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顶端新闻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春寒料峭的清晨,我又一次被妈妈拽上开往王屋山的大巴。车窗蒙着薄雾,我缩在最后一排数书包挂坠的流苏。
山道蜿蜒如皱缩的血管,前夜的雨在石阶上凝成暗青色苔花。爬到半山腰,我故意把登山杖敲得山响:"为啥每年都要来王屋山?又不是愚公!"
妈妈不答话,只是弯腰捡起我踩断的松针,叶脉间的晨露正顺着她掌纹滚落。山风掠过她鬓角时,我忽然发现那缕白发比山腰的雾更刺眼。
真正读懂这座山是在初三的深秋。那天月考卷上的函数图像张牙舞爪,我缩在教室角落啃笔头,草稿纸上的墨团像困在网中的飞蛾。后窗忽然飘来桂香,恍惚间竟与王屋山金秋的松涛重叠。我闭上眼,看见自己正站在"天门梯"前——那道嵌在绝壁上的石阶,每一级都像被巨斧劈出的伤口。
"把脚踩实再抬头。"那年妈妈攥住我发抖的手腕。我的运动鞋在湿滑的青苔上打转,山风卷起她的声音,在嶙峋怪石间撞成碎片。此刻我忽然握紧笔,试着把数学题拆成一级级石阶:先求导函数,再找临界点,最后画数轴。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竟与登山杖叩击石板的脆响渐渐合拍。
期中考试前夜,我又梦见那座山。月光漫过书桌时,我在错题本上画满等高线,函数图像化作盘山道,坐标系里游走的坐标点,分明是去年秋天追着松果跑的松鼠。晨光破晓前解出最后一道压轴题,恍惚听见山巅道观的钟声穿透云层。
出成绩那天,我挤过人群仰望成绩单,自己的名字像初春的竹笋破土而出。教学楼走廊的玻璃窗映出我的影子,忽然与王屋山顶的云海重叠——原来这些年妈妈带我攀爬的,从来不只是那座花岗岩堆砌的山。她把答案种在山上,只等我用十四年的光阴,长成能读懂群山语言的模样。山风穿过敞开的窗,带来远方松涛的私语。我轻轻摩挲着挂坠上的流苏,终于懂得:那些年一步一叩首的攀登,都是在锻造另一个自己——像岩缝里的松,在疼痛中把年轮刻进云端。
(辅导老师:柴彤彤)
作者简介:陈羽晗,延庆外国语学校902班学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