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后,
我立马干了这件事情
文/杨之藏
清明祭扫过程中,老一辈逐渐体力不支,新一辈又容易迷路。在老一辈带认墓地的过程中,逐渐萌生了一个想法,想要把墓地的分布情况画成图标识出来。
清明后,回家就根据记忆,将有关亲戚的坟墓所在地与主要地形图画成了草稿。将它做成电子图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挑战。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用这种方式来化解生活中的这类难题,于是在网上摸索了好一阵子,最后在可画网页端,摸索着,制作出了一张简易图,并且加上了重要的场地特征,做了相关的文字标注。
将图片发到家族群后,后来又经堂哥结合地图,做了另一版本的示意图,更加清晰明白。
我在想,地图上能不能提供家族墓地的自主标注呢?这样,我们就可以定位导航,跟着导航来进行扫墓了。又探索了好一阵子,很可惜,目前地图上还没有提供这种功能,但是提供了店铺等新增地点的功能。要是地图开启这项功能,就有可能开启一个全新的市场。
另外,如果有人不嫌麻烦,将整个村里的墓地全部跑一遍,绘制出整张村里的墓地分布图,标记出每一个墓碑上的碑文信息,那将极大地利益他人,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在网上搜索,才发现别的地方已经开始购买太阳能GPS定位器,放在祖先墓地上来实行定位扫墓。还有的采用户外徒步软件“两步路户外运动”APP,离线记录运动轨迹,然后标记墓地和名称,就可以一劳永逸,将这个路线分享给其他亲友祭扫了。
在科技的加持下,扫墓也可以成为一项综合性的文化实践活动。
(本文图片由杨之藏拍摄)
互动游戏
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总以为记住 的东西是不会忘记的,但实际上,时间是一个极其谨慎的小偷,偷窃你的记忆时无影无踪,等到你回忆时,发现曾经那么印象深刻的事情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小偷已经远去,而你只能顿足长叹。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与其相信头脑的记忆,不如用笔墨把它记录下来。
相关专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