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5年,开店邦将为大家持续带来“连锁品牌全球化布局”的系列文章,我们希望能够为即将出海东南亚、中东、非洲、北美等新兴市场的中国连锁品牌提供更多、更全、更新的资讯内容。连锁全球化,就找开店邦!
1月29日,星巴克公布了2025财年Q1的财报(也就是,2024年的第四季度)。星巴克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总营收94亿美元(约674.4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净利润下降23.8%至7.81亿美元。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4%,其中北美市场和中国市场分别下降4%和6%。
尽管本季度新增377家门店,全球门店总数达到40576家,但单店销售额仍面临下滑压力。利润率下降主要受“BacktoStarbucks”计划影响,公司加大员工投入并取消植物奶加价政策,同时减少折扣促销转向品牌营销,但短期内未能带动销售额增长。
截至2025财年Q1,星巴克全球门店数量达40576家,同比增长5.2%。过去5个季度,门店总数从38587家增长至40576家,其中2024财年Q4扩张速度最快,净增722家门店,而2025财年Q1新增377家,增长有所放缓。北美市场门店数量从17931家增长至18537家,增速减缓;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扩张迅速,门店数从20656家增长至22039家,中国市场从6975家增长至7685家,同比增长10.2%。
尽管门店数量持续增加,但同店销售额呈现下降趋势,全球下降4%,中国下降6%,反映出市场需求放缓、消费者频次下降以及本土竞争加剧等挑战。
2025财年Q1,星巴克中国市场总营收为5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但同店销售额下降6%,交易量下降2%,客单价下降4%。本季度新增96家门店,总门店数达7685家,增速有所放缓。市场挑战包括交易量和客单价双降、本土竞争对手快速扩张以及促销减少后消费者价格敏感度较高。
过去5个季度,星巴克中国净增1595家门店,但扩张速度逐渐放缓,同店销售额连续4个季度下滑,主要受竞争加剧、促销减少和消费降级影响。未来,星巴克需优化产品结构,推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偏好的饮品,并调整价格策略以提升消费意愿。
在2025财年Q1财报电话会议中,星巴克管理层强调了门店运营效率优化的重要性,目标是通过减少订单处理时间、优化移动端订单流程、简化SKU和引入AI智能排班等措施,提升客户体验和门店运营效率。具体措施包括推进“4分钟取餐”计划、优化移动端订单拥堵问题、减少30%SKU以及采用AI精准排班等。
短期目标是在2025财年Q2-Q3完成70%直营店的AI订单优化,整30%的SKU,并完成700家门店的移动订单优化试点。
中长期目标是全面推广AI智能排班系统,升级Siren System设备,并实施“预约时间取餐”系统。星巴克预计,随着效率提升,2025财年下半年有望改善利润率,并通过提高门店运营效率恢复同店销售增长,改善客户体验,提高盈利能力。
财务数据概览
1.营收和盈利情况
星巴克2025财年第一季度实现总营收94亿美元(约674.4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持平。受成本上升和业务调整影响,营业利润率下降至11.9%,同比下降390个基点。净利润为7.81亿美元(约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8%。
2.全球市场表现
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4%,其中交易量减少6%,但平均客单价上升3%。北美市场同店销售额下降4%,主要由于交易量减少8%,尽管客单价上涨4%部分抵消了影响。国际市场整体同店销售额下降4%,其中中国市场下降6%,主要因客单价下降4%,交易量下降2%。
3.门店扩张与运营情况
本季度新增377家门店,全球门店总数达到40576家,其中53%为直营门店,47%为授权门店。北美市场门店数量达到18537家,中国市场达到7685家,两者合计占全球门店总数61%。尽管门店数量持续增长,但单店销售额仍面临下滑压力。
4.关键影响因素
本季度的利润率下降主要受“BacktoStarbucks”计划影响,公司加大对员工薪资、工时和福利的投入,并取消植物奶加价政策。此外,供应链优化节省部分成本,但仍难以抵消整体利润率下滑。与此同时,星巴克减少折扣促销,转向品牌营销,以提升品牌价值,但短期内未能带动销售额增长。
全球门店数据
截至2025财年Q1(截至2024年12月29日),星巴克全球门店数量40576家,同比增长5.2%。以下是过去5个季度的门店数据变化:
1.门店总数稳步增长
过去5个季度,星巴克全球门店总数从38587家增长至40576家,增加了1989家,增长率5.2%。其中,2024财年Q4(截至2024年9月29日,也就是2024年的第三季度)扩张速度最快,净增722家门店,而2025财年Q1(截至2024年12月29日,也就是2024年的第四季度)新增377家,增长有所放缓。
2.北美市场增速放缓
北美门店数量从17931家(2023财年Q4)增长至18537家,一年内增加606家。相比之下,2024财年Q4单季新增226家,而2025财年Q1仅新增113家,增速减缓。
3.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扩张迅速
国际市场门店数从20656家(2023财年Q4)增长至22039家(2025财年Q1),一年内增加1383家,增速快于北美。
中国市场增长尤为显著,从6975家增长至7685家,过去5个季度共增加710家,同比增长10.2%。
4.直营vs.加盟策略
北美直营占比更高(直营门店11242家,加盟门店7295家),以确保标准化运营和品牌控制。
5.单店增长遇挑战
虽然门店数量持续增加,但同店销售额却呈现下降趋势(全球-4%,中国-6%)。这表明门店扩张并未带来同等的销售增长,反映出市场需求放缓、消费者频次下降,以及本土竞争加剧等挑战。
总体来看,星巴克门店仍在扩张,但销售增长放缓,未来需要聚焦运营效率,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星巴克中国的数据
2025财年Q1(截至2024年12月29日,也就是2024年的第四季度),星巴克中国市场的财务数据如下:
1.2025财年Q1(截至2024年12月29日)核心数据
营收与同店销售情况
总营收:53.4亿元人民币(7.44亿美元),同比增长1%
同店销售额下降6%
交易量下降2%
平均客单价下降4%
门店增长情况
总门店数:7685家,同比增长10%
本季度新增96家门店,增速相比去年放缓
市场挑战
交易量和客单价双降,反映消费者消费频率下降
本土竞争对手(如瑞幸、库迪)快速扩张,市场份额受到挑战
促销减少后,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较高,影响高端产品销售
2.近5个季度星巴克中国数据
3.关键趋势分析
1)门店增长持续,扩张步伐放缓
过去5个季度,星巴克中国净增1595家门店,同比增长23%。
2024财年Q3(也就是2024年的第二季度)净新增门店213家,扩张速度最快,而2025财年Q1(也就是2024年的第四季度)仅净新增96家。
2)同店销售额承压,消费趋势变化
2024财年Q1(也就是2023年的第四季度)有10%的增长,但此后连续4个季度(2024年全年的每个季度)同店销售额同比均为处于下滑状态。
主要原因:
1.竞争加剧:瑞幸、库迪等本土品牌快速增长,以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抢占市场份额。
2.促销减少:星巴克减少折扣活动,转向品牌营销,短期内未能有效刺激交易量增长。
3.消费降级:高端咖啡市场受经济环境影响,部分消费者转向更具性价比的品牌。
3)交易量与客单价变化,产品结构调整
2024财年Q1(也就是2023年的第四季度)交易量曾增长21%,但近4个季度持续下滑,2025财年Q1(2024年第四季度)下降2%。
客单价2024财年Q1下降9%,2025财年Q1继续下降4%,显示消费者支出谨慎。
未来策略:星巴克需优化产品结构,推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偏好的饮品(如茶饮、低糖产品等),同时优化价格策略以提升消费意愿。
财务电话中,
重点提及的门店效率优化
在2025财年Q1财报电话会议中,星巴克管理层重点强调了门店运营效率优化,以提升客户体验、减少等待时间、提高订单处理能力,从而推动长期可持续增长。以下是具体优化措施:
1.目标:打造高效运营的门店
星巴克当前面临的核心门店运营挑战:
交易量下降:全球同店销售下降4%(北美-4%,中国-6%),顾客流失部分源于门店效率不佳。
移动端订单拥堵:移动端订单激增,但取餐流程混乱,导致店内顾客体验下降。
订单等待时间长:门店操作复杂度高,部分高峰时段等待时间超过10分钟,影响顾客满意度。
合作伙伴(员工)压力大:由于高峰期订单爆满,员工负担加重,影响整体服务质量。
优化目标:
订单处理时间缩短至4分钟,提升顾客体验。
减少移动订单造成的拥堵,优化取餐流程。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让门店运作更流畅、更高效。
2.具体优化措施
1)推进“4分钟取餐”计划
星巴克将门店订单处理时间目标设定为4分钟内完成,以减少顾客等待时间,提高满意度。
通过优化排班、调整工作流、增加高峰时段人力等方式,加快订单处理。
目前部分测试门店已实现4分钟目标,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在更多门店推广。
2)解决移动端订单(MOP)拥堵问题
核心问题:
移动订单(Mobile Order&Pay,MOP)占比不断提升,但未进行智能排序,导致高峰时段大量订单堆积,影响店内取餐效率。
顾客取餐无序,尤其在大城市门店,大量外卖/自取订单挤占空间,影响堂食体验。
优化措施:
AI订单排序算法
调整移动订单优先级,确保店内顾客、外卖订单、移动订单合理分配。
采用智能化时间段管理,避免高峰期订单扎堆,提高运营效率。
门店分区优化
试点门店已调整取餐区布局,分设堂食、外卖、自取三个独立区域,减少混乱。
未来700家门店将进行试点优化,收集数据后进行全美推广。
推出“预约时间取餐”功能
开发“按时间预约取餐”系统,允许顾客选择特定时间段取餐,减少高峰期订单积压。
预计2025财年中期(Q3-Q4)全面推广,提升门店运营效率。
3)减少SKU(产品种类),简化操作流程
核心问题:
星巴克当前SKU过多(品项复杂度高),导致制作流程繁琐,影响订单处理速度。
节日饮品、个性化定制饮品复杂度高,增加了门店运作压力。
优化措施:
减少30%SKU(饮品&食品)
未来12个月内,星巴克将削减30%低销量SKU,减少门店复杂度。
假日产品组合简化,避免高峰期因过多新品增加制作压力。
优化饮品制作流程
升级咖啡机、冲泡系统,减少手动操作,提高制作效率。
引入SirenSystem,该系统可自动优化冲泡步骤,提高饮品出品速度。
调整食品加热流程,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提高早餐高峰期效率。
4)AI智能排班,提高员工效率
核心问题:
部分门店高峰时段员工人手不足,导致出品慢、排队长,影响客户体验。
低峰时段反而出现员工冗余,增加人力成本,影响盈利能力。
优化措施:
AI精准排班
采用AI数据分析,优化门店人力分配,确保高峰时段有足够员工,提高服务效率。
新增3000家门店精准排班,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调整工作流,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
减少“重复性操作”,如取消不必要的手动输入流程,提高出品效率。
增加额外员工支持,在大流量门店额外配置人力,减少员工压力,提高服务质量。
5)改善店内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
恢复咖啡馆氛围
重新设置调料台(Condiment Bar),允许顾客自行添加糖、奶等,减少订单个性化操作,提高制作效率。
恢复陶瓷杯堂食服务,减少一次性杯使用,增强店内体验感。
改进店内动线&取餐流程
优化收银&取餐路径,减少顾客等候时间,提高翻台率。
700家门店试点数字菜单屏幕,提升点单效率,减少顾客犹豫时间。
外卖&自提区优化
“外卖+自提”专区独立,避免外卖骑手&店内顾客取餐混乱。
调整饮品取餐站设计,增加订单排序指引,减少取错订单情况。
3.预期效果与未来计划
短期(2025财年Q2-Q3)
预计70%直营店完成AI订单优化,减少取餐拥堵问题。
完成700家门店移动订单优化试点,逐步推广至更多市场。
整30%的SKU,提升饮品制作效率。
中长期(2025财年Q4及之后)
全面推广AI智能排班系统,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Siren System设备升级至高流量门店,优化咖啡制作流程。
全国范围实施“预约时间取餐”系统,减少高峰期订单积压。
4.星巴克门店效率优化将成为增长关键
星巴克正在进行系统性优化,通过AI技术+流程精简,减少订单拥堵,提高门店效率。
预计Q2-Q3仍将面临利润率承压,但随着效率提升,2025财年下半年(Q4)有望改善。
长期来看,提高门店运营效率,将有助于恢复同店销售增长,改善客户体验,提高盈利能力。
开店邦希望搭建一个企业出海的深度交流平台,赋能中国供应链、品牌实现全球化布局,并提供落地合作、投资、并购等解决方案。
如果您是即将出海与计划出海的中国连锁品牌创始人、供应链创始人,以及已经出海的中国企业创始人,欢迎加入“开店邦·出海社群”,与我们多多分享和交流。
欢迎连锁品牌与我们多多交流!
*图源:星巴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