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世博会开幕首日:花式崩盘,现实版“灾难大片”上演了!
2025年4月13日清晨,大阪湾畔人工岛“梦洲”热闹非凡。阔别半个世纪,大阪再次迎来了备受瞩目的世界级盛典——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
开幕前夕,日本大阪府警方证实,一名中国籍男子于4月11日在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场人工岛“梦洲”的中国馆附近操控无人机,遭到警方现场盘查。
据《共同社》报道,警方表示,当天下午发现一架小型无人机在中国馆附近飞行,经调查确认,该无人机由一名与世博会相关的中国籍人士操控。根据大阪府条例,为防范恐怖袭击,今年1月19日至10月13日期间,“梦洲”及周边约1公里范围内原则禁止无人机飞行。目前警方尚未确认该名男子是否拥有飞行许可。
就在警方紧张排查无人机事件的同时,日本天皇德仁与皇后雅子,以及秋篠宫夫妇于4月11日下午提前到达世博会场,视察了象征性的“大屋顶环形回廊”及日本馆等展馆。
然而,这只是风暴前的序幕。
谁也没想到,这场斥资数千亿日元、被誉为展示“未来世界”的盛会,刚开场就沦为了“史诗级混乱现场”。
开幕当天,14万人潮水般涌入梦洲岛。凌晨起,有人冒着夜寒排队,只为抢到“入场第一人”的荣耀。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入场排队的长龙,竟从岛上的主入口一路蜿蜒,持续数小时,看不到尽头。
好不容易熬过了排队的漫长等待,却发现这还只是噩梦的开端。本次世博会打着“不排队的数字万博”旗号,全面采用电子二维码入场,但没想到现场网络大面积瘫痪,App瞬间崩溃,二维码怎么都刷不出来。有游客吐槽:“提前3个月预约好了,却因为App卡死进不了门,真是欲哭无泪。”
更夸张的是,现场工作人员不得不逐一手动核验二维码,整个入场过程节奏慢得像“人工查户口”。无奈之下,不少游客祭出“传统智慧”,纷纷掏出提前准备好的纸质二维码,“数字万博”秒变“纸质万博”。
不仅是入场混乱,本次世博会全面推行无现金支付,但现实却让不少人措手不及。一位年迈的日本老太太手握100日元硬币,却买不到一瓶水,只能茫然地在自动贩卖机前干瞪眼。
到了中午,天气也来凑热闹,狂风暴雨突袭,原本引以为傲的“大屋顶”成了漏水现场,游客挤在环形屋檐下瑟瑟发抖。原计划当天上演的“蓝色冲击波”空中飞行秀和最受期待的“空中飞车”表演,均因恶劣天气临时取消。一个10岁的小朋友失望地叹息:“我最想看的飞车,没了!”大人们更是心累,毕竟现场的厕所也“阵亡”了不少,甚至还有一座花费2亿日元打造的豪华厕所,竟然开幕首日就堵了。
餐饮同样灾难级别,一碗售价3850日元的“神户牛荞麦面”,居然排起了两百多人的长龙。一位游客哭笑不得地说:“等吃上的时候,恐怕都要吃宵夜了!”
混乱还不止这些,由于暴雨突袭,便利店门口一把伞难求,排队的队伍再度延长;停车场车辆堵塞严重,警方不停地喊话疏导,但似乎毫无效果。到了下午,大批游客决定提前离场,又造成新一轮拥堵。从展馆走到地铁梦洲站,短短几百米竟然需要花上整整两个小时。
此外,一些国家馆甚至开幕当天还在施工。印度馆前一片凌乱的电线,“通宵加班”成了一场笑话。波兰、科威特、土库曼斯坦馆甚至直接闭馆谢客,游客望馆兴叹。
不过,在一片混乱中也有亮点。比如准时开幕的中国馆,巨大的书法卷轴外观惊艳全场,馆内展出了人类首次带回的月球背面土壤样本、以及令人震撼的二十四节气巨幕展览,成为本届世博会少有的“硬核科技馆”。大阪府知事也特意表示,希望以中国馆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友谊。
这场混乱的开幕式,暴露出日本大型活动组织上的致命缺陷。看似每个细节都精雕细琢,却在巨大人流的考验下不堪一击。
或许,184天的世博会能否扭转局势还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开幕首日的“灾难大片”,将成为大家记忆中难以磨灭的经典场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