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型储能“抢镜”2025“两会”,行业大佬纷纷发声

0
分享至

中国储能网讯:

2025年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第十四届三次会议大幕拉开,标志着全国再度迎来万众瞩目的“两会”时刻!自2024年新型储能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这一领域便成为新能源从业者眼中的“香饽饽”。

今年,“两会”还未正式开幕,中国储能网就已注意到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热烈讨论,他们纷纷就新型储能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提案与见解。一场关于新型储能的“头脑风暴”即将在“两会”期间上演!

曾毓群两会发声:优化电价机制,助力新型储能市场化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准备了一份提案,聚焦于提升新型储能的市场化运用水平及推动该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曾毓群观察到,尽管“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新型储能实现了显著的规模化增长,并活跃地参与到电力市场的改革进程中,但与传统的抽水蓄能相比,新型储能的市场机制尚待成熟。目前,新型储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调用频率不足、投资回报周期漫长、电价浮动范围受限、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机制不明确、容量电价具体规定尚未制定,以及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隐忧。

针对这些挑战,曾毓群计划在“两会”期间提出一系列建议,旨在完善新型储能的市场化机制。他提议优化电价形成机制,以更准确地反映储能的价值;同时,呼吁建立健全的成本疏导与容量补偿机制,从而提高储能项目的市场回报率。此外,曾毓群还强调了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的重要性,以确保储能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高纪凡提案亮点:力促新型储能与智能微网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针对即将召开的“两会”,精心准备了包括4篇议案和9篇建议在内的系列提案,内容广泛覆盖智能微电网、新型储能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多个关键议题。高纪凡着重指出,加速新型储能的发展步伐至关重要,应当积极促进光伏储能与建筑、绿色电力、绿色算力以及制氢、制氨、制醇等应用领域的深度融合,旨在构建一个更加稳固且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框架。

他进一步分析认为,随着光伏市场化交易的日益成熟,储能将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通过发挥储能的定价功能,可以显著提升电力市场的灵活性和经济效率。在“两会”期间,高纪凡计划提出具体建议,旨在推动智能微电网和新型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强调要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进程,并加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为提升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刘怀平两会提案:新型储能引领钢铁行业能源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昆仑互联新能源集团董事长刘怀平指出,钢铁行业亟需从传统能耗管理模式向系统性能源重构转型,其中新型储能的调节能力被视为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他提出,应建立以绿色电力为主导、辅以多元化储能手段的新型工业能源体系,旨在为全球制造业的低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刘怀平强调,尽管新型储能在钢铁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面临市场碎片化、技术匹配度不高、盈利模式单一等挑战,这些因素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在即将召开的两会期间,刘怀平计划提出一系列议案,包括完善市场协同机制以促进储能规模化应用、加速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积极倡导多元化储能技术发展路径,旨在优化工业储能布局,为制造业的绿色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刘汉元两会发声:灵活策略助力“新三样”协同出海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将在两会议程中提出了多项重要建议,涵盖设立股市平准基金与楼市稳定基金各十万亿,强化对我国“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光伏产品)产业链的国际支持,以及加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关键议题。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以光伏产品为核心的中国“新三样”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焦点。刘汉元指出,近年来,“新三样”不仅是中国出口的新亮点,更是推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其中,光伏产业彻底变革了能源生产方式,新能源汽车引领交通领域的大转型,而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则解决了能源转型过程中的波动性问题。这三者的紧密合作与协同出海,不仅支撑了中国产业的发展,还加速了全球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步伐。

面对“新三样”出海的新挑战,刘汉元强调,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如何与目的国经济发展实现更好的协同与互补。他建议,应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情况,灵活调整策略,既确保中国产品持续走向世界,又助力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就业和制造业,实现中国与当地的共赢发展。

2025CIES储能大会介绍

CIES2025储能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储能网与数字储能网联合承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专家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

CIES2025储能大会将设置:大会开幕式暨特邀院士专家报告、数智化配电网与新型储能融合创新、新型电力系统与并网调度、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大基地协同发展、国际储能、电力辅助服务、现货交易及容量市场、工业绿色微电网、国家储能标准宣贯、数智化新型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上、下)、储能消防、安全与检测认证、新型储能资本与投资、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与长时储能技术、混合储能、全球化新型储能供应链机遇与挑战、数智化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与商业案例、虚拟电厂与车网互动、构网型储能系统及项目建设、储能专用电池ESG、新产品发布等23个专场。

大会期间还将发布《2025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工业绿色微电网发展白皮书》《2025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项目招标及价格分析报告》《2025新型储能典型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等系列研究成果。

预计有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电网公司、发电集团、EPC总包企业、系统集成商、储能装置企业、能源服务商、项目开发企业、投融资机构、国际采购商等60000余位嘉宾及1000余家企业参会参展交流。

作为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CIES)自2011年创办以来,主办方始终坚守以高端化、品质化、国际化为特色,推动储能产业国内外供应链和渠道合作超过5000亿元,协助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合作突破1000亿元,助力各类资本合作达3000亿元。

本届展会将设置“4+1+1”展区,包括:储能系统集成、发电集团、电气设备、温控设备、控制系统、储能电池、检测与认证、消防与安全等企业产品及形象展示。

展会将聚焦储能领域全球前沿技术和实践,积极搭建政企沟通渠道,探索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促进“专精特新”技术、资本和服务等高端创新要素深度对接,展示国内外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服务,帮助展商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渠道资源,提高自主可控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快提升中国储能品牌企业快速成长的核心价值,为构建绿色、高效、柔性、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储能智慧”与“储能方案”。

欢迎参加2025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

一审:刘亚珍

二审:裴丽娟

三审:潘 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储能网
中国储能网
推动储能技术进步与应用
3216文章数 15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