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辉,男,1984年5月出生,2001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13年12月退出现役,现任浉河区董家河镇陈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被委评为信阳市第二届"十大最美退役军人"、浉河区第三届"最美奋斗者"、浉河区优秀第一团支部书记。
一、辞掉工作,卖掉房子,回乡挑起重担
曾庆辉,土生土长的陈湾村人,2013年12月退伍后被安置到黑龙江省农垦绥化管理局办公室工作。2017年9月,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他放弃城市稳定工作,回到家乡自主创业。新婚不久,同样有着12年军旅生涯、在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工作的妻子,没有一丝迟疑,"夫妻双双把家还"。投资60多万元,扭转闲置农田14.1亩,开垦荒山22亩,种植茶叶、菊花、文冠果、桔梗等,在老家祖宅开挖6口连片鱼塘,建设生态度假"曾家大院"农家乐,又投资30万元建了一个茶厂。因农业投资见效慢,亲朋好友借不到钱,为扩大规模筹措资金,他把郑州一套婚房卖了105万元,又在银行贷款30万元,新开挖荒山和残次林180余亩,流转闲置农田300余亩,种植菊花、栀子、文冠果、桔梗和果树。带领乡亲种植茶叶和中草药,以入股的方式,成立了智善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起初对他心存顾虑,第一年注册只有5人。一年后看收益好,22人主动报名,他趁热打铁成立了狐仙洞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当地党委、政府尽最大努力关怀、支持返乡青年回乡创业,镇党委书记范振清听说了他的事迹,向团区委推荐他任董家河镇陈湾村第一团支部书记,选派到省委团校培训,到山东寿光蔬菜大棚基地、安阳红旗渠、新乡先进教育群体等参观见学。打消了顾虑,积累了经验,开阔了视野,曾庆辉明白自己找到了路子,干事创业更加勤奋,事业也蒸蒸日上。自己有干事创业的激情,加上镇党委政府支持,他决定参加村主任竞选,2018年5月,曾庆辉以高票当选。
二、心系百姓,俯首为民,实干赢得信任
当时陈湾村因信访稳定、民事纠纷突出,已连续两届被区组织部列为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村支两委班子不团结,经常有"你上树、我扯脚"的现象,加之制度不健全,造成工作没有计划和连续性。上任后,曾庆辉迅速了解熟悉村情、听民意、虚心请教老党员。在处理基层琐碎事务中,曾庆辉发扬部队的优良作风,雷厉风行、敢闯敢干,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陈湾村这三把火该如何烧?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从村民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他依法依规对沉积10余年的信访给予了公正处理。对4起因宅基地纠纷,在市、区上访告状多年的纠纷,给予了公平公正调解,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庚子新春,疫情来袭,曾庆辉第一时间组织成立疫情防控专班,组织村干部、网格长实行村干部包组,网格长包户,逐户排查湖北、武汉返信人员,成立青年志愿者团队义务为贫困户清理卫生,打扫庭院。在此期间,曾庆辉组织志愿者参与执勤,在元宵节青年志愿者捐爱心红包3900元,还动员成功人士、爱心企业捐赠口罩、消毒液、现金等累计价值3万余元。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成立村文艺宣传队、妇女广场舞队,每年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子、孝心家庭典范"评比活动。利用端午节、重阳节、元旦佳节的契机,积极开展孝善敬老信阳菜宴活动,成功举办四场晚会,协调社会捐赠累计20多万元。
三、努力拼搏,未来可期,梦想照亮现实
俗话说:"村官不大,责任重大。"陈湾村位于董家河镇东部,紧临南湾水库,一半是茶山,一半被湖水环绕。具有浓厚的茶乡环境,民风朴素,交通方便。距离信阳市中心15公里,20分钟的车程。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吸引不少城里青年人到村里租房进行改装,享受农村的寂静和亲切的鸡鸣犬吠。2021年换届,曾庆辉当选为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团结村支"两委",心系群众,解忧排难,研究村集体经济,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为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他全面分析村里的发展形势,拓宽思路,凭借军人敢打硬仗的作风,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围绕水墨茶乡,智善康养,打造浉河区环南湾湖全域旅游上的璀灿明珠。曾庆辉利用村里优良的环境资源,吸引城里人到村里来创业,开办民宿、茶馆等,村里成立合作社并引进4家规模以上企业,通过‘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流转闲置的土地、整修废置大棚,发展起了种植和养殖,建设孔雀岛露营公园和采摘园,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村里的产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近26万元的收益,有效解决了500人次群众务工和增收的问题。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和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安装太阳能路灯44盏,整修道路20公里,对6户贫困户住房、饮水、户容户貌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如今,村党支部很快步入了先进党支部行列,村容村貌越来越好,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一件件实事办进老百姓心坎上,曾庆辉在村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兵书记"。现陈湾村荣获董家河镇综合目标考核优秀、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优秀。
从部队到农村,从退伍军人到村党支部书记,无论环境、身份如何改变,曾庆辉的初心不改、党徽闪亮。怀揣着为民服务的一腔热血,他义无反顾扎根基层,真正做到服役时是军队栋梁,退役后是村内脊梁,让"退伍不褪色"的信念和誓言在乡村振兴的主阵地上熠熠生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