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从原则到实战,手把手教你精准用药。
急性胰腺炎(AP)是急诊科和消化科的常见危重症,而抗菌药物的使用始终是临床争议的焦点:
▌轻症患者是否需要预防性用药?
▌感染性坏死如何选择抗菌谱?
▌超广谱抗生素用多久算合理?
盲目用药可能加重耐药,过度保守却会导致感染失控!小界这次带来的这门课《实用消化疾病用药集——急性胰腺炎的抗菌药物使用》,帮你理清AP抗菌药物使用的底层逻辑!
一、急性胰腺炎抗菌药的使用原则
1
轻度急性胰腺炎:
通常为自限性,无需使用抗菌药物。重点在于支持治疗(如补液、镇痛、营养支持)。
2
中重度急性胰腺炎:
不推荐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因其不能降低感染风险,且可能增加耐药性。仅在确诊感染时使用,如胰腺坏死感染、胆道感染、败血症。
3
药物选择:
选择能有效穿透胰腺组织的抗菌药物。常用药物包括:
①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广谱,穿透性强)。
②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
③喹诺酮类:如莫西沙星。
④甲硝唑:针对厌氧菌感染,常与其他药物联用。
4
疗程:
感染控制后应及时停药,避免长期使用。通常疗程为7-14天,具体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二、急性胰腺炎抗菌药物使用指针
1.确诊感染:胰腺坏死感染(CT显示气体征象、穿刺培养阳性)。
2.胆源性胰腺炎伴胆管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
3.疑似感染:患者病情恶化(如持续发热、白细胞升高、器官功能衰竭)。
4.CT或MRI提示胰腺坏死范围扩大,怀疑感染。
5.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能降低感染风险,反而可能增加耐药性。
6.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密切监测感染指标(如体温、白细胞、CRP、PCT)及影像学变化。
7.感染控制后应及时停药,避免长期使用导致二重感染或耐药菌产生。
8.对于复杂病例,建议多学科会诊(如感染科、外科、重症医学科)。
三、病例学习
左右滑动查看
▎上述病例中10月15日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你会分析吗?急性胰腺炎抗菌药物的具体用药方案是什么?我们在用药容易踩的误区是?
扫面下方二维码,下载医学站APP,搜索《实用消化疾病用药集》,更多常见消化内科用药课程持续更新中,全部免费学习!
责任编辑:咖咖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