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后,毛主席已经身居高位,但在众人心目中他还是那个亲近的毛主席,关心着身边很多人,亦关心着家乡湖南韶山很多人。
后来毛主席很多亲朋好友都有找他,有看望他的,当然也有寻求帮助的。不管怎样,毛主席不会拒绝,只要是在合理要求范围内,毛主席自然是能帮则帮。
1960年,贺凤生找上毛主席,他此行不仅为了自己,还为了家乡更多老百姓。毛主席听说后,当即高兴道:“是贺晓秋的儿子啊,他救过我两次,肯定得见。”
最后贺凤生不仅见到毛主席,毛主席还给了他两个特权。这是为什么?贺晓秋又是谁?
两次救毛主席
贺晓秋是湖南韶山人,比毛主席小上五岁,他与毛主席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贺晓秋的母亲的是毛主席的表姑,论起来贺晓秋应该是毛主席的表弟。两家关系紧,住的也近,所以贺晓秋从小就与毛主席的关系很要好。
毛主席时常带着贺晓秋,一起玩,也在一块学习。毛主席担负起了哥哥的责任,两人因此从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贺晓秋读过书,随着年龄增长,毛主席有了自己的想法,想着外出求学,尽管历经波折,毛主席还是勇敢的迈出了那一步。跟随哥哥的脚步,贺晓秋本也想如此,但他的母亲不同意,这一想法自然破灭。
此后兄弟两人可以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但毛主席对弟弟的关照依旧,也时常惦念着他。
1917年,毛主席曾回乡给母亲过生日,他再次见到贺晓秋,虽然已经多年未见,但相处起来的感觉依旧。
他们都很高兴,似乎有聊不完的话,说不尽的事。这时毛主席已经接受进步思想,他想影响更多的人,当然贺晓秋也应该在其中。
于是毛主席将《新青年》赠与贺晓秋,并嘱咐他好好读,可以说为其日后思想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贺晓秋果然没有辜负众望,他反复研读,思想得到极大发展。而到1925年,他再次见到毛主席,这一次他可以帮忙,更为革命贡献力量。
当时毛主席回到老家搞农民运动,只是过去多年,家乡大大小小的变化还是有的。所以为了尽快了解这里的情况,毛主席就找上了贺晓秋这个当地人。
毛主席将自己的想法告知贺晓秋,他很快就明白了毛主席的意图,毕竟有一定革命思想做基础,贺晓秋也便加入其中,开始了这场农民运动。
在他们的努力下,韶山的农民运动得到极大发展,不少农民加入进去,可以说其农民力量,很难不让当地势力慌张。这时这些势力自会将毛主席这个带头人针对起来,并想着将其抓去。
不过有贺晓秋在,他自然会护着毛主席。于是他想着让毛主席扮做郎中,再用轿子终是将其送出了韶山。
这期间,他们没少遇到阻拦,但在贺晓秋的打点下,此事可以说很顺利。
只是贺晓秋很快也被盯上,不得以他背井离乡带着妻儿逃往南县丁字堤。虽看似没有多大损失,但要知道他在韶山可是有三十多亩良田,一旦离开,自然得丢弃。
不过贺晓秋没有丝毫怨言,即使再来一次他恐怕也依旧如此。
这不毛主席组织秋收起义,可谓危险重重。毛主席这次去到南县,一到这里,最先想到能帮自己的还得是贺晓秋。
当时国民党人紧紧跟随,为了甩掉他们,毛主席便寻到贺晓秋帮忙,他带着毛主席去到山里,弯弯绕绕的自然是当地人更知道方位,最后甩掉的目的也就达成。
如此,除了亲戚的关系,贺晓秋自然还救了毛主席两次。而且为了毛主席的生活考虑,在他临走时,还专门给毛主席塞了些钱。
毛主席虽拒绝,但还是推脱不掉。此后革命任务艰巨,当时的通讯条件又差,贺晓秋因此与毛主席断了联系。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贺晓秋因此给毛主席写信,看到信件,毛主席是高兴的,并给其回了信。
见到毛主席
而贺凤生找上毛主席,就是带着这封信件。
可以说贺晓秋为革命做出一定贡献,而他的儿子贺凤生同样不差,同样是优秀者。
见到毛主席后,他们两人都非常高兴,好一通寒暄过后,贺凤生告知毛主席父亲已经逝世的消息,当然此次他见毛主席,一方面也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
毛主席感慨,而贺凤生接下来的话让毛主席更加重视,那就是关于乡里百姓的状况。
从贺凤生口中,毛主席知道了百姓的生活常态,大家都吃不饱饭,毛主席更加心疼,还说大食堂的饭菜都是清汤寡水,毛主席也便清楚了这其中的情况。
贺凤生在北京待了一段时间,后来毛主席还专门对他说:“我给你两个特权,以后呢以后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我,要有什么意见,也能随时跟我说。”
毛主席一生关照着很多人,亲朋好友的情况他会通过自己的力量给予一定帮助。关于百姓的事宜,毛主席更加重视,他自然希望了解真实的情况,以便为百姓带去更好的生活环境。
1966年,贺凤生再次去见毛主席,他带去了最新情况,也是毛主席只能在他这里听到的事情。虽然谈话时间不长,但还是给予了贺凤生关心。
出色之辈
贺晓秋在革命时期为毛主席提供帮助,贺凤生一样是出色之辈,在毛主席面前他直言不讳,可以说也是毛主席欣赏之人。
这一次见面后,毛主席勉励他多读书,多为百姓做事,贺凤生很好的重视起来,并落实在了行动上。
在生产队,他一心一意,贡献了力量,直到退休,贺凤生的生活也与其他人无异。他是一位普通人,虽说毛主席给了他两个特权,但也仅此而已,其他的自然是没有。
很多人惦念着毛主席,当然毛主席同样惦念着很多人。他重情重义,挂念着百姓,更想着为百姓带去更好的生活。
到困难时期,毛主席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即使他身居高位,但还是会节衣缩食,与百姓一同同甘共苦。
对于贺晓秋曾经的帮助,毛主席想必记得清清楚楚,他念着老友,更想着下一辈成才,继续贡献力量。
还有毛主席虽然身居高位,但他不会想着去特殊对待,而是通过自己的力量,去给予一定帮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