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相信父亲虽然离开了,但他还是在保佑着我们,我要继续把他的片子做下去,让更多人看到。”万玛才旦导演在2023年因病突然离世,他生前制作完成的第八部藏语电影《雪豹》成为了他的遗作。
如果你是一个牧民,靠养殖为生,但突然有一天,一只猛兽冲进了你的羊圈,咬死了九只羊,你该怎么办?大多数人应该都会以牙还牙吧。
但如果。这只猛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呢?
这是万玛才旦的遗作所提出的问题,就像刘杰的那部《碧罗雪山》一样,在故事里,每个人都坚持着自己的理念,情与法相互冲突。但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们的视角落在了那只“被标签化”的猛兽身上——
在万玛导演的电影中,动物永远都是不可缺少的主体。 比如《气球》里的母羊,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人物的命运,或者《塔洛》里被卖掉的羊,《 撞死了 一只 羊 》里路边的羊,几乎是一种生活的缩影。
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一只雪豹闯入牧民金巴的羊圈,咬死了九只羯羊。这一事件引发了牧民、政府、媒体等多方的冲突与纠葛。表面上看,这是一场人与野生动物的直接对抗,但万玛才旦通过细腻的叙事,将其升华为对人性、信仰与自然的探讨。
影片中,金巴的愤怒与无奈、喇嘛的慈悲与信仰、记者的旁观与介入,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人性图谱。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立场上挣扎,试图找到平衡点,但最终却发现,真正的冲突并非人与雪豹,而是人与自己、人与自然的矛盾。
万玛才旦的镜头语言一直是他的标志性风格,而在《雪豹》中,这种风格达到了新的高度。影片中大量使用长镜头,尤其是结尾处长达十分钟的单镜头,将观众完全带入到那个风雪交加的高原世界。
最令人惊叹的是,那场大雪竟然是在拍摄过程中真实降临的。雪花的飘落与影片的情绪完美契合,仿佛天地也在为这场人与自然的冲突落泪。这种“天时地利”的巧合,不仅让影片更具震撼力,也让观众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神圣感。
《雪豹》的核心主题是慈悲与冲突的辩证关系。影片通过雪豹这一象征,探讨了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复杂关系。金巴的愤怒源于现实的生存压力,而喇嘛的慈悲则源于对自然的敬畏与信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构成了影片的主要冲突。
万玛才旦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而是通过影片的结尾,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内心的平静?这种开放式的结局,让影片更具深度。
影片的结尾,雪豹被放生,消失在茫茫大雪中。金巴的愤怒最终被大雪洗刷,喇嘛的慈悲得到了回应,而观众也在这一刻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解。
这种和解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影片中每一个细节的积累,最终达到的情感爆发。万玛才旦用他独特的镜头语言和叙事手法,让观众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力量。
《雪豹》不仅是万玛才旦的遗作,更是他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这部影片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探讨了复杂的人性与自然的关系,万玛才旦导演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艺术生命却通过这部影片得到了延续。
《雪豹》2023
导演: 万玛才旦
编剧: 万玛才旦
主演:金巴 / 熊梓淇
豆瓣7.4IMDb6.6
前往
好消息:为感谢影迷长期以来的支持,特推出千余种商品,几百种精选图书,粉丝超惠选择,不妨逛一逛吧!件件亲测,七天无理由退货!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点个“赞”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