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行业永远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2023年5月31日,当时刚刚上任33天的中国金茂董事长李从瑞“闪辞”,引起业界无限遐想。
当时甚至有传闻称,李从瑞是因为被带走接受调查而辞职。正值此际,张增根“临危受命”,接过中国金茂帅印。
如今,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国金茂再次换帅,张增根因达至退休年龄而递交辞呈。
3月11日晚间,中国金茂发布公告,宣布张增根辞任公司主席、执行董事、战略及投资委员会主席及ESG委员会主席等职务。
在张增根任职期间,中国金茂预期2025年度将录得公司所有者应占溢利约1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并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金茂董事会宣布,执行董事陶天海获委任出任公司主席、战略及投资委员会主席及ESG委员会主席。
在张增根辞任后,陶天海将暂时承担过渡期间首席执行官的工作及责任。陶天海在金茂任职多年,此前担任华东区域总裁,被称为“第一战将”。
过去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由“黄金时代”进入“黑铁时代”,而中国金茂也经历了频繁的董事长变更。
2016年,58岁的宁高宁以中化集团董事长身份兼任中国金茂董事长。在宁高宁任职期间,中国金茂打造出业内知名的豪宅品牌“金茂府”。
任职6年后,宁高宁退休卸任。2022年,李凡荣接任中国金茂董事长。李凡荣主要经历偏向石油领域,他任职不足8个月,被外界视为“摆渡人”角色。
李凡荣离职后,2023年4月28日,李从瑞接任中国金茂主席,打破以往由母公司中国中化集团董事长兼任的惯例。
李从瑞1997年加入中化集团,2009年进入中国金茂,在2013-2023年担任总裁期间,他带领中国金茂进入行业15强,2021年销售额超过2300亿元。
然而,担任董事长仅仅33天,2023年5月31日,李从瑞因工作调整辞任。如此短暂的任期,引起外界热议。
有业内人士认为,李从瑞的离职与业绩下滑有关。2022年,中国金茂销售额回落至1550亿元,同比下降34.21%,毛利率也持续下滑,这或许成为他离职的潜在因素。
不过,也有人猜测李从瑞是被调查才离职。不过这些说法并没有事实依据,中国金茂官方公告明确表明是“工作调整”。
李从瑞离职后,张增根于2023年5月31日获任为中国金茂主席。他此前在化工和石油仓储贸易、风险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拥有30年丰富经验,但并无地产工作经历。
张增根算是临危受命,在他的带领下,中国金茂实现2025年度预期公司所有者应占溢利约人民币10亿元,成功扭亏为盈。
如今,因张增根达至退休年龄,陶天海出任中国金茂主席。陶天海自2000年加入金茂,是公司内部培养起来的优秀人才。
陶天海从总部岗位做起,2011年转战上海,使中国金茂在华东区域进入17个城市,项目超过150个。
从2017年开始,陶天海先后担任中国金茂副总裁、高级副总裁,2023年4月出任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此次接任董事长,陶天海全面掌权。
由于短期内频繁换帅,中国金茂的业绩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
2020年,中国金茂迎来高光时刻,全年合同销售金额达到2311亿元,同比大增44%,销售回款也突破2000亿元。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其在产品打造和市场布局上的优势。当年,中国金茂在7座城市的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但从2011年开始,地产行业下行压力逐渐显现。2023年,中国金茂实现年度销售额1412亿元,同比减少8.9%。
这一年,中国金茂营业收入724.0亿元,同比减少12.76%;净利润亏损48.58亿元,同比减少193.06%;归母净利润亏损68.69亿元,同比减少447.60%。
中国金茂指出,亏损主要是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集团及部分联营、合营企业项目计提发展中物业、持作出售物业减值,部分物业开发项目收入及毛利率下降,以及土地开发收入金额下降导致毛利下降。
2024年,中国金茂实现扭亏为盈,预计全年将录得本公司所有者应占溢利约人民币10亿元。
在销售业绩上,中国金茂2024年签约销售金额982.55亿元,同比下降30.41%;签约销售建筑面积约581.8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73%。
进入2025年,中国金茂1-2月累计签约销售金额111.11亿元,累计签约销售建筑面积约56.63万平方米。
拿地方面,2月20日,在上海土拍市场,金茂&庆隆联合体以超89亿元的总价拿下地块,折合楼面价约11.75万元/平方米,溢价率达到38.2%,刷新上海实行“双高双竞”政策以来的总价纪录。
虽然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但中国金茂的负债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金茂总资产为4193.76亿元,总负债达3025.4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2.14%。
从债务结构来看,其流动负债达到1676亿元,占总债务的55%,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有193.5亿元。
虽然中国金茂的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337.5亿元,能够覆盖短债,但流动负债的高占比仍给公司资金周转带来一定压力。
长期来看,中国金茂还有1349亿元非流动负债,主要为长期借贷,长期有息负债达1101亿元,刚性债务规模达1294.5亿元。
中国金茂债务增长与其发展策略相关。过去几年,中国金茂激进扩张,土储面积从2019年的5846万平方米飙升至2021年的9323万平方米,导致债务快速膨胀。
此后,中国金茂开始收缩土地投资,但由于2022年地产市场调整,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滑26.7%,中国金茂销售和毛利率下降,进一步影响偿债能力。
从偿债资金来源看,中国金茂主要依赖外部融资。2023年其筹资性现金流净额为-109.07亿元,反映出公司在融资方面面临一定挑战。
同时,中国金茂的其他应收款规模较大,2024年上半年达到611.3亿元,大量资金被占用,回收风险也对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中国金茂在2022-2023年通过CMBS、REITs等资产证券化方式,发行规模高达223亿元,虽获得资金流动性,但也导致融资成本增加。
面对负债问题,中国金茂在积极调整策略。在成本控制方面,2024年上半年销售管理费用同比减少29%,帮助公司EBITDA利润率提升1.6个百分点至16.8%。
与此同时,中国金茂也在通过出售资产等方式回笼资金,如2023年以28亿元价格出售北京威斯汀大饭店。
房产|楼市|企业|人物|项目
石头侃房已入驻全媒体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