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GDP增长5%,中国完成了年初定的目标,在刚刚的两会上,宣布2025年GDP增长目标,依然是5%左右,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制定这个目标是不容易的,我们的政府讲究的是言出必行,不是随便说的。
GDP增速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实际利益,GDP是一块蛋糕,只有将蛋糕做大了,大家才有得分,一旦放缓增长,或者停止增长,那就只能在存量中分配,各种社会矛盾一下子就会激发出来。
在和美国的竞争中,经济规模是所有竞争的底座,没有经济规模,剩下的竞争都是无本之木,军事实力哪一样不是依靠经济基础?科技竞争更是需要庞大的经济内循环才能培育新兴企业,贸易竞争也依赖于我们庞大的内需市场和生产能力。
1、2025年中国GDP有望逼近20万亿美元
给2025年定下GDP增速5%左右的目标,这意味着什么?去年中国GDP总理为134.9万亿人民币,我们假设通胀为零的情况下,今年增长5%,那么我们的GDP增长5%,经济总量将达到141.6万亿人民币,一年时间增长6.7万亿,差不多是四川省一年的GDP总量,相当于2025年我们的经济总量增加了一个四川省。
和美国比较的话,我们得换算成美元计价,2024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忽略是7.1217,这是近年来汇率最低的一年,按照2024年的平均汇率计算,2025年中国GDP将达到19.88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贬值的问题,有可能今年再贬值1%,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有可能会跌倒7.2左右,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年中国的美元GDP将是19.67万亿。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比如升到7,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年中国GDP将超过20万亿美元,达到20.23万亿美元,无论是哪种情况,中国在2025年的美元GDP都将在20万亿美元左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将成为第二个GDP超过20万亿美元的国家。
这个意义有多大呢?人类历史上目前为止只有两个国家的GDP超过10万亿美元,美国是第一个,2000年实现的,那个时候放眼望去,苏联解体,日本衰退,是独孤求败的状态,当时中国GDP才刚刚快过1万亿美元没几年,体量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
很多问题背后都是经济因素推动的,为什么2001年发生911事件后,2003年美国就敢打伊拉克战争,因为美国的经济体量在全球是独一份的存在,没有国家有能力制约,中国当时还在猥琐发育(韬光养晦),90年代的几大恨都是牙掉了含着血自己咽下去的。
2014年,中国GDP超过10万亿美元,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GDP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比美国晚了14年,2018年美国GDP超过20万亿美元,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超20万亿美元的国家,中国大概率是在2026年超过20万亿美元,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比美国晚了七八年时间。
2、中国GDP超过20万亿美元,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美国不敢削别人,以前动不动就亲自下场出兵干,现在恨不得将部队都撤回一线,2021年,美国在阿富汗撤军,今年2月又宣布在叙利亚撤军,近年来也逐步降低在伊拉克的驻军数量。在亚太地区也开始撤军,将冲绳地区的驻军逐渐转移到2000公里之外的关岛。
如今特朗普又再推动俄乌和谈,要降低甚至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这些动作都说明一件事,美国在战略收缩,哪怕俄乌冲突打了三年了,美国也只是军事援助,并不敢实际派兵,以前可不是这样,以前无论是在朝鲜战争、还是越南战争,亦或是最近30年的中东地区,都是自己派兵直接干的。
原因有千千万,但是最核心的一条是,美国不再是那个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实力相对其他国家虽然是在上升的,但是中国是唯一的变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超级大国,是第二个GDP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也是第二个GDP超过20万亿的国家,而至今依然没有第三个国家的GDP能够超过10万亿美元,哪怕是被极度看好的印度,至今依然未达到5万亿美元,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
以前的美国是独一档的,和其他国家都差着几个量级,再加上一众盟友的抱团,没有人敢惹,美国做事也很任性,动不动就出兵,但是如今美国已经不再是那个唯一的超级大国了,中国起来了,中国哪怕什么都不做,就在旁边静静的看着,美国也不敢动,因为一旦亲自下场,就可能受伤,山中之王一旦受伤,最开心的是另一个山大王。
现在能力理解特朗普为何要促进俄乌和谈了吧,拜登是认为美国的实力还够,可以同时对付俄罗斯和中国,特朗普的观点是认为已经不能同时对付中俄两国了,必须要收回一只拳头,这就是差距,中国GDP的增长,对全球都是一个好事,让好战的美国收敛了好战之心,中国才是全球和平的中坚力量。
3、2025年中国和美国的GDP差距会缩小吗?
既然中国GDP增长这么重要,2024年中美之间的GDP差距还拉大了,去年美国GDP达到29.2万亿美元,中国为18.94万亿美元,美国比我们高出10.3万亿美元,这是自从2008年以来双方GDP差距最大的一年,这种差距来自于双方不同的货币政策导致的。
2022年以来,美国是在通胀中战战兢兢度过的,通货膨胀率一度超过9%,创下近30年最高记录,美国老百姓的意见也是很大的,这也是拜登最后输掉的原因之一,特朗普是将通胀的责任都甩给了拜登,普通老百姓没有深入的思考力,特朗普第一届任期结束的时候,美国的通胀还非常温和,拜登就任之后通胀就起来了,大家自然都认为是拜登政府错误的政策导致的。
中国恰好相反,最近几年其实是在通缩的,所有的资产价格都在跌,首先是房价下跌,2021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房价就开始跌,跌了三年,全国房价平均跌幅将近30%,新房销售也几乎腰斩,去年商品住宅销量已经不到10亿平米,大部分老百姓大部分财产都在房子里面,高峰的时候500万亿房产,跌了30%,相当于缩水150万元,大概相当于全国人民4年的工资收入。
不仅房价跌,股市也在跌,基金也跟着跌,股民和基民都损失惨重,所以这几年中产是比较难过的,资产在缩水,家庭现金流恶化,家庭资产负债率也在恶化,这就是消费降级的根源,去年9月24日宣布了一系列针对股市的政策,促成了924行情,股市迎来了一波反弹。
而去年底的高层会议中也首次喊出了要都是止跌企稳,今年两会更是首次将楼市止跌企稳写到报告中,这足以说明高层已经给出了政策底,结束通缩,恢复通胀应该是未来几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在这种预期下,我认为中国的通胀会在未来两年内恢复。
基于这种预期,我认为未来几年,中美GDP差距将再次步入缩小的周期,中国5%的实际增速,再加上一两个点的通胀,名义GDP增速将在6%-7%之间,一旦中国资产价格恢复上行,资金回流是必然的,那个时候人民币也将再次步入升值通道,那么美元计价的中国GDP将大幅缩小和美国的差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