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现代化 共话新安全
——《中国安全生产》杂志2025年全国两会报道
“我国自然灾害点多面广、局地极端性天气突出等特性明显,给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自然灾害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全面提升我国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预警和紧急处置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全国政协委员,应急管理部原党委委员,中国地震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闵宜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我国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预警方面进行了多年的艰辛探索,修订了《突发事件应对法》,不断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能力,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实施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持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重视。”闵宜仁在谈及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2018年以来,由应急管理部牵头负责,逐步建立了“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系,自然灾害年均损失逐年下降,但仍存在短板不足。主要体现在突发事件预警标准差异显著、突发事件预警发布渠道分散、突发事件紧急处置自动化水平低等方面。针对以上问题,闵宜仁建议从三个方面提升我国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预警和紧急处置能力。
加快推进突发事件预警统一管理。有关行业部门要用好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共同梳理各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内容、格式标准和指标要求,统一突发事件预警基本框架和底层技术协议,推动标准兼容和数据融合。
深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行业联动。结合各涉灾部门预警实践,开展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接入行业安防系统技术验证,推动紧急处置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消防设施通用规范等公共安全技术规范,强制高危企业和重点部位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接入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应急避险和紧急处置自动化水平和能力。
强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应用。出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接收播发和紧急处置的强制标准,推动预警信息接收纳入电子信息设备通用安全标准,要求各类应急预案明确预警信息触发紧急疏散和应急响应的具体流程,最大限度发挥预警信息减灾效能。
文:本刊记者 刘小晨
微信号|chinaosh_2006
新浪微博|@中国安全生产杂志
在线投稿|http://www.chinaosh.com.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