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花价格触底反弹,但长期仍不稳定
经过长时间下跌后,国际棉花期货(ICE)上周(3月3-7日)终于有了一点“止跌回升”的迹象,主力合约小幅上涨1.26%,收于66美分/磅。
美元贬值让美国商品(包括棉花)在国际上更便宜,可能刺激出口,给价格“打了一针强心剂”。
但别太乐观,虽然短期反弹,但过去三个月棉价累计跌了9%,目前价格仍比去年低很多,说明市场对未来的信心不足。
二、中美关税“互怼”,中国转向巴西买棉花
中国宣布对美国棉花加征15%关税,作为对美国加税的反击。中国买家早就开始减少买美国棉花,转向更便宜的巴西棉。这次加税会进一步“劝退”中国买家,美国棉花在中国的份额可能越来越小。国际棉价暂时没受太大冲击,但美国棉农的生意可能更难做了。
三、亚洲多国棉价下跌,需求疲软是主因
国内棉花价格(3128B品种)跌到14835元/吨,3月以来累计跌0.75%,市场担心美国加税影响。
印度棉花(S-6品种)小幅下跌,国内纺织厂买得少;巴基斯坦现货价格也跌到17300卢比/毛德,需求不足拖累价格。
全球消费者买衣服、用棉制品的需求减弱,导致棉花“卖不动”。
四、美国棉花出口好转,但中国采购量“缩水”
好消息是上周美国棉花出口订单增长45%,主要买家是越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
坏消息是中国只买了4.68万包,远低于以往水平,美国农民可能要靠其他国家“补缺口”。
如果中国长期减少采购,美国棉花的出口前景依然不乐观。
五、未来关注点:政策变动与供需报告
即将发布的美国农业部(USDA)全球棉花供需预测,会透露产量和消费量数据,直接影响价格走势。中美关税问题、地缘政治冲突(如俄乌战争)可能让棉花市场更动荡。如果全球经济回暖,服装需求增加,棉价可能反弹;反之,价格可能继续承压。
棉价像天气,变化快且难预测。上周棉花市场看似“跌不动了”,但长期仍面临需求疲软、贸易摩擦、政策调整三大压力。普通人可以理解为:棉花市场现在“阴晴不定”,短期内可能有小反弹。但想真正“放晴”,还得看全球经济和贸易环境能否好转。投资者和纺织企业需要紧盯两点:
1. 政策动向:比如中美关系、各国关税调整;2. 经济数据:如USDA报告、消费者需求变化。
来源:丝路小棉袄
www.dayaotex.com
商城APP全新改版了
下单查价更方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