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癌细胞“喜欢”的十种食物,有人一天吃七八种!

0
分享至

早餐吃点咸菜+烫粥,午饭吃锅包肉、糖醋里脊、干煸豆角,下午茶再来一杯奶茶,晚上整点烧烤+啤酒……

看看自己一天的饮食清单,或许很多都是癌细胞“喜欢”的食物!


“一种水果”

腐坏发霉的水果

四川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冯燮林2023年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刊文表示,腐坏发霉的水果有这两种最常见的霉菌毒素:展青霉产生的展青霉素和赭曲霉毒素A。这两种毒素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致癌物,虽然致癌能力不算很强,但也是明确有害健康的——展青霉素会破坏肠道、损伤肾功能,赭曲霉毒素A则有肝肾毒性。

除了这两种,还有一些更厉害的“狠角色”。比如腐坏甘蔗中的节菱孢霉菌毒素,还有葡萄干、无花果干中的黄曲霉毒素,都属于强致癌物,还可能引发急性中毒。

而且由于水果大多含水量丰富,霉菌可能随着汁液在内部蔓延。所以,肉眼看不见发霉的部分,可能早已被霉菌占领了。

因此,即使腐烂一点的水果也不能吃,别为了省点钱赌上生病致癌的风险,不值得。

“两种蔬菜”

腌制菜、油腻菜

1. 腌制的菜

2023年发表在《英国医学委员会内科学》上一项涉及44万人的研究发现:常吃腌菜可能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数据显示:与不吃腌制蔬菜的人相比,常吃腌菜的人,食管癌死亡率增加45%。


2. 油腻的菜

炸茄盒、烧茄子、干锅菜花、拔丝红薯……这些菜都有个统一的特点——“油大”!油腻的菜,脂肪含量肯定高,而高脂肪饮食恰恰是导致大肠癌的高危因素。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教授2023年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刊文解释,这是因为很多致癌物质是脂溶性的,因此,从饮食中摄入的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质的危险性就越大。

此外,高脂肪饮食可增加肠道内胆汁酸的分泌,后者对肠道黏膜有潜在的刺激和损害。如果长期处在这种刺激和损害中,可能诱发肿瘤细胞的产生,导致大肠癌。

“三种饮品”

烫嘴饮品、含糖饮品、酒精饮品

于康教授指出,以下三种饮料都不建议常喝,会增加患癌风险。

1. 烫嘴饮品

65℃以上的热饮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2A类致癌物,已有动物实验也证实,65℃~70℃的热饮足以烫伤喉咙,可能导致食管癌。

我们的口腔和食管表面的黏膜对温度很敏感:一般来说,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超过65℃便能烫伤黏膜。

习惯热食的人,黏膜由于反复刺激而增生变厚,对温度不敏感,这样的人更应注意,一定要改掉吃烫食的习惯,否则长此以往,容易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


2. 含糖饮品

含糖饮料喝越多,患癌风险越大。2019年刊登在《英国医学杂志》上一项涉及10万多人的研究发现,每天饮用含糖饮料100毫升,总体患癌风险会增加18%,患乳腺癌的风险升高22%。

于康教授指出,每天喝一听含糖碳酸饮料,连续喝一年,可净增体重约18斤左右,肥胖本身就是致癌的基础。

除了含糖碳酸饮料外,含代糖饮料也不建议常饮用。用水果做的鲜榨果汁也不建议常喝,果汁也浓缩了水果里的糖分。其实喝白开水就很好,省钱又健康。

3. 酒精饮品

酒可以直接损伤肝细胞,造成转氨酶升高。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饮酒会增加肝癌的患癌风险,且致癌概率取决于饮酒的量和频率。

不论是啤酒,葡萄酒还是白酒,都会增加癌症的风险。

总之,饮酒量无论多少,都会危害健康。所谓的“适量饮酒”只是对于过度饮酒行为的劝诫,而最好的行为就是“零饮酒”。

“4种肉类”

加工肉、烤肉、过量红肉和咸鱼

1. 加工肉类

加工肉是个大家族,常见的有火腿、培根、熏肉、肉罐头等。由于味道不错、吃起来方便,比较受年轻人喜欢。但是,这种看似美味的肉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北京博爱医院副主任营养师史文丽2024年在CCTV生活圈刊文指出,相较于新鲜肉类,加工肉为了延长其保质期,一般会在制作时添加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胃里后,会与胃中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致癌物亚硝胺,增加患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而且,加工肉制品中钠的含量都会比较高,而高盐饮食对胃黏膜有一定伤害,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2. 过量红肉

红肉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出红色的肉,例如猪肉、牛肉、羊肉等,含很高的饱和脂肪。相对应的是白肉,脂肪含量较低,比如鸡鸭鹅肉,鱼虾贝蟹等。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将红肉归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嗜食红肉增加大肠癌等的风险。但这并不是说不要吃红肉,红肉富含矿物质尤其是铁元素。红肉可以吃,但要适当控制量,不要过量吃。

3. 烧烤肉类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注册营养师薛庆鑫2023年在科普中国刊文指出,烧烤属于高温烹调,温度最高可达370℃,在这样的高温下肉类会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二者都属于致癌物,致癌物含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通过饮食摄入多环芳烃的途径中,煎炸和烧烤食物就占到了绝大多数。


4. 中式咸鱼

中式咸鱼可是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且单独列出来的一类致癌物,也就是说致癌的研究证据充分明确。咸鱼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能与腌制品中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反应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

(健康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18岁女生和父亲西藏自驾游,母亲发现纸篓脏东西,崩溃了

湖南18岁女生和父亲西藏自驾游,母亲发现纸篓脏东西,崩溃了

纸鸢奇谭
2024-10-02 19:27:38
最亲民?赖清德视察时惊现马屁布条,国民党狠酸“史上最自恋”

最亲民?赖清德视察时惊现马屁布条,国民党狠酸“史上最自恋”

海峡导报社
2025-09-16 15:36:06
官方释疑!青海秦刻石认定的五个关键问题

官方释疑!青海秦刻石认定的五个关键问题

大象新闻
2025-09-15 15:27:05
历史上有五个毒计,听后让人头皮发麻,最后一个堪称不世出的毒计

历史上有五个毒计,听后让人头皮发麻,最后一个堪称不世出的毒计

冰语历史
2025-08-28 16:21:26
你因什么报过警,网友说那必须得看警察大哥的朋友圈 简直笑死。

你因什么报过警,网友说那必须得看警察大哥的朋友圈 简直笑死。

侃神评故事
2025-08-24 18:25:02
拉米:我很喜欢C罗但C罗比不过梅西!我选梅西不是黑C罗!

拉米:我很喜欢C罗但C罗比不过梅西!我选梅西不是黑C罗!

氧气是个地铁
2025-09-16 16:00:09
曝全新蔚来ES8五天试驾超8万次!“内饰磨损超频”

曝全新蔚来ES8五天试驾超8万次!“内饰磨损超频”

手机中国
2025-09-16 10:03:07
A股:为什么庄家敢打压股价,却不怕别人抢廉价筹码?看完涨知识了

A股:为什么庄家敢打压股价,却不怕别人抢廉价筹码?看完涨知识了

股经纵横谈
2025-09-16 20:07:55
一市民捡到2267.83克巨型金条!最新消息

一市民捡到2267.83克巨型金条!最新消息

浙江之声
2025-09-16 11:29:49
中甲助攻榜:辽宁铁人中场邦本宜裕16次居首

中甲助攻榜:辽宁铁人中场邦本宜裕16次居首

直播吧
2025-09-16 18:56:05
辛芷蕾终遭反噬:面对梁婷的5000字檄文,她真认怂假偿还

辛芷蕾终遭反噬:面对梁婷的5000字檄文,她真认怂假偿还

光影新天地
2025-09-15 21:20:10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815号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815号

新华社
2025-09-15 17:03:24
葛优最爱的硬派路虎,陪伴他至少13年,车牌更是九五至尊

葛优最爱的硬派路虎,陪伴他至少13年,车牌更是九五至尊

李子橱
2025-09-16 16:47:43
金正恩能力有多强?创造5个政界纪录,有望成为世界级伟大人物

金正恩能力有多强?创造5个政界纪录,有望成为世界级伟大人物

寻途
2025-09-16 15:58:16
没错!证监会的难辞其咎!9月16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正式袭来

没错!证监会的难辞其咎!9月16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正式袭来

搬砖知天下事
2025-09-16 08:59:00
活在小县城的悲哀

活在小县城的悲哀

起喜电影
2025-09-11 11:04:13
1996年,姚文元刑满释放的当天,小心翼翼地问狱警:我能出去了吗

1996年,姚文元刑满释放的当天,小心翼翼地问狱警:我能出去了吗

z千年历史老号
2025-06-17 14:05:17
为什么中国社保会走到今天?看中国社保的矛盾与制度

为什么中国社保会走到今天?看中国社保的矛盾与制度

老丁是个生意人
2025-08-20 00:17:31
完美继承爸妈优秀基因,张智霖儿子罕见露面,年仅18岁帅出新高度

完美继承爸妈优秀基因,张智霖儿子罕见露面,年仅18岁帅出新高度

娱乐圈十三太保
2025-09-15 20:40:04
15号秀换11万美元,老鹰间接助攻火箭捡漏,斯通忍痛割爱

15号秀换11万美元,老鹰间接助攻火箭捡漏,斯通忍痛割爱

老皢尾声体育解说
2025-09-16 11:49:51
2025-09-16 21:39:00
齐鲁壹点 incentive-icons
齐鲁壹点
找记者,上壹点!
570098文章数 822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网友称上亿违建豪宅拆除后遗留大片建筑垃圾 当地回应

头条要闻

网友称上亿违建豪宅拆除后遗留大片建筑垃圾 当地回应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理想i6定档9月26日发布,定位纯电五座SUV

汽车要闻

650km续航 广汽埃安AION RT焕新款9月22日上市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旅游
教育
时尚

手机要闻

真我 15 深度体验:续航超预期,但这一点让人意难平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宝藏校长”杨振德:让全校学生近视率3年下降12%,肥胖率下降9% | 致敬,体育教师

50岁阿姨也能穿得亮眼高级,这些搭配的技巧请收好,特别实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