型的开发和训练,不仅孵育出了智能体,更是赋能了智能体。”仁济医院泌尿科主任潘家骅认为,这次仁济医院泌尿科医生参与智能体开发的过程中,实现了医生角色上的转变,将日常诊疗中产生的病历、决策链转化为医学数字资产,把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转变为知识图谱和决策树,通过持续的数据训练和反复的算法验证引导AI成长。
仁济医院副院长、泌尿科学科带头人薛蔚介绍,在医疗领域,精准的知识的训练比规模化数据投喂更重要,除了教给AI医学文献和指南,关键还在让AI学会医生的逻辑和思维,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顶尖医生与技术应该成为搭档。
“在对数据集、大模型、智能体系统性的开发过程中,仁济泌尿科医生深度参与、蚂蚁集团软件工程师、医学标注员共同建设对医疗文献、结构化诊疗数据的可控生成算法,并引入了人类医生的诊疗思考逻辑,才能让这一专科智能体达到临床可用的程度。”
仁济医院、蚂蚁集团正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合作建设人工智能数据库,进一步丰富专业语料库、持续提升医疗智能体的医学逻辑能力。同时,围绕泌尿专科大模型开发更多应用,并探索将AI能力投射到更多基层医疗机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