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长期吃久冻的肉会致癌?冰箱里的肉冻多久就不能吃了?今天讲清楚

0
分享至

宋大妈今年66岁,她习惯一次买很多肉,切好分装后直接冻进冰箱,她觉得,冷冻不就等于“保鲜”吗?前几天,她拿出一块冷冻了一年的猪肉,解冻后煮了顿炖肉,结果饭后没多久就觉得肚子不舒服,连着几天总是拉肚子。

宋大妈有些疑惑:冷冻的肉真能吃坏肚子吗?到底肉冻多久就不能吃了?会不会真的致癌呢?

一、冷冻肉真的会变成“僵尸肉”吗?

在不少人心中,冷冻食物似乎可以无限期保存,把肉放进冰箱冷冻区,就仿佛按下了“暂停键”,让食材在低温下保持“青春永驻”。

但真相是,冷冻肉并不是无限期安全的,超过合理期限,肉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变成俗称的“僵尸肉”。这种“僵尸肉”指的是存放时间特别久的冷冻肉,通常达到数年甚至十年,虽然低温让细菌活性降低,但也并非完全不变质。

冰箱冷冻室并非完全恒温,它的温度通常在-18℃左右,这虽然可以大幅减缓细菌繁殖和生物反应,但并不能彻底“锁住”肉的品质。

有些肉类冷冻久了会出现颜色变化,从正常的红色、粉色逐渐变成灰色甚至褐色,脂肪部分也可能出现黄色、灰白色的色斑。这种情况下的肉虽然看起来“老态尽显”,但并不代表它有毒有害,只是品质已大不如前。

除了口感变差,营养流失也是“僵尸肉”的一个大问题。肉类在冷冻过程中,水分和部分营养成分会流失,尤其是B族维生素,长时间冷冻导致的营养损耗让这块肉“营养贫乏”,即使吃下去也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

换句话说,长期存放的肉,虽然未必真的有毒,但确实“营养缩水”,吃起来也没有新鲜肉的美味和价值。

科学研究指出,不同肉类的冷冻保质期其实各不相同。像猪肉、牛肉和羊肉等红肉类,一般可以在冷冻条件下保存10-12个月,而鸡鸭鹅等禽类的保质期相对短一些,建议8-10个月内食用。

至于海鲜类食品,比如鱼、虾、贝类,它们的保质期更短,一般半年左右为宜,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肉类的新鲜度和安全性,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影响质量。

在冰箱的冷冻条件下,低温会抑制细菌繁殖,但并不能完全消灭细菌,如果家里的冷冻肉储存时间过久,解冻后发现有异味、变色、手感黏腻或者煮熟后汤汁浑浊,说明这块肉已经失去了食用价值。

为避免冷冻肉变成“僵尸肉”,将其分割成适合单次食用的小份,用保鲜袋或保鲜盒密封包装,并在外包装上标注日期,才是让冷冻肉物尽其用的关键。

二、冷冻肉反复解冻的危害有多大?

很多人对冷冻肉的解冻问题并不在意,觉得只要肉没有变质,反复解冻、再冷冻并无大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反复解冻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远比大家想象的严重。

解冻后,肉类会逐渐从冰冻状态变得温暖,这种温度变化让肉的细胞组织中的水分流出,形成“滴水”,而滴水中的营养成分,包括部分蛋白质和矿物质,会被流失掉。经过多次解冻的肉不仅口感大打折扣,还会因细胞壁破损而更容易被细菌入侵和污染。

肉本身含有一定的细菌和微生物,冷冻时,这些微生物在低温下活动受到抑制,繁殖速度大幅减缓。然而,在解冻的过程中,肉的温度逐渐升高,一旦达到细菌适宜的生长温度,这些微生物就会迅速繁殖,细菌数量成倍增长。实验显示,经过四次反复解冻后,肉中的细菌数量可以达到原来的15倍,这不仅让肉类更容易变质,也大大增加了食物中毒的风险。

反复解冻还会导致蛋白质发生氧化。肉类蛋白质在低温冷冻时相对稳定,但在多次解冻和冷冻的交替过程中,氧化反应逐渐增多,容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氧化物。

研究发现,这一过程中还可能形成微量的亚硝胺等潜在致癌物,虽然含量不高,但对于健康仍有不良影响。

为了减少反复解冻的影响,可以在冷冻前将大块肉分成适合每次食用的小份,并用密封袋分装,以减少每次取用时的解冻量。

反复解冻不仅影响肉的品质,还带来了潜在的健康风险。长期如此食用反复冷冻解冻的肉,轻则影响口感、营养不佳,重则可能引发肠胃炎等疾病。

三、久冻的肉真的会致癌吗?

不少人听说“冻久的肉会致癌”后不禁心生恐慌,尤其是家里常备的冷冻肉,时间一长心里就开始打鼓,担心这些肉是否已经“变质”成了危险品。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久冻肉虽有健康风险,但并非“必定致癌”。

科学研究显示,低温冷冻确实可以抑制肉类细菌的繁殖,延长肉的保存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冷冻肉在冰箱里“高枕无忧”。肉类长时间存放在冷冻状态下,会因蛋白质和脂肪的缓慢氧化产生一些氧化产物,某些情况下可能生成少量的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被认为与癌症相关的化合物。不过,这并不代表吃冻肉就会致癌,亚硝胺的生成量非常小,一般不会达到致癌剂量。

真正需要担心的是那些冷冻时间过长的肉,尤其是反复解冻、冷冻的肉类。因为每次解冻,细菌和微生物就会借机在合适的温度下开始活跃,反复冷冻解冻的过程会让肉中的蛋白质不断被破坏,微生物在解冻后的湿润环境中迅速繁殖,极易引起食物中毒。

另外,久冻肉中的营养成分会逐渐流失,肉质口感也会明显变差,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一些氨基酸在冷冻过程中会发生降解,久而久之,这些肉不仅“营养缩水”,而且吃起来也会变得干硬无味。因此,虽然久冻肉不会直接致癌,但频繁摄入质量下降、口感变差的肉对健康也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免疫系统可能带来负面效果。

冰箱并不是万能的“保鲜箱”,即使是冷冻肉,也有保质期的限制,不能无限期存放。与其囤积一堆冷冻时间长、营养流失的冻肉,不如及时消费新鲜食材,保持均衡饮食,这才是更安全、更健康的饮食选择。

四、如何科学储存和使用冻肉?

很多人认为只要把肉丢进冰箱冷冻室就万事大吉了,但科学储存冻肉其实有不少讲究。毕竟,不同种类的肉类保质期不同,如果随意冷冻存放,反而可能让肉失去最佳食用期,不仅影响口感,还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掌握一些冻肉的保存和解冻技巧,能让你在享用冻肉时既方便又安全。

首先,冷冻前的准备非常重要,肉类在冷冻前最好进行清洗和分装处理,尤其是禽类和海鲜,要记得去内脏、清洗干净。

根据每餐食用量,把肉切成小块或按需分装成小份,用保鲜袋装好并排除多余空气,再把袋口扎紧。为了更好地管理,可以在袋子上标注冷冻日期,这样每次取用时就能一目了然,避免存放过久。

冷冻肉的保质期和冷冻温度密切相关,一般家用冰箱的冷冻室温度约为-18℃,在这种温度下,肉类的保质期会得到延长,但也不是无限期。

过了这个期限,肉类的口感和营养成分都会受到影响,虽然不一定有害,但吃起来已经失去最佳状态。

解冻冻肉时,方法也有讲究。

很多人习惯把冷冻的肉直接放在室温下解冻,但其实这样细菌更容易滋生。更安全的做法是将肉提前放到冷藏室,让它在较低温度下慢慢解冻,这样既不会大幅提升肉的温度,也能减少细菌繁殖的机会。

储存时要注意冰箱的温度和卫生,家用冰箱门经常开关,温度难免波动,这会影响冷冻食物的保质期。平时可以将冷冻肉放在冷冻室的深处,避免放在门边或冰箱冷冻室温度波动较大的位置,确保冰箱内环境清洁干净,这也能减少细菌污染的风险。

如果家里有大量存货或一次性囤积了大量肉类,可以尝试按食用顺序分区冷冻,先放近处的肉尽快用完,保持一个合理的循环,避免同一批肉在冰箱中“无限期”地存放下去。

科学储存和合理解冻是保证冷冻肉安全又美味的关键。掌握正确的方法,让冷冻肉成为你餐桌上方便又安全的食材。

结语

冷冻肉虽然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储存方式,但它并非“长久安全”。

科学表明,虽然低温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繁殖,但长时间冷冻的肉会出现水分流失、营养降低等问题,尤其是反复解冻后,细菌快速滋生,极大地影响了肉的安全性和口感。

冰箱并不能成为“永久保险箱”,长期储存的冻肉虽然不会立刻致癌,但反复冻融带来的蛋白质氧化、亚硝胺生成等问题,仍然存在潜在健康风险。因此,适量囤积冷冻肉,合理分装并在保质期内食用完毕,才是对家人健康负责的选择。

此外,科学的冻肉储存方法至关重要,合理冷冻、科学解冻,让冷冻肉成为家庭健康饮食的安全选择,避免“僵尸肉”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米员工晒自家地库:两位邻居跟自己买同款YU7 同一个颜色、同一排车位

小米员工晒自家地库:两位邻居跟自己买同款YU7 同一个颜色、同一排车位

三言科技
2025-11-02 13:30:07
郑丽文就任国民党主席掀入党潮 10天新增800余人

郑丽文就任国民党主席掀入党潮 10天新增800余人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3 10:15:15
被上港重金挖走?韦世豪官宣,正式签约,2年合同,薪水曝光

被上港重金挖走?韦世豪官宣,正式签约,2年合同,薪水曝光

乐聊球
2025-11-03 12:09:26
军事 |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之际,国防部长董军对小泉进次郎怎么说?

军事 |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之际,国防部长董军对小泉进次郎怎么说?

新民周刊
2025-11-03 09:06:39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自称“昆仑童子”“玉皇大帝”“紫薇圣人”,敛财超500万、奸淫妇女10人!起底“天道鸿元”

自称“昆仑童子”“玉皇大帝”“紫薇圣人”,敛财超500万、奸淫妇女10人!起底“天道鸿元”

新京报
2025-11-03 07:53:33
郑丽文第三批人事任命出炉,郑丽文变了,妄称:反对“一国两制”

郑丽文第三批人事任命出炉,郑丽文变了,妄称:反对“一国两制”

阿器谈史
2025-11-02 19:43:11
争议!全红婵与王伟莹第2跳明显不在同一节奏 裁判打出8分同步分

争议!全红婵与王伟莹第2跳明显不在同一节奏 裁判打出8分同步分

风过乡
2025-11-03 08:22:39
11月2日俄乌:艰难的选择

11月2日俄乌:艰难的选择

山河路口
2025-11-02 19:48:00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晓鰀爱八卦
2025-11-02 13:48:27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宋朝华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宋朝华党籍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3 11:13:35
以媒:针对内塔尼亚胡因涉嫌受贿等受审,特朗普称美国将出手干预

以媒:针对内塔尼亚胡因涉嫌受贿等受审,特朗普称美国将出手干预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1:07:31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太辣眼:64岁高市早苗的“身体外交”!

太辣眼:64岁高市早苗的“身体外交”!

仕道
2025-11-03 10:11:14
疑似上海抓小三的原配回应已离婚,返还男方工资后再给20万和离

疑似上海抓小三的原配回应已离婚,返还男方工资后再给20万和离

阿纂看事
2025-11-03 08:04:26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麦小柒
2025-10-31 20:53:15
烦不胜烦!网友质问广州地铁“穷疯了吗”?花钱坐地铁须先看广告

烦不胜烦!网友质问广州地铁“穷疯了吗”?花钱坐地铁须先看广告

星河也灿烂
2025-11-02 20:59:17
美防长涉华言论自相矛盾,军事专家:典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美防长涉华言论自相矛盾,军事专家:典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06:47:47
“要把最坏的时代变成最好的时代”,郑丽文就任,承诺缔造两岸和平

“要把最坏的时代变成最好的时代”,郑丽文就任,承诺缔造两岸和平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07:01:21
扇耳光大赛赵鸿刚输了,传统武术到底能不能打?

扇耳光大赛赵鸿刚输了,传统武术到底能不能打?

新民周刊
2025-11-03 09:07:53
2025-11-03 14:31:00
小熊侃史 incentive-icons
小熊侃史
无名氏
8295文章数 73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手机要闻

vivo X300 系列手机行业首发全新摇一摇群组分享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