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富预警
4月13日晚起,多位"e租宝"员工反馈退赔款项已陆续到账,可前往工商银行网点查询。部分员工此前收到工行短信提示,要求完善个人信息以确保顺利收款。
从目前反馈来看,退赔计算方式基本统一:退赔金额 = 投资金额 × 40% -(工资 + 提成 + 收益)。
此前,2020年1月曾按重提差方式第一次退赔本金的35%,2025年3月登记第二次退赔,此次退赔约为5%,两次退赔共计约40%。
其中,不少不在第一次退赔名单的人员,第二次在退赔范围,并一次性退赔约40%。
部分员工到账情况:某员工,投资25万,扣除工资及提现后,到账约37%(约9.23万);某投资者,投资20万,扣除工资后到手约6万;部分员工因入职时间较长或涉及较高提成,实际到账比例降至25%。
多数员工对40%的退赔比例表示意外(此前担忧仅5%左右),但也有人因扣除工资后实际到手金额较低而感到遗憾。部分长期员工因投资额较高且扣除项较多,最终退赔比例受影响较大。
此次退赔标志着"e租宝"案员工清退工作进入实质阶段,为多年纠纷画上阶段性句号。
背景资料
2015年12月8日,公安部指挥各地公安机关统一行动,对丁宁等“钰诚系”主要高管实施抓捕。
“钰诚系”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涉及投资人众多,且公司财务管理混乱,经营交易数据量庞大,仅需要清查的存储公司相关数据的服务器就有200余台。为了毁灭证据,犯罪嫌疑人将1200余册证据材料装入80余个编织袋,埋藏在安徽省合肥市郊外某处6米深的地下,警方动用两台挖掘机,历时20多个小时才将其挖出。
警方初步查明,“钰诚系”的顶端是在境外注册的钰诚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有北京、上海、蚌埠等八大运营中心,并下设融资项目、“e租宝”线上销售、“e租宝”线下销售等八大业务板块,其中大部分板块都围绕着“e租宝”的运行而设置。
从2014年7月“e租宝”上线至2015年12月被查封,“钰诚系”相关犯罪嫌疑人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虚构融资租赁项目,持续采用借新还旧、自我担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一年半内非法吸收资金500多亿元,涉及投资人约90万名,受害投资人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
2016年1月14日,备受关注的“e租宝”平台的21名涉案人员被北京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其中,“e租宝”平台实际控制人、钰诚集团董事会执行局主席丁宁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持有枪支罪及其他犯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