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冰雪人物寻访】栾海燕:深耕滑雪四十载|她为冰城冰雪运动“献完青春献子孙”

0
分享至

在哈尔滨市冬季运动项目训练中心滑雪部工作快30年,让更多运动员通过滑雪项目成为一个更成功的人,是栾海燕一直以来的心愿。滑雪曾改变了她的一生,她也希望自己带的运动员们能沿着老一代滑雪人的轨迹继续走下去,让哈尔滨滑雪项目永立不败鳌头。

在市冬训中心滑雪部部长和一个冰球小将母亲的角色中,已经53岁的栾海燕演绎着哈尔滨第一代滑雪运动员别样的精彩人生。

升学考试全校第13 竟转行练了体育

如果没有练习越野滑雪,如今的栾海燕或许会是一名大学教师或者白领,过着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小学升初中的升学考试,我是全校的第13名。如果一直坚持学习,我应该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学霸。”可人生却没有那么多的应该,这个尖子生却偏偏喜欢上了体育,走上一条家人意想之外的体育之路。

栾海燕1971年出生于中国现代滑雪之乡——阿城区玉泉镇,家里人也从没有过练体育的先例。初一那年凭借出色的耐力,栾海燕在校田径运动会的女子中长跑项目上表现出色,入选校田径队,并获得了代表学校参加玉泉镇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机会。不料,这个身材瘦小的小姑娘一鸣惊人,包揽了初中组女子800米、1500米和3000米3枚金牌。

“这小丫头不错,耐力好,还有一股拼劲儿。”玉泉业余体校的教练一眼就相中了栾海燕,把她招进队中练习滑雪项目。从学校到体校,一切对于从前眼中只有学习的栾海燕来说都无比新鲜。“我也不知道怎么了,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体育,就决定在体校留下来试试。”于是,栾海燕开始了上午上学、下午去体校训练的生活,期待在滑雪场上展现不一样的自己。

可还没熬到下雪,教练就告知栾海燕已经被队伍淘汰的消息。“我当时身材特别瘦小,教练觉得我可塑性不强,就让我回学校读书了。”当她已经认定自己在滑雪这条路上无路可走时,初二那年的镇运动会上,栾海燕又被另一名教练看中,实现了“二进宫”。“当时体育老师找到了我父亲,说我各方面素质都很不错,让我父母一定抓住这次机会。”在父母的支持下,栾海燕再度返回玉泉业余体校,专攻越野滑雪项目。与第一次到体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不同,这次栾海燕有了明确的目标——在队里站稳脚跟,在赛场上有所斩获。

队里的后进生 逆袭成为全国冠军

栾海燕说,自己从来不是个天赋型的运动员。刚进队时,她始终都处在女队员里的中下游。“我不想再被淘汰回家了。”抱着这样的想法,栾海燕在训练中主动跟随男运动员的训练计划,拼命咬牙跟在他们后面。经过不到一年的努力,栾海燕不仅在队中成为了佼佼者,还在1986年进行的省运会上取得了越野滑雪接力项目金牌和3枚个人项目的银牌,而个人项目的冠军则是省队的专业运动员。看着自己的成绩突飞猛进,栾海燕也有了更大的目标——站在全国比赛的最高领奖台上。

省运会后,哈尔滨开始组建市滑雪队,栾海燕与其他4名男运动员和1名女运动员一起,组成了哈尔滨首支越野滑雪专业队。回忆起花季时经历的艰难岁月,栾海燕说虽然条件很艰苦,那段过往却让她很快乐——玉泉滑雪场盖的一趟平房就是教练和队员们的家,房子里没水没电,在那个没有网络、电视也是奢侈品的年代,队员们在下午6点就在烛光里躺在床上,在聊天中进入梦乡。想用水就要拉着水车去山下的朝鲜族学校往山上运,一位阿姨负责大家的做饭和起居。雪道是运动员和教练员用双脚蹚出来的……虽然嘴上说着很苦,但栾海燕脸上全程带着微笑:“听起来挺枯燥,可就是这段经历改变了我的一生。”

短短2年的训练,让栾海燕的努力有了回报。在1988年进行的全国越野滑雪冬季两项锦标赛上,首次参赛的哈尔滨队一鸣惊人,获得3枚金牌,栾海燕本人获得女子青年组15公里比赛的冠军。“大家都说我们是‘黑马’,第一次比赛就能拿到金牌。”栾海燕说,虽然训练条件和器材都无法和八一队等强队相提并论,但哈尔滨队靠着一股子拼劲儿,愣是让全国滑雪为之一振。

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栾海燕也清醒地看到了自己与全国顶尖高手的差距。“成年组比赛的距离是50公里,我们平时训练的储备只有8到10公里,根本达不到参加高强度比赛的要求。”于是在回到哈尔滨队后,即便是队伍为运动员们采买了先进的碳纤维雪板,队员们也在训练中穿着沉重的塑料雪板继续训练,甚至还在滑雪杖上缠了厚厚的胶布增加重量,提升自己的训练难度。

1990年,获得参加成年组比赛资格的栾海燕就再度实现了突破,加冕全国冠军头衔。“那两年的成绩真是特别辉煌,1990年的全国冠军赛、1991年全国七冬会我都拿了冠军,还入选了国家队,参加了1992年的世界大学生比赛,拿到第七名。”正当所有人都对栾海燕的未来有更高的期待时,21岁的栾海燕却突然退役。

巅峰时进大学读书 毕业后重回滑雪圈

说到自己当时的选择,栾海燕说一切看似突然,却是她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当时我能拿的全国冠军都拿了,在国际比赛上也不会有什么大的突破,对这个项目好像失去了方向和热情。在跟教练商量过后,他也同意了我退役读书的选择。”

最终,21岁的栾海燕进入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开启了自己4年的“全职大学生”的新阶段。她说当时自己的想法很明确,就是在深造和学习后返回市滑雪队,以全新的身份继续帮助队伍进步和成长。毕业后,她也如愿以市冬训中心训练科科员的身份回到队中,从运动员注册、比赛报名、跟随队伍外出训练、帮助运动员办理等级证和入学手续等繁杂琐事做起,为这支曾经培养了自己的队伍默默奉献着。“当时大家都对我很亲切,毕竟我是哈尔滨市滑雪队的第一批运动员,有我帮忙他们都很安心。”

从市冬训中心训练科,到市滑雪队领队,再到后来成为市冬训中心滑雪部部长,一转眼,栾海燕在“滑雪队知心大姐”的位置上已工作了快30年。除了生活上的琐事,无论是心态上有什么波动,还是有些无法自己跟教练沟通的事情,队员们都会找到栾海燕帮忙。她也会倾尽所能,帮助这些被她视作弟弟妹妹甚至是孩子一样的运动员。“我自己也是滑雪运动员出身,了解他们常年在深山里训练、与孤独为伴的生活状态,所以他们也愿意跟我去交流沟通。”

栾海燕回忆说,2014年,当时的小将李馨就因与教练员发生矛盾险些退役。在栾海燕的沟通和斡旋下,李馨最终放弃了退役的念头,并在2016年和2024年全国冬运会上取得多枚金牌。“如果当时李馨因为这件事退役了就太可惜了,能用我的努力让她延长自己的运动生涯,我真的特别开心。”

在前不久进行的哈尔滨亚冬会上,哈尔滨运动员李心鹏和布鲁尔都在各自项目上加冕了“双金王”的荣誉。虽然两位小将分别来自江苏和新疆,但他们落户哈尔滨也是在栾海燕一番斡旋后达成的。“市滑雪队在多个项目上与省队达成了省队市办和省市联办的合作,这两位外地运动员也是因为黑龙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浓厚的冰雪氛围,才选择与黑龙江队合作进行联合培养的。”栾海燕介绍说在训练上,哈尔滨将为这两位潜力无限的小将提供更多的便利,力争为他们在2026年米兰冬奥会乃至2030年法国阿尔卑斯冬奥会上取得佳绩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献完青春献子孙 她成为冰球小将母亲

见证了刘佳宇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登上亚军领奖台,看到张可欣等小将在国际赛场为国家队争金夺银……回忆自己在市滑雪队看到运动员们的成长,栾海燕不禁潸然泪下。“很高兴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并仍然坚持在运动场上,始终坚持挑战自己。”栾海燕说,坚韧不屈和顽强拼搏是滑雪赋予她最宝贵的品质,如今她也将这些优点传承给了更多后辈,让他们成为了更优秀的自己。

作为老一代冰雪人,除了那些在国内和国际赛场争金夺银的运动员外,栾海燕最得意的“门生”还有自己的儿子——中国U18男子冰球队的守门员李亚洲。在母亲的引导下,李亚洲也走上了冰雪运动员的道路,成长为“国字号”门将。难怪同事们经常调侃栾海燕,为了哈尔滨冰雪运动的发展,她真是“献完青春献子孙”。

“说实话,他在冰球上并不是天赋型运动员,别人一堂课学会的技术,他可能需要两堂课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掌握。”栾海燕说,她在儿子身上找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同样是天赋不出众,同样有着不服输的顽强劲头。在李亚洲怀疑自己能否在冰球项目上有所作为时,栾海燕说,自己只告诉了儿子一句话——“只要你肯坚持,上天会让你看到你的努力不会白费。”

对于儿子的未来,栾海燕说,希望他能在今后代表哈尔滨队乃至中国队取得更多好成绩,也希望李亚洲未来能像自己一样,在退役后继续以教练或老冰雪人的身份,为哈尔滨冰雪体育持续发光发热。

从1987年入选哈尔滨市滑雪队,到如今仍在队中担任领队和滑雪部部长,53岁的栾海燕为这支队伍已经贡献了38年的青春和光景。这些年来,她经历过白手起家的艰难,经历了苦中作乐的心酸,品尝过加冕全国冠军的喜悦,也享受过弟子登上世界大赛最高领奖台后的成就感。

如今,看着滑雪项目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栾海燕也不禁心生感慨。“虽然哈尔滨滑雪在近年来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40年的‘老人儿’,我还是很开心看到大家对滑雪项目越来越了解和喜欢。作为中国冰雪项目的领头雁,哈尔滨一直以来都是冬运会滑雪项目取得金牌最多的代表团。我们有着深厚的底蕴,我也相信借助此次亚冬会举办的东风,哈尔滨滑雪项目的未来前景会更加光明美好。”栾海燕说。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 张堃雷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编辑:刘奕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开头一句军儿数月涨粉几十万,阴阳小米雷军成了起号新赛道……

开头一句军儿数月涨粉几十万,阴阳小米雷军成了起号新赛道……

柴狗夫斯基
2025-11-20 10:56:47
针对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赖清德妄称中国对日本进行“复合式攻击”,国台办:“倚外谋独”必遭迎头痛击

针对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赖清德妄称中国对日本进行“复合式攻击”,国台办:“倚外谋独”必遭迎头痛击

政知新媒体
2025-11-19 11:17:44
中国高校的自由主义风气,不光是哪个人的问题

中国高校的自由主义风气,不光是哪个人的问题

新潮沉思录
2025-11-18 20:55:24
段奕宏说得没错,不拍戏就消失的廖凡,早已在另一个圈子红得发紫

段奕宏说得没错,不拍戏就消失的廖凡,早已在另一个圈子红得发紫

伴史缘
2025-11-04 18:04:39
眉头紧锁难破局!日本高官抵京,中方明确:不与高市早苗会晤

眉头紧锁难破局!日本高官抵京,中方明确:不与高市早苗会晤

猫眼观史
2025-11-19 15:02:37
母亲回应炫耀孩子招杀身之祸:从没炫耀!

母亲回应炫耀孩子招杀身之祸:从没炫耀!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9 14:32:02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9 14:50:17
一路走好!中国富商郭台铭母亲不幸离世,曾支持儿子娶小24岁娇妻

一路走好!中国富商郭台铭母亲不幸离世,曾支持儿子娶小24岁娇妻

甜柠聊史
2025-11-07 23:29:27
丁克15年遭婆婆催生,41岁生下“矮小症”女儿,王小骞如今怎样了

丁克15年遭婆婆催生,41岁生下“矮小症”女儿,王小骞如今怎样了

大鱼简科
2025-11-17 14:14:09
不欢迎中国人的5个国家,不待见写在脸上,中国游客仍蜂拥而至

不欢迎中国人的5个国家,不待见写在脸上,中国游客仍蜂拥而至

boss外传
2025-11-19 13:15:03
王欣瑜一日双败让广东全运会网球38年冠军荒继续,网友称意料之中

王欣瑜一日双败让广东全运会网球38年冠军荒继续,网友称意料之中

网球之家
2025-11-20 13:04:11
日本最新系列民调:93.5%支持高市言论,但仅33%支持武力介入台海

日本最新系列民调:93.5%支持高市言论,但仅33%支持武力介入台海

阿龙聊军事
2025-11-19 16:35:20
川西游客车钥匙被叼走, 村民用铁丝勾 磁铁吸, 掏洞4个多小时挖出

川西游客车钥匙被叼走, 村民用铁丝勾 磁铁吸, 掏洞4个多小时挖出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18 21:04:52
“除了畜牧局不进学校,所有部门都来过”

“除了畜牧局不进学校,所有部门都来过”

观察者网
2025-11-18 09:11:15
神仙打架!5款豪华旗舰大六座SUV大乱斗:谁才是终极豪华王者?

神仙打架!5款豪华旗舰大六座SUV大乱斗:谁才是终极豪华王者?

艾米手工作品
2025-11-19 00:48:07
41款进口药退出中国

41款进口药退出中国

临药网
2025-11-19 16:10:30
钱再多有什么用?从主持人到“精神病”,48岁李维嘉现状令人唏嘘

钱再多有什么用?从主持人到“精神病”,48岁李维嘉现状令人唏嘘

山河月明史
2025-09-27 10:10:56
湖南猎豹汽车破产后一千多吨的车型模具拍卖,260万成交

湖南猎豹汽车破产后一千多吨的车型模具拍卖,260万成交

天天话事
2025-11-20 08:27:01
沈伯洋窜德不到24小时,中方宣布德财长访华,中德是该好好谈谈了

沈伯洋窜德不到24小时,中方宣布德财长访华,中德是该好好谈谈了

历史求知所
2025-11-19 15:05:03
马筱梅怀双胞胎!大S儿女失去财产继承权,忙隔空示爱夺回汪小菲

马筱梅怀双胞胎!大S儿女失去财产继承权,忙隔空示爱夺回汪小菲

八星人
2025-11-19 14:38:50
2025-11-20 18:08:49
哈尔滨新闻网 incentive-icons
哈尔滨新闻网
哈尔滨人都该关注的号
29653文章数 80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头条要闻

"最美光二代"高海纯即将大婚 新郎是霸王茶姬创始人

头条要闻

"最美光二代"高海纯即将大婚 新郎是霸王茶姬创始人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换购价15.98万起 广汽丰田全新威兰达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旅游
健康
公开课

教育要闻

近日代表性问题汇总(一):期中考篇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旅游要闻

国际游客量首超疫情前!“澳游”规则正被中国游客改写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