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感」这个话题,大家都刷到过吗?作为当今网络热词,它描述的是:人脆弱且敏感的一面。
而提到「破碎感男性」,就不得不提英剧《浴血黑帮》中的主角——汤米·谢尔比。
图片来源 网络
作为一战老兵,战争给汤米留下了心理创伤。他的野心导致他失去了亲人和朋友。他也常酗酒和吸烟,以此来麻痹自己。
这种外表美丽、内心强大但又痛苦的「美强惨」角色,也是他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汤米还会说一些让人心碎的台词:「有一个女人,嗯,我爱的女人,我已经很接近了,我差点就得到我想要的一切……」,让一些观众直呼心疼。
图片来源 网络
其实,这种「破碎文学」和「be 文学」,在网络上也很常见。男性落泪的照片,配上破碎感文案,如「他说难过的眼睛,像柏林的一场雾」,渲染了一种强烈的 emo 感。
微博上,一条「男人的眼泪是女人的兴奋剂」的话题,也曾冲上热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图片来源 微博截图
而在小红书上,「男人的眼泪」同样也是热门话题——各路网友纷纷分享,男友流泪的故事。
有些网友甚至在评论区,艾特自己的男朋友,调侃道:「你能哭一个吗?」。
那么问题来了,「破碎感」男性的吸引力,到底来自哪里?
破碎感男性吸引女生,可能是因为男性落泪比较少见。当她们看到男性落泪,引起了某种情感共鸣。
此外,男性愿意在女性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脆弱,也传递了一种信任感。于是,女性可能感到了被依赖,而激发出了本能的保护欲。
男性落泪,也不同于社会预设的「男子气概」。而这种「反差感」,可能让女性觉得「破碎感」男性更有魅力。
图片来源 ©千库网
那么,社会预设的「男子气概」,以及网络上很火的「有害的男子气概」,究竟是什么呢?
男子气概(Masculinity),通常是指一些和男性相关的特质。
其实,「男性化」并没有一个统一且清晰的概念;不过在传统意义上,「男性化」特质包括了勇气、自立、自信、强壮与领导力等。
许多「英雄主义」题材的电影,以及其他围绕「男子气概」的主流文化叙事,给大众塑造了一种「理想男性形象」。
而影视文化的传播,也可能会改变男性对于「理想男性形象」的定义。
图片来源 ©千库网
然而,如果过度强调男性自尊和力量,就演变成了「大男子主义」。
例如在刻板印象中,摔跤,就是一种「男性化」的运动:
图片来源 Ed Webster, CC BY 2.0
社会学家康乃尔(Raewyn Connell)把传统的男性气质,定义为「霸权男性气概」;即一些文化普遍认为,男性应该具备的气质。
尤其是在父系制度社会(子女的家族身份、财产继承权等主要是通过父亲来确定的)中,这些男性的独有气质,可以保障他们的统治权。
但是,如果男子气概变得极端,也可能会变成「有害的男子气概」。
「有害的男子气概」(toxic masculinity),就是那些霸权男性气质中,对社会有害的方面。「有害的男子气概」可能导致男性做出过激行为:如实施家暴。
这种气概,在美国监狱的囚犯里很常见。为了应对暴力环境,囚犯通常遵循一种规则:自我依赖、用暴力证明地位,并避免表现出软弱的情绪。
图片来源 USDOJ Office of the Inspector General
而在现实社会中,有些男性会用「男孩就是男孩」(boys will be boys)这样的说法,来解释他们「本性难移」的攻击性行为。这也得以将他们的暴力行为合理化。
这种极端气概,其实也会对男性有害。如:男性需要遵循传统男性的性别角色行为。因此,男性羞愧于表达情绪,同时患有抑郁症的概率也会升高。
抑郁症可以根据特征,和严重程度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其中「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就是我们所说的「临床抑郁症」。
这种精神障碍的特征是:至少两周的持续性情绪低落、自尊心低下,以及对通常感到快乐的活动失去兴趣。
密歇根大学研究结果发现,在经历一系列的压力事件 25 年后,男性比女性出现抑郁症的可能性,竟高了50%。
根据美国自杀预防基金会的数据,在美国,男性自杀的可能性是女性的3.56倍。
图片来源 ©千库网
然而,男性却是接受抑郁症诊断和治疗的少数群体。实际生活中,男性抑郁症患者的数量,远远超过医疗系统中看到的病例。
目前科学界认为,抑郁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社会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都可能促使抑郁症的发生。
如,「边缘化群体」中的男性,面临着种族歧视、贫困、低社会地位等问题。他们往往处在缺乏包容的环境之下,发生抑郁症的风险也会变高。
图片来源 Svetlana Grechkina, CC BY-SA 2.0
研究者认为,男性情绪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并擅长隐藏压力。他们认为,上文提到的霸权男性气概,正是男性舒缓情绪的一大障碍。
另外,一些男性会通过「酗酒」的方式排解生活压力。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出现酒精问题会比一般人群更常见;然而,抗抑郁药可有效缓解酒精依赖患者的抑郁症症状。
抑郁症患者们通常会出现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等症状。
如果抑郁症症状没有得到及时的缓解,也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如:有些男性可能表现为脾气暴躁、不想上班;严重的可能造成家庭破裂,甚至自杀。
图片来源 ©千库网
因此,积极接受治疗很重要。临床上,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心理治疗,如行为激活,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等,是抑郁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如果是中度和重度抑郁症,患者可能需要根据医生建议,接受药物治疗。
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不同,常用抗抑郁药分为了以下几类。除了 TCAs、四环类和 MAOIs 外,其他药物都属于新型抗抑郁药。
在安全性、耐受性等方面,新型抗抑郁药物更有优势,也是目前临床首选药物。主要药物见下表:
由于抗抑郁症药物广泛,基因检测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选择抗抑郁药物、降低抗抑郁药物带来副作用的可能性。
如下图的示例报告,其在与 SNRIs 类药物——文拉法辛的用药相关基因位点中,存在可能导致较差的治疗反应的变异。
比如,rs1360780-CC 基因型,相对 CT 或 TT 基因型,可能有较差的治疗反应。
另外,rs4713916-GG 基因型的情绪障碍患者,相对 AA 基因型,可能有较差的治疗反应。不仅如此,服用此款药物的患者,需要避免合用美沙酮等药物。
再举个例子,如下图的示例报告所示,其在与 NDRI 类药物——安非他酮的用药相关的基因位点中,存在一些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变异。
例如:rs2742417-CC 基因型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相对 TT 基因型,有更高的,发生药物导致的性功能副作用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CYP2B6 中等代谢型的患者对安非他酮代谢速度较慢,药物浓度升高,需要警惕不良反应。
药物检测报告中,还列举了需要避免和谨慎一起合用的药物。这样,患者可以减少合用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因此,基于「药物基因组学」、了解自己的基因组数据,可以规避不良反应、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药,从而实现更个体化、更精准的用药。
有了药物基因检测,患者不必亲自服药试错,而是借助这类检测产品,在用药前就找到相对适合自己的方案。
微基因医学推出了「精神类用药」基因检测产品,其中包括抗抑郁药物基因检测。检测覆盖了27种常用药物,希望能让你的抗抑郁用药事半功倍:
可滚动查看
除此之外,还有抗精神分裂、抗焦虑用药等,共计7大类、87项报告,覆盖各种精神类药物的基因检测。
如果你准备或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不妨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用药基因检测产品。
最后,希望需要服药的抑郁症患者们,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药物。
同时,也希望男性抑郁症患者们可以放下「霸权男性气概」可能带来的心理负担。
我们也期待,越来越多男性朋友,可以大胆地倾诉心声,在需要的时候向家人、朋友和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