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盟新规核心内容:向"全触屏"汽车开炮!
2024年7月,欧盟通过《汽车人机交互安全条例》,明确规定:
✅强制要求:
驾驶相关核心功能(空调、除雾、音量等)必须保留物理按键
单次触屏操作步骤不得超过2步(目前特斯拉调空调需3步以上)
禁止将危险警示灯等安全功能集成到触屏二级菜单
❌违规后果:
2026年起不符合规定的车型禁止在欧盟销售
已售车型需通过OTA更新或硬件改装合规
(注:该法规同样适用于进口车辆,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全部在监管范围内)
二、为什么欧盟要对触屏"下狠手"?1. 血淋淋的数据:触屏=隐形杀手
瑞典公路管理局研究:
触屏操作平均耗时4秒(物理按键仅1秒)
车速60km/h时,4秒盲操=车辆盲开67米!
德国ADAC实测:
特斯拉Model 3调空调分散注意力时间比宝马3系物理按键长230%
案例1:某品牌开启座椅加热需进入:
车辆设置→舒适功能→座椅→加热→温度调节
(共5步!)案例2:极端情况下触屏死机,导致无法关闭危险警示灯
老年驾驶员对触屏接受度普遍低于40%
戴手套(冬季/职业需求)时触屏失灵率高达75%

现款Model 3/Y方向盘连换挡按键都没有(全靠触屏)
紧急开发"应急物理按键套件"(选装价299欧元)
大众宣布2025款高尔夫将恢复中控实体旋钮
丰田高管公开嘲讽:"我们从来不相信触屏万能论"
比亚迪部分车型已采用"触屏+快捷键"混合方案
理想汽车申请"悬浮式物理按键"专利(可自定义功能)
对比维度
物理按键
触屏
操作效率
★★☆☆☆
安全性
★★☆☆☆
成本
★★★☆☆
科技感
★★☆☆☆
维修便利性
★☆☆☆☆
行业共识:
L3级以下自动驾驶必须保留物理按键(法规强制)
语音控制+触觉反馈按键可能是终极解决方案(如iPhone的Home键设计)
进口车配置调整:欧规特斯拉或减配全触屏
国产车出口门槛:想要进军欧洲必须改设计
二手车贬值:全触屏车型残值率可能下跌
(小道消息:中国工信部已在研究类似法规)
深度思考:
当车企为了"科技感"疯狂堆砌触屏时,是否还记得汽车的本质是安全交通工具?欧盟这记重拳,或许能打醒整个行业的"触屏狂热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