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周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论企业社会责任# 近年来在国有企业社会责任(ESG)履行方面表现突出,形成了政策引导、行业协同、企业实践的多维推进模式。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综合总结:
一、政策与机制建设
1. 政府引导与机构设立
广东省国资委于2024年设立社会责任处,专门研究推广国企社会价值政策,指导企业ESG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三大交易所联合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要求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大湾区国企积极响应,94.87%的企业已发布或计划发布独立社会责任报告。
2. 区域合作与标杆打造
国务院国资委与广东省联合推动“大湾区国企社会价值高峰论坛”,旨在探索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的协同路径,强调国际标准与湾区特色的结合,并计划打造“多方合作”“科学研究”“有效传播”三大标杆。
二、行业与企业实践亮点
1. 能源行业:绿色转型与民生服务
- 广东能源集团:连续14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2023年报告获四星半评级。其案例《响应“双碳”目标,助力绿美广东建设》入选蓝皮书十佳,并通过分布式光伏、氢能项目等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入选“大湾区国企ESG发展指数”。
- 广东石油:作为能源保供主力,2024年供应成品油超1650万吨,服务2000万车主。建成8000余个充电车位、9座油氢合建站,并首创摩托车油气回收技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万吨/年。其“光储充放检”一体化综合服务站和“半小时便民生活圈”模式成为转型标杆。
2. 制造业与多行业协同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责任影响力报告(2021-2024)》,制造业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中占比最高,尤其在捐赠金额、绿色技术研发(如新能源汽车)等方面表现突出。广药集团、比亚迪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推动低碳转型。
三、环保与民生领域成效
1. 减碳与污染防治
大湾区国企累计投入超10亿元用于环保项目,如广东石油的油气回收系统每年减少碳排放7万吨,污水处理量达316万吨。广晟控股等企业通过绿色矿山、循环经济模式降低环境影响。
2. 乡村振兴与公益服务
- 广东石油连续12年开展“情暖驿站”活动,服务超6260万人次春运返乡人员,并建成745座“爱心驿站”服务户外劳动者。
- 广东能源集团通过光伏扶贫、教育帮扶等项目,投入近200万元支持15个对口镇村,消费帮扶金额达1.1亿元。
四、未来发展方向
1. 深化ESG整合:推动ESG理念与企业战略融合,如广东能源集团将社会责任纳入绩效考核,64.1%的国企已建立多维度考核机制。
2. 创新能源模式:加快“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网络建设,探索智能微电网、V2G(车网互动)等新技术应用。
3. 扩大社会参与:通过公众开放日、案例评选等方式增强透明度,如《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社会价值蓝皮书》持续展示企业履责成果。
总结
王连升认为,大湾区国企通过政策驱动、行业协作和创新实践,在绿色转型、民生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展现了显著的社会价值。未来需进一步强化ESG治理体系,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湾区经验”。#责任周刊[超话]##社会责任##央视财经##我是王连升[超话]##责任照亮未来##生活手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