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发财的逻辑:进窄门、走暗路

分享至

在某乎刷到了一个问题,财富自由给你带来的是什么感受?

这个问题就是装B犯们的狂欢派对了,刷了几条,再结合身边人的一些案例,我大致明白了一些。

有钱,但是没有社会成就和社会地位,只是单纯的有钱,实际上的事业没有太大,这个其实是财富自由的绝大部分表现。

比如谢家华这个人,zappos的创始人,12亿美金的价格卖给了亚马逊,他分到了大概3-5亿左右。

收购之后谢家华并没有退休,而是依旧在zappos担任了10年的CEO,把zappos做得蒸蒸日上。

20年他才40多岁,就退休卸任了,具体原因没说。

卸任职位的3个月后他离奇去世。

去世原因是沉迷吸毒酗酒,大麻笑气嗑药镇静剂,嗑嗨了,身体动不了了,意识模糊了,不小心打翻了什么东西还是咋的,家里着火了,很小的火灾很轻松就能逃生的,但是因为他嗑大了动不了,所以就被烧死了。

这个时候才知道,卸任的原因估计就是嗑大了,没法上班,没办法才离职的。

这个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钱很多,而且越来越多。

但是社会成就,社会地位没有匹配性的增长。

zapos理论上是可以跟亚马逊掰掰腕子的,有机会成为头部富豪,改变社会,影响人类,是个正常人都会想要。

但是迫于外界压力没得办法,只能把公司卖了,之后公司的增长和他关系也不大了。

钱积累的越来越多,但是社会地位的突破遥遥无期,人生又特别轻松,无聊,时间大把,怎么办?

吸呗。类似这种案例我见过不少,没有谢这么庞大的财富,达不到10亿美金。

但是几千万,大几百万,甚至一两个亿,是有的。

来路就不太正经,社会地位很低,微商,假冒伪劣,低级保健品,割韭菜,什么都有。

这类人普遍有一种极端分裂型的性格,一边极度自大自负,一边极度自卑懦弱。

很多灵修,禅修,成功学,邪教之类的课程,报名费高达20-30万,主要客户群就是这类见不得光的有钱人。

中国对于麻醉品的管控极为 严格,所以这些人不吸,但是对两样东西有毒瘾,根本戒不了。

第一样是装B,无时无刻不在装B

哪怕生活中不装B,也会开小号疯狂装B,张嘴闭嘴自己多么漂亮优秀,认识多少有钱老板,周围没有一个人配得上ta云云。

第二样是慕强,无所不用其极的慕强。

这一点就不多说了,具体见王自如和董明珠那个访谈,王自如那时候身家已经有几千万了,开迈凯伦,但依旧奴颜婢膝,毫无尊严。

然后我还发现一个更不好的规律。

有钱,但是没有事业成就会造成一个人的空心化。

但是如果这个人有了孩子,就还好。

有了孩子,就有了希望,目标,有了一个超脱的,形而上的未来期盼和人生目标重心。

但是这样的有钱家庭,特别容易造成孩子的空心化。

孩子来钱太容易,没有事业,成就,社会荣誉的感知,就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不可一世。

然后就会产生极端性格。有钱人自己不会变的装B,慕强,孩子很容易会变成这样。

不从众,百花齐放。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钱藏在需求里。谁有本事满足需求的人越多,谁创造的收益也会越大。

这是数量逻辑,以规模来赚,所以很多人追涨杀跌,就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赚,也可以分一杯羹。

当然还有一种,谁满足的需求更深,那么用户复购率高,创造的收益也会越多越持久。都说1000个铁粉就可以吃穿不愁。

那这1000个人分布在哪里?有两种寻找的逻辑,第一,进宽门。从众路线,哪里热闹、人多、叫卖声最响亮的地方,就去那里淘金,但手段动物性比较强,较野蛮,需要掠夺、拼抢,产品还要比别人更精更好,才有希望。

第二,找窄门。洞悉需求,逆着大多数人的地方,找到垂直领域,单点突破,竞争少,起步阶段做到人无我有就行了。

我认为这两种有不同的适用人群跟阶段、范围,最后都是殊途同归。这就跟投资市场一样,有的人短线高频交易可以赚到钱,有的人长线价投也可以赚到钱,策略不同,利弊好坏都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但时至今日,放眼整个下坡路段的经济态势,除了AI还在混沌阶段,很多行业未来的指向已经很明朗了,那就是存量博弈。自媒体也不例外,同样是短视频,某书的人均富婆跟某音的擦边视频喂养的未必是同一批受众,当然喜欢短视频的也欣赏不了文字的细腻跟戳心。

在全民自恋高度集中的时代,你要觉得冷漠也对,人们只会选择跟自己相关,且信任的人交出自己的注意力。

那就意味着接下来的赚钱逻辑变了,消费者如此花心,他们对你的信任成本极高,原先只要做到60分可以快速增量,现在要做到85分、90分才可以。

跟风慢慢不再管用了,你必须要找到感兴趣、适合你并且擅长的领域,深耕一万米,那么1000个铁粉才会有希望。

提醒一下,感兴趣的事情大概率也会变成擅长的事情。

慢变成了真正的快就像我的朋友TESS,十几年如一日在外贸行业深耕,并且早在十年前就有IP的洞见之明,把自己的业务跟文字做结合,分享了行业的信息差、个人经历以及销售等利他思维,在外贸这个赛道,直接把自己的号,做到了天花板。

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外贸江湖上没有人不知道她的传说。这个仗义奇女子,年前还因为帮助读者转发一则寻人启事被捂嘴封号至今,但丝毫不影响她的持续输出,经久不衰的粉丝黏性。

人家早已坐拥不止1000个铁粉,人生段位已经走到了NEXT好几个LEVEI了。

很多人慕强根本没有慕强到点子上,所以听了大佬的话都觉得人家说的是废话,可以这么说段位差别太大了,没有独立思考的人肯定是会被淘汰的,连AI机器也不会放过你。

既然别人已经先比你吃上肉了,你唯一要拼的不是莽撞以及自己的偏见,而是明白双方的立场,自己已经处于劣势就不要用精明和算计去对待了。

把外求转向内求,找到市场空白、你自己(感兴趣、适合、擅长)以及产品之间的交圈关系,就会撕开一个口子,策略对了,前期耐住寂寞,一条道走到黑就行了。

刚开始一定是无人问津的时候,但是人家不看好的时候,往往才是你机会更大,也是弯道超车的好时机。

当人人都去追涨杀跌的时候,需求不是消失了,只是转移了。所以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不会做短线,除了累之外,还不划算,他们把精力都放在了每一天的耕耘上,并不会计较短期之内的得失。

就像旅游景区的商铺过一阵子再去就会关掉大片,而开在犄角旮旯的小店,却经久不衰,总有人不远千里来光顾。两者都能赚到钱,但模式不一样,付出的心力也不同。

前者猛猛起步,很快偃旗息鼓,后者每一天修炼,无惧周遭的变化,久了赚钱就像呼吸一样简单。这就是人性,很多人只能做到开始的一腔孤勇,但没有持续的战力,最后只能赚一阵子,过路财神,没办法一直在牌桌上。

如果你已经很清楚自己要去的方向,那么为什么不在终点拼尽全力呢?

要跟绝大多数人的情绪反着来,虽然难,但很有必要。

当这个世道都很冷漠的时候,温暖的人就是稀缺;当所有人都很积极的时候,就要留个心眼子,不要沉溺于这种舒适的假象中。

任何一种趋势,同样一个人也会因为屁股坐不同的位置,而决定了脑袋说什么话。比如有的人一直在某个领域中赚到钱,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