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就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丁克家庭”已超过60万。
这几年,估计这个数据只多不少。
有句话说:"一时丁克一时爽,一直丁克一直爽"。
自从我拥有孩子后,我当然不支持这种观点,但对身边的丁克一族,我依然很尊重,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
但是最近,一位丁克熟人的结局令我唏嘘不已。
01
她是一位中学教师,也是我同事的姐姐,是60末生人。这些年,因为经常来办公室找同事,她家的情况我比较了解。
丁克20多年后,她越来越后悔。特别是当她退休又患病,身体和精神更是一落千丈,患上了抑郁症。而本来以为白头到老、相依为命的丈夫却成为形同陌路的关系。
当年,她结婚后几年没有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是她正常,丈夫是弱精症,可以治疗试试,也可以直接试管婴儿。但是,上世纪90年代,做试管婴儿的并不多,她不太敢尝试,丈夫也不积极治疗,生孩子的事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拖了下去。
两个人的生活很逍遥,跟同龄人相比,她不用带娃、接送娃,生活也不拮据,想买衣服就买衣服、想旅游就旅游,活得潇洒自在。
曾经有段时间,姐姐在亲戚朋友和同事的劝说下,动过抱养一个孩子的念头,但是丈夫不同意:“坚决不给别人养孩子!”她听从了
但是,到了40多岁,她开始后悔:后悔没让丈夫去大医院规范治疗、后悔没早点抱养孩子。巨大的空虚感常常淹没了她。跟丈夫聊,但丈夫根本体会不到她的心情。
他当然理解不了,因为他根本就是的个不负责任的人,因为不用养孩子,他就没有经济负担、没有精神压力,他可以不必好好工作,动不动就辞职,大手大脚花钱,反正老婆有体制内的工作给他兜底。
所以,到了50多岁,他们不仅没有孩子,也没有多少积蓄。
这时,悲剧来了:姐姐的丈夫50岁出头时,突然查出脑瘤,去北京做了手术。钱倒不是问题,他曾经在保险公司做过一段时间业务员,保险赔付足够覆盖。只是,生病后的他更矫情了,事事需要老婆伺候。
那一年,姐姐既要上班,还要照顾他,每天都累瘫的节奏。
本来以为丈夫病好了,她退休后可以好好享受一下。
没想到,退休不到一年,她又检查出来乳腺CA,手术加几次化疗直接将她击垮了!
现在的她,活得绝望而又无奈:年迈的父母她不能尽孝,相依为命的丈夫竟然嫌弃起自己,而自己没有任何依靠,住院需要一个人去办手续......
她的状态,令我等旁人听来不禁唏嘘。
她的绝望,除了生病,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到了生命的末尾,出于人的本能,她特别渴望新生命的传承,然则,她却没有。
02
不能否认,在青年时期,丁克家庭的生活质量确实要高一些。
但我认为,并不是什么自由都是美的,自由也不是持续的。
自由的另一面,可能是更大的束缚。
繁衍生命的欲望,是写在DNA里的指令,是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人性。
人到老年之后,除了寂寞孤独之外,从生命传承的角度来看,因为没有后代,你的基因范围更狭窄,没有后人去踏进更广阔的天地,体验更多的人生,难道不也是对生命的另一种禁锢吗?
看过一位丁克的留言,我认为他讲出了丁克家庭真实的心态和现状:
年纪大了以后,越发的渴望孩子,原因是,你的身体机能、工作机会、机遇、能力等等越发向下,对外界的新鲜刺激越来越不敏感,身边有一个每天生发向上的孩子,会无限为你注入能量......大家都说儿防老,其实,最防的是自己没有年轻时候的奋斗精神了。那种日益迟暮的感受,真的不好,需要有积极向上又与你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人、事、物来辅助你找到生的希望与火苗...
03
连岳曾经说过:“养育孩子,应视为一场宏大的“人文旅游”,你见识了一个生命如何成长、舒展、圆满,让你真正理解人与社会,也让你真正理解与成就自己。”
深以为然!
生孩子、养育孩子,其中肯定有付出:精力的付出、金钱的付出、时间的付出,在某些阶段,辛苦和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见证孩子从一个小不点一点点长大成人,其中的幸福感、成就感远远大于随意花钱的幸福、到处旅行的幸福!
我觉得,养育了两个孩子就是我人生的两次非常值得的“人文旅行”,因为拥有了孩子,我在旅行中看到了太多我从未见过的风景,让我的人生变得如此饱满、丰富。享用美食的快乐、旅游的快乐、穿新衣服的快乐,比起孩子给我的快乐还是浅了些。
04
养育孩子也是重新养育自己的过程。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妈妈会发现之前从未意识到一些缺点,有的是在孩子模仿后才发现,有的是在孩子指出后才猛然发觉。
亲子相处的过程,也是优化与父母、爱人相处的过程,不仅可以更深刻找寻出内在的那个自己,还可以疗愈不幸的童年,促进对生命的感知、体验。
我感觉在养育孩子的过程,自己也顺便成长了很多。比如,单身的时候,我学习没有动力,工作没有动力,整个人虽不说浑浑噩噩,也是挺不上进的。
有了孩子之后,我变得“懂事”了许多,主动努力工作、学习,想多多赚钱。这些年,性格也变得更圆润、更通透、更豁达。
就像道家修炼一样,孩子们让我的人生境界提升了好多个层次。
所以,我无比感谢她们!
05
当然,丁克也好,生育也好,也没法比较。
经济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精神上的自由、生活方式的自由。
对不同的人来说,肯定选择是不同的。
对一个喜欢美食的人来说,吃到美味的食物是最大的享受,再华丽的衣服都比不上;
对一个喜欢打扮的人来说,再美味的食物也比不上一件漂亮衣服带来的愉悦感。
对我这样的人来说,美食和美衣都不太有欲望,陪伴孩子成长的幸福感可能会令我分泌更多的内啡肽。
无论如何选择,活好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
无论选择哪条都会有自己的幸福和艰辛,所以,选定一条路坚持走下去,其实也无所谓,就怕你意志不坚定,或者看不清自己真实的内心,明明喜欢孩子,却违背人性,导致晚年在凄凉和自责中度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