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语】
风景这边独好
文/吝晓娟
习志勇是陕西合阳人,自幼生长在黄河岸边,对黄河感情深厚,同时这也是他与母亲共同的精神之河。
从2021年8月开始,他驾着自己的房车,携母开始第一次沿黄之旅。他们从渭南到玛多,一路上见识了秃鹰、牦牛、土拨鼠们“我才是王者”的霸道,在黄河源头感受到河水的清澈平缓云影绯徊。翻过拉脊山,踏过丹霞地,在贵德追溯蓝色黄河的“少女时代”,感恩“万里黄河第一坝”龙羊峡水电站的功绩……。
旅行的意义,有时候不是为了拥抱陌生,而是为了重温久违的亲切。
他们四次亲近黄河,行程近2万公里。这期间习志勇写了约5万字的游记,拍摄了近千幅照片。既是对黄河文化的践行考察,又是对弘扬孝道文化的以身示范,属于踏踏实实、地地道道的黄河文化艺术践行者。他们登群山,赏石林,听河水滔滔,品各地美味;在内蒙大漠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煮酒论英雄,到关中平原与“窈窕淑女”品味《诗经》;从潼关到东营,看三河汇聚,黄河入海。当看到黄河最终投入大海的怀抱时,他长舒一口气,如同自己用行动完成了对母亲的感恩拜谢。这无疑是一项圆满的旅行,也是他们每个人来自内心深处的精神洗礼。
行孝的方式有很多,习志勇选择了多数人无法完成的一种。他一路拍摄,以景抒情,将对母亲如黄河之水般激情澎拜的爱,转化为照片和游记,留住那些幸福瞬间,这是献给母亲的最好礼物。
踏遍千山万水,风景这边独好。祝福他们一家人永远安康幸福!
【作者的话】
携母游历母亲河
文/习志勇
母亲河——黄河一直就在身边流淌,母亲的白发早已苍苍。我是黄河边长大的孩子,母亲的白发里同样流淌着黄河的沧桑。
工作将近四十年了,终于有了闲暇,可以带上笔墨、相机,开上房车,陪着母亲去看看日夜流淌的黄河。以书法交友,用相机留住时光,这就是我这么多年来的梦想。
2024.10.19 展览现场
2024.10.18 展览现场
说走就走,梦必须在黄河的源头。
2021年8月,我和85岁高龄的母亲从渭南出发,一路颠簸,走崆峒、翻六盘山,在会宁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会师。经过50多小时旅程,到达青海黄河源头玛多县。
一路上,穿越了无数灯火辉煌的隧道,跨过了一座座气势宏伟的大桥;看到了成群的牦牛、野驴、野马、藏羚羊的自由和奔放,也看到了悠闲游弋的野鸭、活泼可爱的土拨鼠、淡定自若的秃鹰等等。一路上的碧水蓝天、景象祥和,似乎让我和母亲的脚步一起漫步在美丽的天堂。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顺流而下,翻过高山、穿越峡谷,在沙漠和草原,见证了生命的荒芜和倔强,大河之水由蓝变黄让我的视角从现代穿越了自然的洪荒。
我们走进栆乡古镇听村民讲黄河故事,在庙宇道观洞悉了古老文化的神秘;“万里黄河第一坝”龙羊峡让我惊诧,蛇曲静流、乾坤轮转、壶口澎湃;小浪底水利枢纽让我震撼…
我们看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深感母亲河胸怀的博大和包容。
历时三年,四次行程,我与母亲从巴颜喀拉走到了渤海湾。母亲甚是骄傲,我亦意犹未尽,不知道当年的徐霞客是否与我有同样的遐想…
【关于作者】
习志勇,笔名“长安狮兄”。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渭南市摄影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渭南市象棋协会主席。
业余摄影二十余年,作品曾入选平遥国际摄影专题展。2021年1月在家乡成功举办《雀凤记忆》个人乡情摄影展。近年“携母游历母亲河”,行摄黄河全程,成为“关爱母亲河,保护母亲河”的践行者。
【关于策展人】
吝晓娟(影像创作者,策展人)
第五届陕西摄影奖入选作者。《希望之光》荣获“走进渭南”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大赛“经济发展类”银奖;《河岸线》《树非树》《我的证件照》《无法呼吸》入选陕西省第18、19届摄影艺术展;《黄河纪事》《变形》入选第15届、20届平遥国际摄影展,第5届丝路影像博览会暨西安国际影像艺术节;《河岸线》入选第21届浙江丽水摄影节。
策展:个人展入选第21届平遥国际摄影艺术展;团体展入选第六届丝路影像博览会暨西安国际摄影艺术节,荣获“最佳展览呈现奖”;单元展入选第21届浙江丽水摄影节;荣获第八届丝路影展暨西安市民艺术节优秀策展人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