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中原开始于夏,在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就开始有漂亮的酒爵了。
以下器物,就是典型的商周时期青铜器。
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按一定比例熔铸。
牛河梁也炼铜了,红铜。积石冢上1500口坩锅,老大规模了。不过一般不介绍,这东西对应神话传说女娲炼石补天,这要做实了,那东北这地位,咔咔的。
青铜器由于里头有铅,而铅被人体吸收,就会中毒。商周人拿它装酒,也是在慢性中毒。
当然,当时的科技水平,只能到那儿。
精致不精致?
1973年辽宁喀左县北洞村一号窖藏出土一批孤竹国青铜器。
这小牛头。我看是牛。当然,也可能是什么别的兽。
名牌上那一件,存在辽宁省博物馆。
朝阳好多东西都在省博。一般吧,有的博物馆,当地出土的重要文物,拿走了的,会做一个仿品,至少有一个图片,告诉你这件现在在哪里。
朝阳博物馆缺这个。就没有这个意识。要有一个关联介绍,一个是会起到一个推荐游客去省博观展的意思,另一个,就是说明咱家还有好东西呢,不过东西太好,上级馆拿走了。
孤竹两兄弟,那太有名了。饿死于首阳山的,古代文士之光,要我看有点迂腐。过于迂腐。当然也有可能是后世编造的,说不好当时就被周砍了。就像武王,把纣王的尸体还拿黄钺砍一遍呢。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在周灭商后“义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先跑到周去生活,周得了天下,又不吃周家东西,这脑回路,我是做不到。
咱这馆需要啥呢,真有铭文的地方,得放大出来,或者指示出来,再或者做个图搁边上。
就像这样。别问我是啥字,谁认得谁告诉我。一年前还买个甲骨文字典,一年后仍然大字不识一箩筐。
从考古学材料分析,夏家店上层文化并不是从夏家店下层文化发展而成的。 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为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之青铜文化,在特征上,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陶器技巧已经明显纯熟,戈、矛、短剑、 镞、饰牌青铜器常常于墓葬品中发现,因此被视为青铜时代的晚期。
小青蛙。镶嵌的是绿松石。绿松石的应用,以二里头夏都最为辉煌。最著名的是龙旗将将,和玲央央的那个绿松石龙。
这好像是刀柄。
鲜明的草原特色。
这刀真漂亮。我要生活在那个年代,高低得天天挂腰里头一个。
那蛇衔蛙那个,好像也在省博。
这就汉时期了。西汉初年,刘邦在白登山被冒顿单于围困七日七夜。这个时期,在北方,匈奴已经击败东胡,东胡远走黑龙江,后来演变成秽貊和鲜卑,鲜卑又南下建立三燕、北魏,三燕展,看我这个合集目录。也可以直接点这个蓝字链接。
这瓦当好像是万年子孙。
小钱钱。
不好意思,时间线有点混乱,这是战国的。
战国在汉前边啊,前边。战国、秦始皇统一、汉,这个时间线。当然,大多数人不用我多此一言。
战国时期,属于周末期。朝阳这儿属于燕管辖。燕是周封召公的地儿,封在北京那一带。蓟城。召公也是武王的弟弟,周公召公,俩人辅政么,召公也挺厉害的。由于辅政,自己没到封地,他儿子就的国。
大将秦开,秦舞阳他爷,北击东胡,拓地千里。沈阳还有一秦开像,建城始祖那地位。
一个王朝,早期都是生机勃勃,开疆拓土的。老马识途,就是那时代产生的成语。
燕王姬职,著名的燕昭王。
战国时燕国第39任国君(公元前311年 - 公元前279年)。燕王哙庶子。
他爹燕王哙不着调,禅位于相国子之,引发燕国内乱。子之三年(公元前314年),齐国攻破燕国,燕王哙和子之被杀。姬职那时候在赵国,被赵武灵王派人送归。即位后,卑身厚币招纳贤士,师事郭隗,士人争相趋燕。外用苏秦,内用乐毅,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国家殷富,士卒效命。
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遣乐毅率军联合三晋及秦楚之师攻齐,大破齐军,占领齐城邑七十余座,齐湣王败死。燕国进入鼎盛时期。
黄金台,就是职的典故,古诗词里老用。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也是登幽州台歌么。
让我想起了三兔共耳。它仨是狗呢,还是羊呢?
“安阳”之地名,在战国的魏、韩、赵、燕、齐等,几乎各国都有。在当时,山之南、水之北都可以称之谓“阳”;“安”则是吉祥语,有平安、安定、安宁之意,所以新攻占或者新收复一座城邑经常称之谓“安阳”,或者把它更名为“安阳”。
这是平首尖足布。 多为耸肩、尖足、方裆,由尖足空首布蜕变痕迹明显。平肩者极少。
根据出土资料、文献资料研究,平首布盛行于战国中、晚期,流通于周王畿与韩、赵、魏、燕等国。布面都有文字,系地名或地名加其他文字,背无文或有数字,然其用意尚不能明。秦统一后,为秦半两所代替,布币退出历史舞台。
燕,燕赵之燕,三燕之燕。遥想当年,纵横捭阖,真是一个变乱的年代。当然变乱年代,英雄有用武之地,但是,百姓苦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