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关情况。中央财办、中央农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耕地数量开始逐步有所增加,但是耕地质量总体上还不高,耕地占用和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重点作出部署。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韩文秀:
一是严守耕地数量。
针对当前占用耕地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只占不补、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等,中央一号文件对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进行了强调,重点是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管理,将各类耕地占用纳入占补平衡统一管理,确保省域内年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二是提升耕地质量。
重点是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关键是确保农田建设高质量和利用可持续。在建设内容上要进一步优化,把资金投向、建设重点聚焦到田内,统筹好排灌设施、田间沟渠建设,真正做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三是管住耕地用途。
一方面,对于“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非农化”问题,要抓好持续整治、露头就打,坚决遏制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对耕地“非粮化”,重点是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监测体系,制定基本农作物目录,明确耕地允许种什么的正面清单,保障耕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
(总台央视记者 陈博 李洁)
“大棚房”,就是以设施农业或农业园区为名,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用于建设非农设施,或从事非农经营的行为。
“大棚房”包括三类:
第一类问题 。在各类农业园区内占用耕地或直接在耕地上以设施农业为名占用耕地违法违规建设非农业设施,擅自改变设施农业用地性质和备案用途,用于非农业经营。主要包括:“私家庄园”、别墅、度假酒店、经营性住宅以及餐饮、住宿、娱乐、会议等设施。
第二类问题。 在农业大棚内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进行非农业建设,主要包括:住宅、餐饮、娱乐、会议、交易市场、仓储等非农业设施。
第三类问题。 农业大棚看护房建设面积严重超标准,以及违法违规改变性质和用途进行住宅类经营性开发和建设餐饮设施等。主要包括:以农业大棚为名进行非农业经营性开发的,农业大棚看护房超过两层(含两层)的,农业大棚看护房占地面积超过整改标准的。
目前重点是严查用于居住、餐饮、娱乐等商业经营,用于文创、旅游、研学等非农业生产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