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下午,由柯江红老师带队,四川警察学院警盾志愿服务团的29名志愿者应邀走进泸州市十八中,分别给该校六、七年级合计13个班的学生们宣讲了反学生欺凌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知识,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追捧。在十八中的精心组织下,在志愿者孙昭睿、夏铭婕、李国畅、阳卓凡、王偲杰、李思达、刘文川金、卢俞争、郎晴、曾梦沙、熊煊宇的大力协助下,宣讲活动顺利完成。
在反欺凌宣讲课堂上,志愿者朱翊、啥妈第丁、刘彬昊、杨昆林、余茂冉、向睿涵、陈妍汐分别走进六个班,发挥个人特点,各显神通,或幽默或生动,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活泼有趣的反学生欺凌课。
志愿者们从当前的校园安全状况入手,结合一些生动鲜活的欺凌典型案例,通过联系实际,以案释法,以法论事,从什么是欺凌、欺凌的危害及遭遇欺凌后应该如何处理展开讲解,普及了相关法律条文,对青少年违法产生的后果以及伤害进行了讲解。
“有的同学性格内向,长期被几个调皮同学欺负。他们抢文具、取侮辱性外号,甚至在放学路上故意绊倒他。这让被欺凌者变得胆小自卑,成绩大幅下滑。这是典型的身体欺凌和言语欺凌,危害极大,会给被欺凌者身心带来双重创伤。”志愿者们对几种欺凌行为举例说明,并邀请下面的小听众上台互动演示。学生们争先参与,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相关的自护知识。
志愿者们给出了预防学生欺凌的建议。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尊重他人的差异,不孤立或排斥任何同学。其次,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遇到矛盾时不冲动,避免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再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如果感觉自己可能会受到欺凌或者正在遭受欺凌,不要害怕,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者其他信任的成年人求助。
在反电诈课堂上,志愿者邓阳、刘语菲、王思烨、郑立浩、何文渊、夏添、黄健乙分别走进了七年级,给同学们科普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其中主要针对学生群体的是哪四种,引导学生识别诈骗形式、分辨诈骗手段。
“诈骗分子伪装成游戏好友联系小刚,称可低价购买高级游戏装备,小刚信以为真,刷了家人的银行卡后,信息泄露,导致巨额财产损失。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同学们,遇到这样的好事一定要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这种好事偏偏让我遇上了?”志愿者借此案例,提醒同学们面对此类情况要提高警惕,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点击陌生链接。
精彩纷呈的讲座,赢得了孩子们的热烈掌声。他们纷纷和志愿者们合影,表达心中的喜爱之情。
通过此次公益宣讲,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知法懂法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今后学会自我保护、提高避险能力打下了基础,提高了抵制和防范校园欺凌、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提供了有力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