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草案)》。会议强调,发挥好中介机构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防止中介机构与发行人不当利益捆绑,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资本市场上的中介机构通常包括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机构。
违法行为肯定是要严查的,不过这次政策针对的肯定不是直接违法问题,应该还包括一些约定成俗的“灰色”行为,比如在为公司IPO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收费与IPO结果挂钩。这里面的“猫腻”会比较大,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一旦收费和结果挂钩,那么中介机构肯定会做一些激进的、冒险的行为,甚至违法行为。另外一点,不少中小券商的大股东是地方国资委,一旦有行政压力让其辅导本地企业IPO,很难想象这种情况下的IPO会是正常操作。所以,券商加快重组,形成较大规模的投资银行,相对而言能够更“独立”的工作;从最近地方国资批量甩卖证券公司股份来看,应该是感受到了政府整治券商行业“潜规则”的决心了。
2024年12月24日,有媒体报道,深交所近期启动近9个月(持续至2025年9月30日)的“理性投资伴我行”专项工作,交易所将开展专项工作要求会员单位对投资者启动专项教育,并汇总投资者覆盖面、触达率以及相关过程情况,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炒小炒差”等行为(包括炒作严重异常波动股票、风险警示股票、退市整理股票)的减少情况。对会员单位量化考察工作成效,意思就是证券公司你要是做不好,以后想在我这儿IPO我就会给你使绊子。(该消息需确认
难道监管层要动真格了?是要中小散户放弃“鸡蛋里挑骨头”的短线操作,转而拥抱蓝筹股、绩优股吗?个人感觉应该不是,还是针对证券公司的“潜规则”问题开的药房。按理来讲,深交所只是个上市平台,投资者买什么和你有毛关系?如果只是让投资者买蓝筹股和绩优股,恐怕是管的太宽了。交易所提到,会员单位应当充分认识“股市黑嘴”“非法荐股”等不法活动对行业健康发展的危害,坚决抵制行业乱象;证券公司可以说是最权威的“喉舌”,要说没有部分不良券商给那些“投机者”提供资金,甚至提供研报和信息支持,估计没多少人相信,这些很难被判定为“违法”行为,但确实是市场的“毒瘤”
中国市场已经30多个年头了,要说真有中介机构直接违法,其实对市场的伤害并不大,而这些“潜规则”才是对市场伤害最大的。从这两则信息可以看出,管理层开始真的动手整治这些乱想了,这也是做大做强券商必须要做的事情。否则,只是靠这种特色成长起来的投资银行,面对“金融战”时有何战斗力可言?仔细品来,这两则消息好像才是真正的利好消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