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秦淮区光华路街道的银龙花园社区和南京市秦淮区红花街道九龙新寓社区分别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清明节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教育紧密结合,让孩子们在欢乐与实践中寄托对先人的哀思,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图为“纸鸢绘春色清明传情思”银龙花园社区活动现场
在银龙花园社区,“纸鸢绘春色清明传情思”活动在南京市秦淮区石杨路55号小区幼儿园内温馨上演。活动现场,老师用生动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述清明节的由来,从介子推的故事到清明扫墓、踏青的习俗,孩子们听得入神,眼神中满是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敬畏。
手绘纸鸢环节,孩子们仿佛化身为小小的艺术家。他们拿起画笔,蘸取颜料,在洁白的纸鸢上尽情挥洒创意。有的孩子画了一家人在墓前献花,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有的孩子画了飞翔的天使,寄托美好的祝愿。一位小朋友认真地说:“我要把这个纸鸢放得很高很高,让天上的姥姥姥爷看到我想他们。”稚嫩的话语,饱含着对先人的深深眷恋。
当纸鸢在操场上空高高飞起,孩子们欢呼雀跃。那一只只承载着思念与祝福的纸鸢,将孩子们的心意传递给大家。银龙花园社区书记戴刚感慨地说:“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寄托哀思,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看到孩子们这么用心,我们相信传统文化一定会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绘节蛋·祈安康“九龙新寓社区活动现场
而在九龙新寓社区,“绘节蛋祈安康”活动同样精彩纷呈。社区三楼会议室里,摆放着新鲜鸡蛋、食用色素、颜料等材料。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小心翼翼地拿起画笔,在鸡蛋上绘制出各种图案。有的画了一朵盛开的菊花,寓意着对先人的缅怀;有的画了一颗爱心,表达着对家人的爱和对先人的思念。
一位小朋友一边画一边对妈妈说:“我要把这个彩蛋送给爷爷,虽然他不在了,但我相信他能收到我的心意。”孩子的妈妈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用艺术的方式寄托哀思,还增进了与家人的情感交流。
九龙新寓社区书记常伟表示:“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希望。我们通过‘绘节蛋祈安康’活动,引导孩子们用创意和爱心表达对先人的追思,让他们在活动中懂得感恩和珍惜。看到孩子们如此用心地制作彩蛋,我们坚信传统文化会在他们这一代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这两个社区的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寄托哀思、传承文化的平台。孩子们用纯真的心灵、稚嫩的双手,诠释着对清明节的理解和对先人的思念。他们在活动中不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承者。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然而,银龙花园社区和九龙新寓社区的这些活动,让我们看到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担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传统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相信在未来,这些带着思念与祝福的青少年,将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记者刘婉如
受访者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