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青”春与书,万“马”奔途,为充分发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广大青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书籍中淬炼思想之魂,深扎信念之根,校团委开展“青春年少好读书”系列活动,设置“青思悦读”专栏,让阅读的春风吹进满井之中,坚定文化自信的信念,以更加磅礴的精神力量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
本期悦读人 陈思诚
陈思诚,北京科技大学未来城市学院21级本科生,北京科技大学青马工程求实计划学员。曾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的75篇重要文献,其中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论述为教育扶贫提供了根本遵循。暑期社会实践在湖南张家界支教期间,我亲身感受到“扶贫必扶智”的深刻内涵,体会到教育公平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关键作用。
理论创新为教育扶贫铸就精神灯塔。《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方法论,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与中国传统“有教无类”思想相融合,构建起新时代教育公平理论体系。强调“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这与新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的核心要义一脉相承。在龙潭河中学,通过建设“云课堂”打破地域壁垒,运用“区块链+教育”技术实现优质课程共享,使曾经濒临撤并的教学点焕发新生机。我带领学生开展的“数字经济启蒙课”,正是将书中“以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论述转化为编程实操,让山里娃亲身感受智能时代的脉动。七年级的吴淑彤同学最初对数学课提不起兴趣,但在亲手完成“启蒙课”后,从此她对数学课时格外认真。这印证了新发展理念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要求——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正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实践指导是新时代青年成长的行动指南。书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六个下功夫”的育人要求。支教期间,我创新设计“三维育人”模式:在科学课堂嵌入“河水生态监测”项目,引导学生用pH试纸检测水质,制作《守护母亲河》调研报告;组建“红领巾宣讲团”,把《半条被子》等红色故事改编成科学课案例。这种跨学科融合实践,使新发展理念的“协调”要求具象化为教育场景,践行“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的要求。
青年的使命是在学思践悟中勇担重任。阅读过程中,我深受书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染。“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国家将教育公平与脱贫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脱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这激励着我作为青马学员,要时刻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将个人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回顾支教班六年级学生李鑫,因科学课启发,不仅学科成绩突飞猛进,还在中考中考入当地重点中学。这让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十二年资助贫困学生林冬梅的故事,体会到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基层工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能力。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权威教材,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宝贵财富。它让我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中国发展的行动纲领,更是引领青年前行的思想灯塔。作为青马工程的一员,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持续深化理论武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近期专题 欢迎投稿
出品 | 北科小博士新媒体工作室
来源 | 陈思诚
责编 | 轰隆
校核 | 牛仔熊
值班编委 | 小丸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