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上台一个月后,在台湾问题上发出了重大挑衅,美国国务院删除了“不支持台湾独立”的说法,并扬言美方将支持台湾在“适当情况”下成为国际组织成员。
对于以上措辞的改变,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一份对外的电子邮件中将之称作“惯例”,宣称他们会更新相关说明,以向公众通报美方与台湾的“非正式关系”。其中还提到,美国坚持奉行一个中国原则、致力于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这些说法。
事实上,美方删除“不支持台湾独立”并不算新鲜,拜登政府在2022年就干过这件事,后来又把这句话加了回去。这一做法的本质,其实还是通过主动施压的方式,反复试探中方在该问题上的底线,进而寻找“切香肠”的机会。
同时外界还注意到,美国国务院这次修改涉台措辞的时间,在特朗普正式上台后的三周多。而拜登政府那一次,是在上台后将近一年半。从这也能看出,重回白宫的特朗普,在行动上已经急不可耐了。
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还有配套行动。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以及韩国外长赵兑烈在慕尼黑举行会晤,并在联合声明中提到,“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适当国际组织”。
有报道提到,这是在美日韩联合声明中,第一次出现类似的说法。如此明显针对中国的举动,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强硬的对华政策。再结合美国国务院措辞的改变不难发现,联合盟友施压,正是特朗普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做法之一。
如此来看,特朗普2.0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拜登政府的思路,尤其是在中国周边的布局。要知道,就在特朗普正式上台后不久,美日印澳就开了外长会,这次是美日韩外长会。很显然,即便美国政府经历了一轮更迭,但印太战略仍是他们的核心。
甚至说,特朗普现在的做法,其实有在其他方向进行战略收缩,进而把力量集中到印太地区的意思。这点从他急于推动俄乌停火就能看出来。
细看这次的美日韩外长会。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发难,其实是可以预见的。与此同时,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也并不令人意外。事实上,在近日特朗普和石破茂会面后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就已经出现了涉台的说法。这次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韩国的态度转变。
长期以来,韩方在台湾问题上都尽量保持谨慎,然而尹锡悦的上台,却带来了变数。他此前所谓“台湾问题是全球问题”“坚决反对依靠力量改变现状”的说法,一度为中韩关系带来震荡。
毫无疑问,对于尹锡悦的做法,我们并不能用孤立的角度去看。尹锡悦代表的,其实是韩国国内亲美倾向严重的一批人。事实上,在这次的弹劾风波中,许多尹锡悦支持者打出的旗号,就是保住尹锡悦可以维护美韩关系。
而如今,尹锡悦被弹劾、韩国政坛混乱、朝韩关系恶化、半岛局势紧张。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一些韩国人试图通过更加贴近美国的方式,换取安全感。既然特朗普现在打算在台湾问题上发难,那么一些韩国人就打算跟上。
事实上,在中美之间,部分韩国高层已经明着做出了选择。赵兑烈近日就宣称,在他与中美接触时,他会向对方传达一个观点,那就是在安全问题上,他能满足中方的要求是“有限”的。如果需要韩国做出决定,那么依据将是1953年签署的《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按照这位韩国外长的说法,同盟是同盟,伙伴是伙伴,两种关系不应该完全平等或均势,这一点“非常明确”。据他所言,他现在讲清楚这话,是为了避免韩国的部分立场被“误判”,以及防止中方对韩国的决定有“过高的期待”。
话题回到台湾问题上。除了联合盟友改变说辞外,新一届美国政府同样在进行军事挑衅。不久前,美军的“约翰逊”号驱逐舰、“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过航台湾海峡,是公开报道中美军舰船今年第一次过航台湾海峡,而且发生在特朗普任上。
更重要的是,美军测量船罕见地参与其中,行动还持续了3天时间。这意味着美军几乎肯定在搜集沿途的相关信息,以进行相应的军事准备。无论对中国的国家安全还是台海局势,都产生了一定威胁。随后加拿大“渥太华”号护卫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可以看到,美国的盟友开始跟上了。
关于台湾问题,中方的表述已经足够清楚。而中国外长王毅近日在谈及中美关系时提到的一句话,也道出了中方接下来的行动逻辑,那就是如果美方执意打压、遏制中国,中国必将奉陪到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