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方红基金的总经理张锋因其管理的多只基金亏损严重而辞职,标志着这家曾经颇具声誉的资产管理公司进入了一个备受质疑的阶段。
作为这家规模超过1600亿的资管公司的总经理,张锋在任职期间的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所管理的多只基金不仅未能带来预期收益,反而遭遇了巨额亏损。
而作为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杨斌曾在上海证监局机构一处副处长、期货监管处处长等职位上工作多年,理应深知如何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然而,在东方红基金缩水千亿后,他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责任感来应对这一危机,反而让投资者持续亏损,感到失望和愤怒。
证监会主席吴清多次强调,保护中小投资者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在杨斌的领导下,有基民质疑,东方红基金近三四年忙于内部斗争,管理层完全不在意基民利益,表达了他们对东方红基金管理层的极度不满。
杨斌丰富的监管经验本应成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强大盾牌,但现实却是,他似乎忽视了这一点。在面对如此严重的投资者损失时,他并未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挽回局面或至少减轻投资者的损失。相反,他的行为让投资者质疑:你就是这样保护投资者的?
在监管与管理双重责任的背景下,东方红基金的管理层是否真正履行了其应尽的责任,值得每一位基民深思。
东方红基金规模缩水千亿,张锋辞职背后的亏损危机
和之前管理规模近2700亿相比,东方红基金缩水超过1000亿。
作为东方红基金的总经理,张锋管理的多只基金在其任期内表现不佳,亏损的程度令投资者失望。
尤其是在市场上波动频繁、投资环境复杂的背景下,基金经理的能力与决策尤为关键。然而,张锋的投资策略与市场判断似乎完全未能与实际市场环境相适应,导致投资者的资金遭遇严重缩水。
首先,张锋管理的东方红产业升级混合基金,即便其规模达到29.32亿元,但在其任职的307天内(2024年6月1日至2025年4月4日),该基金的任职回报竟然为-3.70%。
更令人担忧的是,张锋管理的其他基金表现同样堪忧。例如,东方红睿玺三年持有混合C基金,其规模虽然相对较小,只有0.18亿元,但在同样的307天内,该基金的回报更是低至-4.57%。
这样的业绩表现无疑让人质疑张锋的投资策略是否适合当前市场环境,尤其是他对于资金的运作与风险管理的能力是否具备足够的深度与广度。
作为一只规模更大的基金,东方红睿玺三年持有混合A虽然有68.28亿元的管理规模,但其任职回报却依旧达到了-4.17%。这种表现显然远未达到基民对于基金回报的期望,更加深了人们对张锋基金管理能力的质疑。
特别是张锋管理时间较长的东方红启恒三年持有混合B基金,该基金自2021年4月21日至2025年4月4日的长达3年又349天的时间内,依然未能避免惨重亏损,任职回报达到-30.76%。这种亏损水平显然无法接受。
其中,东方红启程三年持有混合A基金在张锋的管理下也未能避免亏损,回报更是低至-33.97%。这一显著的负回报率,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要知道,这款基金管理的时间虽然相对较短,但仍然暴露了基金经理在资产配置、风险管控等方面的极大漏洞。
事实上,这些基金的惨淡业绩在广大基民中引发了强烈的不满。
有投资者公开表示:“这么烂的基金,张锋经理应该考虑引咎辞职了。”
更有投资者不禁怀疑:“这基金是不是个‘老鼠仓’?同期投资的其他基金几乎都在盈利,唯独这只基金亏了30%,怎么有脸继续收管理费,甚至还被评为‘金牛经理’?”
如此的质疑与愤怒反映了投资者对张锋管理能力的极度不信任,也凸显了投资者在面对亏损时的失望与愤懑。
董事长杨斌上海证监局机构一处副处长下海,监管背景却枉顾基民利益引人深思
与张锋的离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方红基金的董事长杨斌,其深厚的监管背景与在资本市场的丰富经验,使他本应更好地保护基民利益。
然而,作为一位曾在上海证监局担任重要职务的监管专家,杨斌显然未能履行好对基民的基本责任。
相反,东方红基金的亏损和管理层的不作为,似乎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事实:监管与管理之间的鸿沟,已经导致了东方红基金与投资者利益的背离。
杨斌的职业生涯中,曾担任上海证监局机构一处副处长、期货监管处处长等职务,负责过多项金融市场的监督工作。
凭借其深厚的监管背景,杨斌理应具备对基金公司及其基金管理运营的深刻理解与敏锐判断。然而,在他担任东方红基金董事长期间,基民们却频繁反映公司管理层对基金表现的漠视,甚至质疑公司对投资者利益的忽视。
在杨斌的领导下,东方红基金的治理结构与战略方向似乎发生了严重偏差,基金管理层未能真正做到从基民角度出发,考虑如何最大化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基民的信任与期望被一次次打破,而公司高层却依旧置若罔闻,未能及时反思与调整。
此外,杨斌所代表的东方红基金,背负着社会公众对金融监管的期待。作为一名曾在上海证监局负责金融市场监管的高官,他应该深知基金管理的透明度和市场规范性对于投资者的重要性。
然而,面对基金业绩的持续亏损,东方红基金的管理层似乎对投资者的损失视若无睹,未曾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与调整,甚至在张锋的业绩出现严重问题时,也未见到有效的内部问责机制。
监管缺失与投资者权益的“被忽视”:东方红基金的未来何去何从?
在市场和监管双重压力下,东方红基金的未来变得愈加扑朔迷离。投资者的不满情绪已经达到顶点,越来越多的基民开始质疑公司是否还能真正履行其作为基金管理人的责任。
杨斌的监管经历本应成为其处理基金运营与投资者利益的优势,但现实却是管理层的决策与行动远未达到市场的期望。面对如此多的质疑与困境,东方红基金是否能够从中反思并进行彻底改革,重拾基民信任,依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问题的根源或许并非单纯的基金经理失误,而是管理层的整体管理能力与投资者利益保护意识的缺失。未来,基民们能否从这场金融危机中获得应有的补偿,或许还需监管层进一步介入与治理。
东方红基金的管理层未能为基民创造预期回报,而张锋的辞职是否能为基金的未来带来希望,仍然不得而知。而杨斌作为曾经的监管专家,却未能履行好对投资者的保护职责,这无疑是东方红基金面临的更深层次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