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 G-四链体 (rG4) 是广泛存在于转录组中的非典型二级核酸结构,通过与rG4结合蛋白 (G4BPs) 相互作用,在生命体基因调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G4-G4BP复合体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药物靶点。 开发创新的工具干预rG4-G4BP 相互作用将为阐明生物学机制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契机。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郭骏杰副教授与中山大学陈硕斌副教授团队,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期刊在线发表了RNA G-quadruplex structure-based PROTACs for targeted DHX36 protein degradation and gene activity modulation in mammalian cells的论文。研究团队开发了新型rG4-PROTACs嵌合体分子,证明了以非经典结构核酸rG4介导的靶向蛋白降解策略的可行性,系统分析表明rG4- PROTACs主要和选择性地降解DHX36,进而促进mRNA中rG4结构的形成,导致含有rG4的转录物的翻译抑制,为rG4-G4BP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和治疗G4BPs异常引起的疾病提供新思路。
研究团队开发的rG4-PROTACs由两个配体分子和linker共价连接:rG4分子结合靶蛋白,E3配体招募E3连接酶,导致rG4结合蛋白DHX36多泛素化,进而通过26S蛋白酶体途径降解。作者使用了两个已被广泛验证的E3招募小分子,AHPC (VHL E3招募分子) 和Pomalidomide (Cereblon E3招募分子) ,合成了多种linker (X:C6和PEG2) 的衍生物。已有研究表明DHX36可与平行链hTERC rG4特异性结合,因此作者选择hTERC rG4作为靶向G4BP的弹头,同时设计了突变序列rG4 mut,将形成RNA G-四链体的关键碱基G突变成A进而无法形成G4。AHPC-X-N3/Pomalidomide-X-N3与5’Hexynyl_hTERC rG4通过Cu(II)-TBTA介导的click反应,得到rG4-PROTACs (rG4_A, rG4_A_C6 , rG4_P_PEG2 , rG4_P_C6 , rG4 mut_A, rG4 mut_A_C6 , rG4 mut_P_PEG2 , and rG4 mut_P_C 6 ) ,变性凝胶分析合成产率可高达92%-97%。EMSA亲和力结果显示,相比与其它E3 配体衍生物,rG4_A_PEG2 (rG4_A) 与RHAU53多肽的亲和力最强 (Kd = 67.5 ± 13.2 nM) ,并且是已报道的dG4-PROTACs (dG4_A) 的4.7倍,表明rG4-PROTACs是识别G4BP的强效工具。
作者评估了rG4-PROTACs在细胞中降解DHX36蛋白的能力。在不同浓度rG4_A处理细胞后,在31至125 nM观察到最高的DHX36降解 (超过80%) 。rG4_A的时间依赖性显示,用50 nM的rG4_A处理细胞6 h内,DHX36的消耗已超过50%,在48 h时DHX36达到最大程度的降解效果,而rG4 mut-PROTACs无法降解DHX36蛋白,表明DHX36与rG4的结合强烈依赖于G4结构,并能在细胞中有效降解DHX36蛋白。另外,作者对rG4-PROTACs处理后的细胞进行了蛋白组学分析,在8000个定量蛋白中,检测到44个下调蛋白,DHX36是rG4_A处理后降解最显著的蛋白之一,rG4 mut_A处理组无明显差异。与此同时,作者发现其他一些已被证明的G4BPs,如 NCL (nucleolin) , DHX9, hnRNP (the 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 , SRSF (serine / arginine-rich splicing factors) 和FMR1 (Fragile X-related Protein1) 没有显著变化,进一步证明rG4_A对DHX36的靶向作用具有高度特异性。
接下来,作者探索了rG4-PROTACs调控DHX36介导的下游rG4基因表达的应用。DHX36是一种DEAH-box RNA解旋酶,具有rG4结合和分解活性,rG4-PROTAC会诱导更多的G4形成,从而抑制蛋白表达。研究结果表明rG4-PROTAC能够调控3’UTR rG4的动态折叠,抑制内源性和过表达质粒APP蛋白。更重要的是,我们首次在小鼠骨骼肌细胞 (skeletal muscle cells) 中通过PROTAC技术降解DHX36蛋白,促进Gnai2 (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 G(i) subunit alpha-2) 5’UTR rG4形成,引起Gnai2蛋白翻译抑制,从而调控了骨骼肌干细胞的增殖能力。
此研究通过非经典核酸二级结构rG4作为蛋白酶体降解嵌合分子的靶蛋白弹头,开发了靶向DHX36的rG4-PROTACs,深入研究了rG4-PROTACs的细胞调控功能。研究团队未来将继续推动rG4与G4BPs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和基于蛋白酶体的创新工具的研发。
香港城市大学郭骏杰副教授、中山大学陈硕斌副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香港城市大学张坤博士,博士生聂启昌,中山大学李茂林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香港中文大学王华婷教授和陈晓娜博士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nar/gkaf039
制版人:十一
BioART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BioART友情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会议资讯
近期直播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