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28日,奉系军阀“东北王”张作霖悍然下令,不顾各方社会舆论谴责,判处了之前强闯苏联大使馆,抓捕来的李大钊先生和其他革命者,并在当日杀害了他们。
在临行之前,在撰写遗嘱的要求被拒接之后,第一个走上行刑台的李大钊先生从容不迫,慷慨就义,享年三十八岁。
当李大钊被张作霖杀害的消息传出之时,舆论震动。各界人士纷纷站出来谴责张作霖,各大报刊更是在头条发布对此事的震惊。
李大钊生前唯一的影像记录,在莫斯科的演讲
张作霖作为在旧中国叱咤风云多年的大军阀,为何敢公开杀害李大钊先生,不顾多方劝阻,敢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又为什么他敢强闯苏联大使馆,抓捕李大钊先生?
仇视“赤化” 北洋政府旧思维
张作霖是当时最后一支正统的北洋军阀,而北洋政府是在广州国民政府受到国际社会承认之前,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
当然,北洋政府是反动守旧的,所以张作霖这一支奉系北洋军阀,自然也是反动守旧的。再加上当时他的地盘在东北,紧挨着苏联。
1922年苏联在国内稳定之后,就开始为了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所组建的“反苏同盟”,开始了向世界输出革命,早在1920年,列宁就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要将输出革命的重心转向亚非大陆,给当地受压迫剥削的民族带去解放。
列宁雕像
所以紧挨着苏联的中国东北首当其冲。1917年,苏联当局为了中东路控制权,鼓动了哈尔滨工会,结果被吉林督军孟恩远镇压。同年10月,苏俄又以计划中俄特别游击队进驻东北剿灭白卫军为由,出兵武装抢占了中国北满。
所以张作霖敌视跟苏联有关系的事物,特别是共产国际。
张作霖认为,共产国际是苏联颠覆中国政府(北洋政府),破坏中华传统文明的直接凶手,张作霖反对共产党,但是不能狭义的理解为“反共”,他所反对的是“赤化”。
年轻时的张作霖
在张作霖眼中,“赤”是一切跟苏联有关系的事物。孙中山的广州国民政府和苏联有关系,在苏联的支持下大力北伐,是“赤化势力”。冯玉祥在李大钊的邀请下重新回到国内,执掌国民军,接受苏联的大规模援助,也是“赤化势力”。
李大钊同志是国产国际在中国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引起张作霖的注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事关冯玉祥 两次直奉战争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曾经发生过两次直奉战争。而李大钊曾经三次电邀冯玉祥回国重新掌管国民军,是张作霖厌恶并最终杀害李大钊先生的直接原因。
苏联除了共产国际在中国开展国产事业外,也积极地联系了各路军阀,但是张作霖和吴佩孚都没有搭理苏联,只有冯玉祥接受了苏联的援助。
1922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系军阀张作霖和直系军阀吴佩孚抢夺北京,争夺北洋政府领导权,张作霖兵败出关,冯玉祥就在河南击败了响应张作霖的河南督军兼省长,使当时的吴佩孚没有了后顾之忧,专心同张作霖作战。
冯玉祥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虽然张作霖击败了吴佩孚,但是冯玉祥却率领自己的西北军进入北京发动了“北京政变”,包围了当时的北洋政府总统府,扣押了当时的北洋政府总统曹锟,并解除了吴佩孚的职务,电请南方国民政府孙中山北上主持大局。
在北京政变之后,张作霖同冯玉祥激战赶走了冯,离开了北京之后冯玉祥便辞职出国考察去了。
1925年,冯玉祥和李大钊先生取得了联系,并拜访了当时的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就是那位《加拉罕宣言》的发布者,在宣言中,他承诺将废除沙俄和中国、日本、协约国缔结的一切秘密条约,并归还占据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特权与租界。
之后就是李大钊先生三次电邀冯玉祥回国执掌国民军。冯玉祥回国后便改旗易帜,宣布国民军全体加入北伐,讨伐张作霖。苏联更是提供给了冯玉祥足以装备十多万军队的枪支弹药和火炮,超过了对北伐军的援助。
张作霖认为是李大钊先生策动说服了冯玉祥“反叛”,企图颠覆“民国合法政府”,并且呼吁当时已经接任孙中山的蒋介石北伐的主要责任人。
第二次直奉战争
并且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李大钊所领导的共产党人给张作霖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当时的交通要道被中国组织工人给控制住了,就是京汉铁路,这是北方的交通运输命脉。在吴佩孚和张作霖打得不可开交时,中共带着工人全力组织支援直系,为吴佩孚运送弹药补给,兵员武器。
战后吴佩孚甚至给京汉铁路的工人颁布了军功章。
所以第二次直奉战争张作霖取胜后,出于控制北方交通要道京汉铁路的目的,也是为了清算第一次直奉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对于吴佩孚的帮助,肯定也会将这一笔账算在中共主要领导人李大钊先生头上。
蒋介石反革命 张作霖强闯使馆抓人
1926年,二次北伐中的北伐军已经打到了长江流域,3月日本侵略者在大沽口炮击了国民军阵地,并联合英美八国援引《辛丑条约》,要求北洋政府撤除大沽口防务。
李大钊发动基本群众,领导着北方党组织开始“三一八”大请愿。在天安门城楼前通过了拒绝日本等八国的最后通牒,并且驱逐帝国主义公使和立即撤离天津外国军队,组建反帝大同盟等决议。
“四一二”集会
在随后的群众请愿游行中,在北洋政府办公楼门前遭到段祺瑞卫队的屠杀,死亡四十七人,伤一百九十九人。中俄大学和国民党北京市党部遭到查封,李大钊也被通缉。
1927年3月,蒋介石开始背叛革命,制造了一系列反革命事件,紧接着又在4月12日发动了震惊国内的“四一二”政变,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宣告破裂。
远在北京的张作霖也开始行动起来,他为了讨好企图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同步动作,在政治上团结起来,开始大肆逮捕屠杀革命志士和共产党人。
被通缉的李大钊带着部分同志和家人躲进了苏联大使馆,就在北京的那条著名的东交民巷里,并且在大使馆内继续展开宣传斗争工作。
但是因为当时的时局实在危急,在苏联大使馆内的进步人士们意见分歧也很大,每天使馆中都会爆发声音很大的争吵,被当时临近的日本和法国大使馆给注意到了,两国使馆就先后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北洋政府。
复原的苏联大使馆
北洋政府一开始并不以为意,因为根据《辛丑条约》规定,东交民巷的使馆区,中国军警是没有资格入内的,李大钊先生也这样觉得,所以他认为只要她一直躲在苏联使馆区内,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张作霖,还是吴佩孚,都拿他没有办法。
但是最终李大钊先生躲进苏联大使馆的消息还是走漏了。
还是1927年3月,西交民巷发传单的革命人士被北洋政府当场逮捕,然后扩大搜索范围找到了六处秘密革命地点,逮捕了一百余人,其中有一个叫李渤海的共产党员,是李大钊的学生。
当时的司法科科长陈淮翰亲自审问,在事后他的回忆中,他说这个李渤海:“经多方劝导,合作意愿颇为强烈,供出李大钊及其他共产党藏匿于东交民巷苏联使馆。”
随后北洋政府就悄悄放了李渤海,李渤海被放后继续回到了北京共产党组织中,在李大钊先生牺牲之后还当过中共北京市委的负责人。1927年10再次被捕叛变,改名黎天才投靠了张学良。
参与抓捕李大钊的军警
为了确定情报的准确性,北洋政府警察厅派了一名叫吉士安的警察,找到了苏联使馆的秘书比德诺,谎称有一封信要交给李大钊,并且说自己是李大钊的朋友,比德诺接过了纸条。北洋政府警察厅便确认了李大钊确实在苏联大使馆。
张作霖一开始不敢下手,给各国公使发信函,果不其然遭到拒绝,