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在慈善这件事上,爱心本不该有大小之分,每一份善意都值得珍视。然而,近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人大跌眼镜。两个孩子满怀热忱地各捐出10元,想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换来的却是公益组织的嫌弃与拒收,家长投诉后,孩子还直接被移出志愿者名单。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事情得从1月19日说起,爆料人刘女士是个热心公益的人,日常积极参与各类慈善活动,还加入了不少公益群。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家中两个孩子也心怀善意,早早加入了当地的一个慈善中心。
年关将至,公益群里发起了给孤寡老人送温暖的活动,刘女士和孩子们得知后都很想参与。孩子们拿出自己辛苦攒下的零花钱,每人捐出10元,满心期待能为老人们做点什么。
刘女士带着孩子们的心意,将20元转给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还附上了好几条表达诚意的消息,可左等右等,过了两个小时才等来回复。谁能想到,工作人员竟直白地表示,一个人捐10元太抠门,这钱他们不收。
当初活动发起时,公益组织明明喊着“一分也是爱”,并未提及捐款下限,如今却这样对待孩子的爱心,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孩子们的钱虽不多,但那是他们满满的善意,怎能被如此嫌弃?刘女士又气又心疼,决定为孩子维权。很快,公益组织负责人出面道歉,可这道歉还没让刘女士缓过神来,她就收到孩子被志愿团体中心除名的消息。
满心的期待换来这样的结果,孩子以后还怎么看待慈善?慈善本应是传递爱与温暖的事业,何时变成了“嫌贫爱富”的名利场?捐得多寡不应成为衡量爱心的标准,每一份捐赠背后都是一颗善良的心。
对比之下,韩红基金会的做法就令人称赞。西藏地震时,一位10岁小女孩捐出60元零花钱,韩红不仅亲手接过捐款,还被孩子的善举感动落泪。60元在大灾面前或许不算多,但它承载的爱心无比珍贵。
随着刘女士在网上爆料,这家济宁的公益组织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网友们纷纷谴责其行为。好在官方迅速介入调查,不能让善良的孩子寒心。
面对调查,公益组织回应称爱心捐款没有最低金额限制,承认工作人员做法欠妥且已道歉。但大家心中的疑问并未完全消除,为何一开始要拒绝孩子的捐款,还将孩子除名?
慈善是汇聚众人力量帮助他人的高尚事业,不该被金钱和偏见左右。希望有关部门能彻查此事,规范慈善组织行为,别让爱心受挫,别让善良的人失望。大家对此事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一起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